文/鐘越 編輯/張美思
美元/日元:政策風向主導
文/鐘越 編輯/張美思
美元兌日元的走勢很大程度上與日、美兩國的貨幣政策相關。而這二者的分化及變化則取決于各自經濟基本面的階段性表現。
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年底上臺并推行大規模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來,日元進入大幅貶值的通道,至今跌幅已超過45%。不過,從2015年1月開始,美元兌日元即結束了2年來的上漲趨勢,開始出現下跌。1月初美元兌日元的報價為120.40,至4月25日,則跌至119.60。特別是近一個多月,美元兌日元更是從3月中旬121.60的高點下跌至4月中旬118.40的低點,下跌幅度接近300點。這種下跌趨勢似乎向市場傳遞著一個消息:日元的空頭之路未來將更加坎坷。那么,近期美元兌日元的下跌原因何在?筆者認為,這主要在于市場對于日本央行與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的變化。
在日本央行4月8日最新公布的利率決議當中,委員們以8︰1的投票結果,宣布維持利率和QE購買規模不變,并承諾繼續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速度擴大基礎貨幣。其中,審議委員木內登英投票反對維持貨幣政策不變,并提議將2%的通脹率作為中長期目標,還建議將基礎貨幣擴大規模縮減至45萬億日元,但提議遭到否決。從這個內部的提議來看,日本央行內部對日本是否維持現階段的寬松政策出現分歧。這也是日元從4月開始出現上漲的主要政策內因。
而與此同時,美聯儲則在不斷提供推遲加息時間的托詞。美聯儲在3月19日公布的最新利率決議中,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0.0%~0.25%不變,并下調利率上升幅度的預估。大部分官員預測,美聯儲基準利率目標將在年底升至0.625%,這比官員們在去年12月份預估的數值要低得多;與此同時,美聯儲官員也將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利率預測值分別降至1.875%和3.125%。
日、美央行近期的利率決議情況顯示,二者對于貨幣政策方面的態度均較之前發生了微妙變化,市場對此亦有所反應,從而導致了美元兌日元近期的下跌。美元兌日元的走勢很大程度上與日、美兩國貨幣政策相關,而這二者的分化及變化則取決于各自經濟基本面的階段性表現。接下來,投資者需繼續關注日、美兩國經濟基本面及貨幣政策動向。
通脹方面,日本最新公布的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月率顯示為-0.2%,顯示日本已連續兩個月陷入通縮。而在兩年前,也就是2013年4月下旬,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曾承諾,將終結日本20年之久的通貨緊縮,并設法在兩年內實現通脹率為2%的目標。然而,在日本政府于2014年4月份將銷售稅從5%上調至8%之后,通脹率開始持續走低。如今兩年期限已進入倒計時,而2%的通脹率目標卻仍是隔山看海。從這個角度看,日本的量化寬松對提振通脹率的作用并不大。面對未能實現的2%的通脹率目標的這一現實,日本央行接下來需要就此做出調整。
進出口方面,日本財務省4月22日公布的3月商品貿易賬顯示,3月,未經季調的商品貿易賬為+2293億日元,大幅好于預期的+446億日元,前值從-4246億日元修正為-4250億日元;經季調后的商品貿易賬為+33億日元,預期為-4093億日元,前值為-6388億日元。這是2012年6月以來日本首次錄得貿易順差,顯示日元的走弱在促進進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就業方面,日本最新公布的2月失業率降至3.5%,低于1月的3.6%。與此同時,求才求職比升至199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1.15,這意味著每100個求職者有115個職位可供選擇,而1月的這一比例為1.14。消費支出方面,2月份經物價因素調整后的日本家庭支出同比降2.9%,連續第13個月走低,表明日本國內消費持續疲弱。1月家庭支出降5.1%,市場預期2月降3.1%。
此外,日本去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修正值為0.4%,顯示日本經濟已擺脫衰退。但是這種增長并不明顯,并且仍舊面臨新一輪的下行威脅:PMI數據的信號顯示,日本服務業部門的商業活動收縮;而綜合PMI顯示,日本2月份總體產出停滯,為去年10月份以來最差表現。可以說,當前日本的寬松貨幣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明顯,并沒有改變日本長期以來的通縮局面。
綜合看日本目前的經濟情況,預計日本央行在下一次的利率決議中將繼續維持當前的貨幣政策不變,但可能會略微下調本財年的通脹預估。雖然可能性不高,但如果本財年通脹率預估調降幅度意外偏高,或是央行官員認為通脹放緩的傷害程度大到足夠需要先采取防范行動,則央行官員有可能決定放寬政策。外媒最新的調查顯示,受訪34位經濟學家中,有22位預計日本央行將在今年10月末擴大寬松措施,較上一個月的23位減少。僅有3位預計日本央行將在4月30日增加刺激措施。

ICE美元指數上漲圖形
日央行內部關于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分歧相對鴿派,這是由日本經濟當前的現狀對貨幣寬松政策的需求所決定的。相比之下,美聯儲關于加息時點的表態,變化則更為微妙。回顧2014年,美聯儲從曾經的最鴿派央行搖身一變成為最有可能首先加息的鷹派代表,這使得美元迎來了令人矚目的連漲走勢。而進入2015年,支持其長期以來強勁上漲的升息預期至今仍未落實。盡管大眾普遍認為美聯儲在今年結束前一定會加息,但關于首次加息的具體時間的預測仍是主導近階段金融市場的主要消息。此前市場對美聯儲在“2015年中期”加息的呼聲最大。但是過去三個月,美聯儲的表態似乎發生了變化。而這也與近期美國經濟數據不佳有關。
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表現持續不及預期,尤其是3月份非農就業增長只有12.6萬,為4年來最低增長。這使得市場改變了年初認為美聯儲將在今年9月加息的預期,甚至有預測稱,美聯儲的加息時間將延后至2016年的1月。而在美聯儲發表的最新消息當中,美聯儲下調了對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的預測值,將2015年經濟產出的增長從去年12月份預估的2.6%至3%調降為2.3%至2.7%,表明美聯儲認為經濟增長的勢頭將有所減緩。預計疲弱的出口、強勢的美元和低迷的海外增長將成為經濟的逆風。
盡管增長和通脹狀況并不理想,但美聯儲認為就業市場仍會持續改善,并預計失業率在2015年年底將降至5%,且在2016年和2017年有可能小幅降至5%以下。美聯儲主席耶倫在3月的利率決議中表示,剔除“耐心”并不意味美聯儲會在6月加息,當就業市場有進一步改善且相信通脹能回到2%的目標時,才會迎來美聯儲的加息時機。耶倫進一步表示,美聯儲的具體政策變動將根據數據而定,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日程。這種表述使得連續9個月上行的美元出現了一個回撤(見附圖)。
美元的短期投機買盤不足,部分多頭結利離場,令美元陷入修正回吐漲幅的走勢之中,加劇了美元兌日元的下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當周,日元凈空倉規模降至1.4448萬份。日元多倉4月有望連續第五個月增加,由此創出1992年以來最長連漲期。這也表明,市場在釋放美元兌日元將可能會出現調整的信號。而美聯儲接下來關于加息方面的表態也將進一步主導市場的情緒。
綜上,當前美元兌日元的走勢仍然受到日、美央行貨幣政策變動的極大影響。筆者認為,日本近期將仍很有可能維持當前的貨幣寬松政策不變,接下來美元兌日元的走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聯儲利率決議方面的內容。如果美聯儲在4月的利率決議中采用更為謹慎的口吻,并且透露對經濟、通脹和全球環境的擔憂,市場可能將其視作是釋放鴿派的信號。這將對美元形成較大的打擊,美元兌日元將可能會延續目前的下跌趨勢。但即便如此,投資者也要提防日本央行的意外舉措。在過去2年時間里,日央行就出現過突然擴大寬松購買的舉動。如果這樣的舉動重現,那么美元兌日元可能會繼續創出新高。對于多頭投資者來說,這將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
作者系資深外匯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