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涵
摘要:流行音樂教學有沒有收獲,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好教學內容,而是指學生有沒有認真地學好教學內容。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每個學生在每堂課上都學得有興趣、有收獲、有意義,教學的策略至關重要。
關鍵詞:流行 ?音樂 ?教學 ?策略
一、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合理明確的目標是任何一件事情發展的核心。在流行音樂聲樂教育方面,由于現在還處在早期階段,制定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就顯得更加重要。
首先,明確流行音樂教學的總體目標。其次,根據總體的目標,在具體的工作中以不同的學期分解出幾個分支目標來保證每個教學階段都有自己的方向。由于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遇到的問題都會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各自的教學目標,從而有利于逐步培養。具體來看,剛進入演唱學習的初學者首先要達到的目標是掌握氣息的控制方法,如:顫音、氣聲的運用等,選擇完成難度稍低以及風格不同的的48首歌曲(包括24首國內流行歌曲,16首民間歌曲以及8首國外流行歌曲)。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擁有相當數量的歌曲累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流行歌曲的演唱是風格多種多樣的,了解如何對應任何一種演唱風格都是有益處的,而最好的培養方法就是多接觸不同風格的歌曲、多積累歌曲數量。而且流行歌曲的演唱水平是一個很難用硬性的標準來衡量的,所以在學習初期階段必須以大量的練習來保證演唱基礎的培養。當學生到達二年級的時候,教學目標應該轉化為培養個人對不同風格的歌曲的獨立表現能力。
二、選取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
對于一個科目來說,教材是最基礎的教學依據和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水平和質量,但是目前國內流行音樂的教育的最基本的問題是沒有一個具有權威性的教材的出版。各大高師學校流行音樂專業的課程都不太一樣,全國流行音樂的教材運用的差別特別大,所以沒有形成統一的課程設計和教學體系,這非常不利于流行音樂教學的快速發展。所以,流行音樂教育的教材編寫任務就顯得非常急迫和重要。在聲樂教育中,歌曲就是教材的內容,每個歌曲都有不一樣的地方,因此在選擇歌曲時,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不一樣的特點來仔細挑選,慢慢增強難度。
三、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
現代流行音樂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為:
(一)量身定做式的教學方式
量身定做即老師針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逐一制定教學模式,由于每個學生的風格特色,聲音特點都不一樣,每個學生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整體素質。例如:很多聲樂的學生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聲音條件很好但是肢體語言不豐富,導致對于某些歌曲表現力不夠。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加強學生的舞蹈訓練,或者選擇較為平和的歌曲作為其以后的發展風格;而針對一些很早就發現了自己的演唱風格的學生,教師就要有效地對其進行更加專業的訓練,保證其風格的完善和穩定。量身定做的教學方式雖然有效但是比較適合于高年級的教學,因為到了高年級學生的演唱風格才開始逐漸明晰,這個時候進行針對性地培養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流行音樂教育包涵了歌曲創作、演唱、表演等很多方面的內容。所以,最為理想的量身定做的教學模式是多對一,即一個學生需要在幾個教師針對不同方面的培養下,才可以將流行音樂的教學效果發揮到最好。
(二)小班制
小班制指的就是小課堂。一個課堂上可以1對1、1對2、1對4 的形式。利用這種課堂教學,主要是針對性更強一些,老師和學生互動也多一些,學生出現問題,老師能及時給學生講解,學生接受時間也會快一點,因為人少了,時間上分給學生就多一些,時間上充足,學生學到的知識點也會多一些,更會針對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老師也會根據不同的學生特別更針對性強一些。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學習,看同學的優點,補自己的“壞毛病”。
(三)大班制
大班制模式是指課堂上一個教師教授5個以上學生的課堂形式,這種教學模式適合于初中級的學生課程,教授音樂樂理知識,演唱方法理論方面的知識,音樂欣賞課程以及師范類的課程。課堂上除了教師講解之外,還可以進行分組的討論交流。大班制的教學模式一方面是給學生打下音樂基礎知識的底子,為今后的教育工作培養合格的音樂人才,因為教師的工作是要將知識傳授下去,如果學生僅僅只會演唱而不重理論知識那他是不會成為合格的教師的,另一方面大班制還是師范知識的主要獲得渠道,流行音樂教師不僅僅是音樂方面的專家,還應該是教育方面的專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了解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達到目標。
四、制定有效的評價目標和方法
完善的評價系統是保證有效評價的前提條件。我國高師流行音樂教育的評價系統包括評價主體評價方(人或組織),評價客體也稱評價對象針對什么來進行評價,以及評價方法。想要進行明確有效的評價,首先我們要設定評價目標,在有明確了目標之后,我們的評價才會找到合適的方向,然后才可以勾勒出評價思路和模式。筆者認為高師音樂教育的評價模式應該主要包括評價框架、指標、方法、數據等方面。其中評價框架的構造需要將高師教育的各個方面考慮進去。評價模式的創建是需要多個方面的關系平衡:高師教育的短期與最終目標之間的關系、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習專業知識與之的靈活運用的關系等。通過完整的評價模式,我國高師流行音樂的教育的效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對今后不斷變化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