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樂萌
摘要:琵琶是我國民族樂器中的靈魂,不論古今中外的曲目均可以演奏。但對不同的曲目不同的風格如何進行演奏,其區別就在于指法的運用。筆者通過對琵琶教學中指法的運用作相關闡述,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琵琶 ?教學 ?指法 ?運用
一、琵琶指法應用的方法
每首琵琶曲都有其特色,在教學生運用指法之前,老師應要求學生對琵琶曲的譜子進行深入地研究,心中先有定論,才能進入到指法教學中來。這個定論,就在于讓學生對作品中蘊含的情感與作曲者的心境有所領會。這需要老師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音樂水平,才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琵琶曲譜。音樂作品是通過音樂語言的描述體現出來的,客觀全面地理解樂譜全貌,忠實于曲譜原樣進行研究,才能建立起必要的指法教學基礎。在理解作品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對作曲家的表達意圖作理解,歸類琵琶曲的作品風格,曲調格式等。有了以上基礎,才可以進入下一步教學。
(一)標記與指法
在進行曲譜研究時,老師應對曲譜中包含的各類標記進行定義,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要求其進行標記。這些標記是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指法,不要遺漏更不能錯記,標記的全面性將直接反映在學生的演奏效果中。接下來,是對學生指法的糾正。對于琵琶曲來說,不同的曲譜有著不同的特性,對于那種音階變化快,琵琶音快速跑動的樂句來說,只有規范的指法才能保證學生流暢地演奏完整個曲子。在教學的最初,不要求快,而應求穩、求真、求正確。正確表現樂曲風格,正確彈奏完整曲,再來細究指法的細節問題。
(二)分句與分析
音樂作品的演奏需要對樂句進行正確的劃分。在琵琶演奏中,老師在教學時應對每個樂句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重視每一段旋律的完整性與情感,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句法分割。一般來說,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聆聽不同分句情況下的演奏效果,讓學生體會分句不同造成的不同音樂效果。這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這個過程中,老師的作用是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深入分析,在分析中,讓學生逐步理解樂曲,掌握分句的方法,提高學生對琵琶曲的熟悉度。
(三)技巧與訓練
這里說的技巧與訓練是指基礎性的訓練。對于老師來說,同一首琵琶曲,學生本身的音樂水平不同,演奏水平不同,在教學中就應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一般來說,對于演奏水平較高的學生,老師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訓練任務布置,讓學生專攻自己的弱項,強化技法的嫻熟度。而對于演奏水平較低的學生,老師不能放松其練習曲的訓練,要在指法訓練中讓學生對每首練習曲都進行重難點的強化訓練。并在訓練中老師先進行示范性演奏,再讓學生進行全曲演奏,以保證學生的指法訓練規范而嚴謹,避免錯上加錯。對于技巧與訓練來說,重點是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不斷鞏固基本練習的正確度與熟練度,提高學生的手指靈活性,并在練習中豐富其對技巧的應用方法。
二、琵琶教學中指法的運用案例
在琵琶曲中,有很多的民族作品不僅風格鮮明,而且變化多樣,重音強烈,力度對比明顯,同時還具有節拍突出,節奏變化迅速,音調具有獨特性。對于這樣的琵琶曲作品,在教學時老師應對學生進行理論上的演奏教學。眾所周知,琵琶作為一種十二平均律制作出來的樂器,它的每一個品位都代表了一個半音,兩個品位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全音。但在演奏民族風作品時,強烈而獨特的音樂風格不可能僅僅由這半音與全音就得以體現,要知道民族風作品有很多“微降Si、微升Fa”這樣的特殊音高存在,而琵琶上的推拉產生的滑音是體現不出這類音高的。為了全面地體現民族風作品的特色,在演奏時,老師應結合琵琶這種樂器本身的特點,右手掌音,左手吟揉,通過重揉弦來加大音波量,加急揉弦的頻率,用大力按壓弦,提高音色的厚度,讓出來的琵琶音具有強烈而緊張之感,進而體現出民族風中濃郁而急切的音樂風格。這樣的指法甚至可以模擬出哭泣抽搐的音樂效果,讓整個琵琶曲具有更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比如:為了體現微升Fa這個音,演奏者左手放在Fa品上,力度加大,造成重揉的效果,此時出來的音效就比原來的Fa音高一些,幾乎是處于Fa與#Fa之間,也就模擬出了微升Fa這個音的效果。這樣的指法效果就是風格性的指法應用。這種指法應用多見于陜北曲風中,陜北曲風多具有濃郁的秦腔韻味,常見的有碗碗腔等。曲風粗放,高亢悠揚又純樸動人,在這類曲風的琵琶曲彈奏中,就應注意對此類重揉手法的應用。
在琵琶教學中經常用到的還有一種曲風,就是江南小曲。此類曲子婉約舒展,傳唱性強,如行云流水般蜿蜒。運用琵琶進行此類曲目的彈奏時,應用的指法較為簡單。一般是用一個長滑音來演奏出幾個音,滑動的幅度不大,悠揚而舒緩,以體現其曲風特點。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中,錚錚琴音要體現如激烈的戰場情境,就需要用急促的重揉,強而快的掃弦,以及大量力度強滑度大的滑間來體現出戰場上的各類廝殺。左手并二條弦,模擬出戰場上十面埋伏,遠近相聞,吶喊金戈之聲。強度越大,掃弦越快,滑音越有張力,表現出的音樂就越有氣勢。當然,這需要大量的實踐與磨合才能最終讓學生掌握不同曲目的指法應用方法。在教學中,老師應循序漸進,通過練習曲打下學生的指法基礎,再運用不同風格的代表性琵琶曲作品進行針對性指法訓練,打下學生的指法應用性大綱,再督促學生勤學苦練,把指法運用到爐火純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琵琶教學中指法的運用是一切教學的基礎。但指法的應用并不能單獨來看,而要結合學生對琵琶樂曲的理解來進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規范學生的指法,做好樂譜的標記與訓練,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論水平,再配合大量的練習與針對性指法練習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指法運用水平 。對指法的運用講解得再精妙,也離不開學生的練習,因為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后自然能掌握指法的精髓。
參考文獻:
[1]王薇薇.論琵琶教學中基本指法學習與掌握[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06).
[2]張亞瓊.古箏悲情樂曲中的按揉音和滑音分析[J].成才之路,2010,(13).
[3]李貴昕.琵琶指法演奏技巧瑣談[J].小演奏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