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柴重工——共和國海軍艦船動力長子
陜柴重工一直堅持以軍為本,密切關注和跟蹤海軍動力選型要求,加快柴油機制造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在盡最大能力為海軍提供質量高、性能先進的動力裝置前提下,提升企業的生產能力和軍事保障能力。
陜西柴油機重工有限公司(SXD),成立于1953年,位于陜西省興平市,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SIC)所屬的國內規模最大的船用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機和柴油發電機組成套制造商和供應商,是我國“一五”期間投資興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國家152家重點保軍企業之一。陜柴重工一直堅持以軍為本,密切關注和跟蹤海軍動力選型要求,加快柴油機制造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在盡最大能力為海軍提供質量高、性能先進的動力裝置前提下,提升企業的生產能力和軍事保障能力。
軍品是立廠之本,民品是發展之路,陜柴重工堅持軍民結合,以市場為導向,緊跟行業發展形勢,加快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先后引進了多型國際知名品牌柴油機許可證,國產化率均達到85%以上,公司行業地位不斷提升,成為柴油機制造行業“領頭羊”。到“十一五”末,公司生產組織及管理模式基本完成了“作坊式”向“工業化”和“工程化” 的轉變,利用保軍企業的科研、生產優勢,積極化解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繼續堅持以軍為主、軍民結合的發展思路,先后成功進入了核電、陸用電站、海洋工程等市場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2003年以來,陜柴重工在確保軍品生產與科研任務完成的前提下,緊緊抓住民用船舶市場大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積極貫徹“以軍為本、民品興業”,“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方針,大力調整市場結構、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確立并實施了以船舶主機、輔機、核應急發電機組、陸用電站和非柴油機為核心的“五點市場支撐”的發展戰略,開發了PC2-6、MAN、DK、PA6B系列等柴油機新產品,在公司傳統的軍機、大功率中速民船主機領域穩坐國內第一;核應急發電機組電取得國內首家生產資質,迅速占領了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并成功打入國際市場,與此同時,陸用發電機組實現了海外陸電零的突破。
陜柴重工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科研開發道路,形成了10大系列40多種規格的柴油機產品型譜,缸徑160-400mm,轉速500-1500轉/分,功率覆蓋范圍從430千瓦至12000千瓦。產品廣泛應用于艦船主輔機、民船主輔機、船舶電力推進主電源、陸用電站、核應急發電機組、海洋工程、分布式電站和風電配套等諸多領域,并遠銷中美洲、南美洲和亞洲的多個國家、地區。
近年來,陜柴重工相繼獲得陜西省文明單位、陜西省裝備制造業30強、中船重工節能工作先進單位、中船重工安全生產先進單位、中國企業形象管理示范單位、中國企業精神文明管理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進入“十二五”以來,陜柴重工確定了“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思路,即:1.圍繞“科學發展”這個目標;2.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3.努力實踐“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動力裝備制造商向能源及動力裝備供應商、許可證生產向自主技術創新”三個轉變;4.實施“人才強企、科技引領、多角經營、品牌創建”四大戰略;5.突出“抓人才謀創新、抓項目建平臺、抓質量樹品牌、抓管理保競爭、抓建設促發展”五大抓手;6.取得六大顯著成效,就是人力資源結構優化、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產業結構安全合理、企業品牌價值提升、員工生活質量改善、科學發展能力增強。
陜柴重工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國一流柴油機制造企業、中國一流EDG專業制造企業和中國一流核心鑄造企業,努力實現陜柴動力由“陜柴制造”向“陜柴創造”、“國際陜柴”的巨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