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治業,毋明蕊
(三門峽市中心血站,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無償獻血過程中不良反應分析及應對處理的探索
翟治業,毋明蕊
(三門峽市中心血站,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無償獻血;不良反應;應對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實施至今已有17個年頭,隨著無償獻血工作的深入開展和無償獻血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積極參加到無償獻血活動中。在臨床用血量日益增加和無償獻血工作處于“瓶頸期”的今天,獻血不良反應的妥善預防與應對處理已經成為無償獻血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影響到獻血者本人的身體健康及安全,還會影響到社會公眾對無償獻血的理解、認識和穩定無償獻血者隊伍,更會影響到無償獻血招募工作有效開展以及整個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現將三門峽市中心血站2009—2013年5年來對獻血不良反應的預防和應對處理中所做的探索進行分析與總結,并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間在三門峽市中心血站、流動采血車和固定獻血屋參加無償獻血的獻血者資料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具體情況見表1~3。

表1 2009—2013年獻血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人次]

表2 一天中獻血不良反應發生時間分布情況(24小時制)

表3 初次、非初次及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情況[n(%),人次]
1.2 資料分析
通過對2009—2013年的無償獻血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發生獻血不良反應者為287人次,占獻血總人次的0.27%。從表2來看,獻血不良反應在10點至14點發生的有175人次,占獻血反應總人次的60.98%。從表3來看,出現初次獻血不良反應的人次是出現非初次獻血不良反應人次的近3倍,出現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的有37人次,占獻血不良反應總人次的12.89%。經過獻血不良反應處理和獻血后回訪,有45人次重復參加了無償獻血,占15.68%。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獻血不良反應對再次參加獻血或成為固定無償獻血者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1 心理因素
部分初次獻血者不甚了解獻血知識,對獻血有某種顧慮和偏見,從而加劇了獻血者恐懼、緊張的情緒。在獻血過程中,獻血者看到采血針頭比預想的粗、采血袋比預想的大,也會給獻血者以心理暗示,特別是看到其他獻血者表情凝重或出現獻血不良反應時,更會加劇獻血者的緊張情緒和心理負擔,故而易發生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
2.2 環境因素
根據數據統計,獻血不良反應較多出現在采血車上,這是由于采血車空間相對狹小、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環境條件差等原因,讓本來就有緊張情緒的獻血者更加緊張。
2.3 人為因素
采血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獻血者的血管粗細、身體胖瘦等不同,有時不能做到一針穿刺成功,這會加深獻血者獻血時的疼痛程度,增加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2.4 對獻血不良反應處理不當
采血工作人員對獻血不良反應的處理能力不強,遇到情況驚慌失措,會加重周圍獻血者的恐懼和疑慮心理,易形成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
2.5 其他因素
一是部分疼痛敏感度較強的獻血者,由于反射作用使周圍的血管出現擴張的現象,回流血量減少,嚴重抑制了獻血者機體正常功能的發揮,導致其出現獻血不良反應[1]。二是空腹和疲勞獻血?,F代經濟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清晨無法正常吃早餐,使身體長期處于疲勞、亞健康狀態,在獻血時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現象,造成部分人群出現獻血不良反應。
3.1 對穩定獻血者隊伍的影響
在無償獻血過程中,因獻血者對無償獻血認知程度的不同、護理措施不足、心理緊張等主客觀因素出現的獻血不良反應,都將作為不愉快的獻血經歷(尤其是初次獻血者)對獻血者再次獻血產生消極影響,獻血者有可能將這些消極的信息傳播給周圍的人,勢必影響無償獻血招募工作。
3.2 對社會公眾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信息源,同時有自己廣泛的網絡交際圈(朋友圈)。任何一例不起眼的獻血不良反應,若不及時有效處理,負面信息都有可能通過現代網絡媒體形成“蝴蝶效應”,使負面信息呈幾何級數遞增,在無形中左右社會公眾對無償獻血工作的認知和態度,影響無償獻血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4.1 注重心理疏導
獻血前對獻血者充分講解獻血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科學道理,對獻血者進行安慰和鼓勵,對心理過于緊張的獻血者可讓其在休息區休息等候,送上一杯熱飲或涼茶,使其進一步了解獻血知識,從而緩解緊張情緒。
4.2 提高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醫務人員人性化的服務和精湛的技術是減少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的關鍵,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4.2.1 提高穿刺技術水平 熟練的穿刺技術可以減輕獻血者的疼痛感和心理負擔,讓他們以輕松的心情獻血,有效地預防因靜脈穿刺所引起的痛性不良反應及其他不良反應(痛性休克、靜脈穿刺部位青紫等)。
4.2.2 增強對獻血不良反應的應急處理能力 要強化醫務人員對獻血不良反應的處理能力,在采血過程中隨時觀察獻血者的面色及血流情況,做到勤觀察、勤詢問、早發現、早處理。一旦發生獻血不良反應,醫務人員要保持冷靜,先實施心理護理,避免獻血者產生恐懼和疑慮心理,然后根據獻血不良反應類型、程度進行對癥處理。
回觀謝靈運本人與陸機生平際遇,我們會發現:這個故事版本里的陸機形象,實際上酷似謝靈運本人,甚至勝過謝靈運詩文勾勒的自畫像。他將不能或不愿直視的那一部分自我,投射到筆端有一定相似經歷的陸機身上,從而保持自己并不真實的自我認識和心理優越感。這是他在不利處境下本能產生的心理防御機制;但在文史邊界暫時還不甚清晰、也沒有現代心理科學輔助的六朝,人們無法分清他的講述和歷史真實。從此之后,最廣為人知的陸機形象,漸漸被替換成一個掛著陸機名字的謝靈運。這類現象對史學的干擾是很難被直接覺察的。
4.2.3 醫務人員儀表儀容、服務態度等整體要求 在采血過程中,醫務人員要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佩戴上崗證、統一使用文明用語、統一發型服飾、統一佩戴宣傳彩帶、統一運用換位思考法處理問題。表揚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的表現,簡單溫馨的鼓勵以及細小問題的及時處理,均可以增強獻血者的信心和安全感。
4.2.4 定期監督考核 落實醫務人員的定期培訓和技術考核,掛牌上崗,增強服務意識,規范獻血服務言行,以提高獻血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和獻血滿意度。
4.3 完善志愿者服務
無償獻血志愿者有著多次的獻血經歷,他們用自己的獻血經歷進行宣傳、教育和動員,這樣更貼近實際,更具有說服力、感召力和影響力[2]。同時,加強志愿者服務隊伍專業化、規范化培訓和考核,使其用耐心細致的解釋、規范熱情的服務接待獻血者。
4.4 嚴格健康檢查征詢
無論初次或非初次獻血者,都要對其進行嚴格的健康征詢,首先通過征詢,保證獻血者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中規定不能獻血或暫不能獻血的人群因各種原因獻血,尤其是大學生、現役軍人或集體組織獻血活動的獻血者,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因疾病或心理暗示而誘發的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
4.5 營造良好的獻血環境
4.6 預防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
從控制獻血反應源、切斷連鎖反應途徑、保護易反應人群3個方面采取措施來預防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刂偏I血反應源就是要增強采血醫務人員“每一位獻血者都有可能出現獻血不良反應”的意識,有效控制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切斷連鎖反應途徑就是處理獻血不良反應時應做好隔離措施,如用布簾遮擋、低聲交流,避免加重其他獻血者的心理負擔,導致連鎖性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3];保護易反應人群就是做好獻血不良反應現場解釋工作,說明出現這種不良反應是常見的,不會留下后遺癥,解除在場獻血者的心理顧慮。
4.7 加強獻血后回訪
通過有效回訪,讓獻血者感受到參與無償獻血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激勵他們鼓起再次獻血的勇氣。對發生獻血不良反應的獻血者進行現場處理后,及時安排醫護人員就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進行講解,并詳細告知注意事項和血站醫護人員的聯系電話,如有不適癥狀及時聯系。同時,醫務人員要做好不良反應記錄,由專人負責在一周內電話回訪1~2次,及時了解獻血者身體狀況并給予適當的安慰和感謝,必要時由醫護人員上門進行告知處理,最大限度地消除獻血者對獻血不良反應的疑慮,理解和信任無償獻血工作,再次獻血時間到時可及時進行電話提醒,鼓勵獻血者再次參加無償獻血[4]。
4.8 與臨床醫生建立有效溝通機制
獻血后離開采血地點發生獻血不良反應時,部分獻血者第一反應會到醫院進行治療,醫生的處理有時會加重出現獻血不良反應者對獻血工作的疑慮和不信任,同時會讓現場其他人員對無償獻血產生錯誤的認識,拒絕參與獻血。這就需要血站與醫院的臨床醫生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定期開展臨床輸血知識培訓,讓臨床醫生對獻血不良反應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促使更多的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
4.9 加大無償獻血的宣傳力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已頒布實施了17年,順利實現了由有償獻血到無償獻血的平穩過渡,全力保障了臨床用血的安全與需求,這和無償獻血宣傳的力度是分不開的,同時社會公眾對無償獻血的認識也逐漸由利我層面過渡到利他層面。因此,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通過各種媒介、多種途徑加大無償獻血的宣傳力度,重視獻血前后注意事項的宣傳工作,使公眾了解適量獻血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是在幫助別人、自己和家人。通過深入系統的宣傳,可有效預防和減輕獻血者因心理反應而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減少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5]。
[1]姬燕杰.無償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原因及護理對策探析[J].健康之路,2013,1(6):289-290.
[2]劉暉.無償獻血者志愿服務在獻血招募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增刊):28.
[3]陳英,夏麗翚,孫紅霞.街頭獻血發生連鎖性獻血反應4例[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7):121-122.
[4]趙瓊仙.獻血不良反應對獻血者再次獻血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大理學院學報,2013,12(6):62-64.
[5]姚麗英.無償獻血者獻血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4):336-337.
R195
B
1671-1246(2015)14-0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