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網站公布的一項文件提出,我國擬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括參加勞動次數、勞動態(tài)度、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方面,具體勞動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將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并作為升學、評優(yōu)的重要參考。
該文件提出要切實抓好相關課程、校內勞動、校外勞動、家務勞動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如:義務教育階段三到九年級切實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高中階段要開好通用技術課,要明確并保證課時;學校在日常運行中要融進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wèi)生保潔和綠化美化等活動;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yè)生產、工業(yè)體驗、商業(yè)和服務業(yè)實習等勞動實踐;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yè),布置類似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學生力所能及的家務任務。(本刊綜合采編 圖片來源網絡)
大臉兔說:近年來,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受到較大程度的削弱,不少學校的勞動與技術課程經常被占用,勞動教育無計劃、無考核;而有些家庭為了孩子的學習把體力勞動都忽視了。為了讓同學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必須靠出臺相關規(guī)定才能達到,這是不是引人深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