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雅+唐麗華
【摘 要】與傳統學年制不同,在現代學分制背景下,班級觀念被淡化,學生的學習形式相對松散,學習方式呈現多樣化,這讓學生管理者覺得管理十分不便,同時減少了學校對學生的約束。因此,如何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當代高校學生管理者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提升此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學分制 ? ?管理方案 ? ? 自我管理能力
一、引言
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在自我教育活動中形成、發展和表現出來的。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動機,保護學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非常重要。在傳統學年制背景下,學生管理以班級為單位,并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就業等各方面,導致學生過于依賴教師。而在學分制背景下,傳統班級觀念被淡化,學生需具備自主選課、自我設計、自我調控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形式相對松散,學習方式呈現多樣化, 這讓學生管理者覺得管理十分不便, 減少了學校對學生的約束。而現在絕大部分高校實施的都是學分制管理制度,因此,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當代高校學生管理者的又一新任務。
二、更新管理觀念,做好學分制宣傳工作
長時間的班級管理實踐證明,在學分制背景下,一個由數十人組成的大學班級,只靠班主任、輔導員和任課教師幾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筆者認為,為幫助大學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高校教育管理者需更新觀念,喚醒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健全大學生自主管理體制。筆者研究發現,實行學分制后,大學生樹立主動、競爭、民主、和諧、責任的觀念較以前有所加強,但遠遠滿足不了正常的管理要求。這就要求學校工作者對學生的管理要懂得放手。現代大學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自身也不需要老師時時看管、事事提醒。再者,學分制背景下,也需要大學生有自主選擇、獨立判斷、自我設計、自我調控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因此,管理者應該轉變觀念,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相信學生,讓學生自行處理問題。同時,學校還應做好學分制的宣傳工作,讓學生充分了解學校學分制學籍管理的具體規章制度。宣傳工作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形式。 (1) 班級授課形式。目前,高校對每一屆進校的新生都須進行學分制的講授,讓學生一進校就對學分制有所了解。(2) 講座形式。高校須不定時開展有關學分制的講座,并邀請專業的教師進行講解,讓學分制真正深入學生心中。(3) 導師制形式。對學生進行分組,15 ~ 20 人一組,并指定專門的導師對這些學生的學分、學習計劃等進行咨詢、規劃等。(4) 自學形式。讓學生把學分制時時掛在心里,通過各種途徑( 網絡、書籍查詢等) 自覺自愿地了解學分制。(5)班干部管理形式。良好的班級管理光靠老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培養班干部,發揮他們的小助手作用。在開學初的班會上,班主任要注意在學生中物色和培養有能力的學生,并給這些學生干部委以責權,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聯系實際,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在管理者更新管理觀念,一切為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大學生自己更應該在入學之初就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自我管理方案。當代大學生都是祖國的棟梁之材,大都要想干出一定的成績,那么給自己量身制定一套自我管理方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激活自我管理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為達到此目的,首先,班主任可讓每一位學生在進校之初就直接、民主地參與制訂集體生活規則,讓學生用自己制訂的制度來約束自己,這樣,學生的自我調控、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培養,也就達到了自主管理的目的。再者,由學生自己定規矩,學生更能遵守。其次,高校教育管理者也要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從根本上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將“捕魚”的本領傳授給學生,而不是直接將“魚”給他們,即通常所說的“授之漁”,而不是“授之魚”,便是這個道理。要讓道德教育成為學生自身的要求,具體化了的要求也成了規范言行的“法律、法規”。再次,大學生自己也應該在生活、學習、就業等諸多方面找準榜樣,樹立目標,制定詳細的學習方案,并嚴格按要求完成方案中的各項指標,以達到自我管理、自我調控的目的。
四、結語
學分制是目前我國高校正在推行的一項教學管理制度,它對高校的教學、管理、科研后勤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在學分制的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者應該竭力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主選擇、獨立判斷、自我設計、自我調控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雖然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但只要管理者轉變傳統觀念,同時做好學分制宣傳工作,努力幫助學生量身定制自我管理方案,完善生活、學習、就業等計劃,就能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亞超,陳丹.加強高等學校學籍管理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職業圈,2007(21): 141.
[2]趙娜.學分制學籍管理提升制度下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探索[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02):80.
[3]肖毅,劉敏,宗蓮松,等.對完全學分制下高等教育學籍管理改革創新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65-66.
[4]葛新斌,馮海志.大學經營與管理(高職高專版)[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