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地方特色教育資源屬于地方課程資源,相對于國家課程資源和學校課程資源而言,在空間分布上處于中間層次的課程資源。它通常意指“國家內部的各個地方所具有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組織等方面的獨特資源”。各地方高校利用特色資源,更好地進行專業教學,以彌補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缺陷,同時也能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培養合格的高素質的外語人才。
[關鍵詞]地方特色資源;區域經濟;應用型;外語人才
[作者簡介]陳滿娥(1970—),女,井岡山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江西吉安 343009)
一、高校對地方特色資源的利用研究
地方課程資源包括國家課程資源、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特色教育資源。從空間分布上來說,和國家課程資源和學校課程資源不同,地方特色教育資源是處于中間層次的課程資源。它通常意指“國家內部的各個地方所具有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組織等方面的獨特資源”。各地方高校利用特色資源,更好地進行專業教學,以彌補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缺陷,這樣的范例很多。比如九江學院利用其當地文化資源進行的本土教學,溫州大學基于其經濟發展及地理位置的特點實施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特色專業建設,湖州師范學院從發展區域經濟出發進行地方本科院校國貿專業特色建設等。
井岡山大學地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其最具特色的地方資源就是井岡山紅色資源。在特有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紅色資源,成為了我們極其寶貴的財富。紅色資源具有政治引導、文化傳承、道德示范、意識形態、教育教學、歷史鏡鑒等社會功能(張顥,2009)。近年來,在極力倡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 作為其中一個組成部分的旅游英語教學改革也進行得如火如荼,而且也碩果累累。而作為地方歷史文化組成部分的紅色資源應該是旅游專業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如何把紅色資源與旅游專業英語教學結合起來,進行改革和實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在《旅游英語》課程中融入紅色資源教學的意義
旅游專業具有實踐性強、應用性強等特點,它要求學生具備旅游英語專業知識面廣,文化底蘊厚以及有突出的口語表達能力等條件,為此本校在2013—2014年進行了融入紅色資源的《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通過一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把紅色資源融入旅游英語教學,可以更好地體現出基礎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的目的、大綱以及方法等的不同;從而更好地落實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所指的應用能力提高的專業英語教學階段教學目標。
2.紅色資源因其形成的特有歷史原因,具有很強的地方性。把地方紅色資源和旅游英語理論教學結合起來,可以體現地方綜合性大學特色辦學、專業辦學的特點,也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最完美結合
3.把紅色歷史文化融入英語教學,能夠提高國人人文素質,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所急需的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有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達到了專業培養為地方經濟服務的目的;也真正體現了地方綜合性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的辦學宗旨; 也鞏固了地方大學的辦學基礎,使學校效益和社會效益成功的達到了統一。
三、結合紅色資源進行旅游英語教學實踐
1.編寫有特色的教材、講義
在本教學實踐中除使用學校為本專業統一定購的旅游英語課本以外,課題組成員及學院共同編寫的具有井岡山特色的講課材料、教案等、以及井岡山旅游景區使用的宣傳資料、旅游手冊以及其他的有關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書籍、材料等都是教學的素材。有了它們一定程度彌補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采用的旅游英語專業教材的不足;在教學中既能夠系統地傳授給學生必要的書本知識,讓教師有東西可教,同時也能夠更多的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更強地體現旅游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更多地體現語言的交際性原則,使聽、說與閱讀相交融,互相聯系,互相促進,有利于學生語言使用能力的綜合發展。
2.制定不同的教學目的
旅游英語不同于英語專業,也不同于基礎英語,它是屬于專業英語的范疇,又稱為專門用途英語,簡稱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旅游英語的教學是屬于應用提高的專業英語教學階段,強調對英語的應用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旅游英語教學中的專業英語階段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量旅游專業詞匯、常用句型、熟悉本專業的文體形式的基礎之上,更強調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本教學實踐的目的就是培養出一批既具有旅游專業文化知識又能講一口流利英文的旅游英語專業高級復合型人才。他們能夠用流利的英語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一紅色資源介紹給外國游客,這樣既能促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吉安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展示了國人人文素質的提高,從而更好地促進跨文化交際。
3.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構建有效的評價體制
本教學實踐中,重視正常的課堂理論教學,讓學生能系統地學習并掌握相關的旅游專業的知識,但在教學方法中更多偏重于情景教學法、視聽法、實踐法以及角色扮演法。比如在課堂上,可以把有關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書籍、材料等進行書面作業練習或作為即時翻譯的素材;在當今網絡環境資源共享的背景下,從互聯網上選取一些內容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相關的“雙語”影視片放映,讓學生欣賞與學習相結合,同時又能達到視聽相結合的效果。而面向旅游第一線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必須要求具備突出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必須是在實踐中才能快速地提高。因此在實踐這個環節,我們更多采納的方法是通過帶領學生到本校的井岡山精神展覽館或井岡山旅游景區充當實地導游,來培養和測試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但由于教學經費、學生安全保障及時間安排各方面問題限制,到井岡山旅游景區充當實地導游不易實踐操作,因此我們更多的實踐途徑主要是在井岡山精神展覽館通過模擬景區的方法進行教學。為充分弘揚井岡山紅色文化,我校已經建立了井岡山精神展覽館,這也是我們進行實踐教學最有利的資源。展覽館里面陳列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文物,它們都成為我們教學的最好實地場景。一個個文物就意味一個個活生生的相關的歷史故事或人物。在每個文物面前,每個學生都可以輪換模擬充當導游,其他同學扮演游客或旅游團,要求學生必須用英語進行介紹其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及意義;通過這種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學生對其背后所聯系的相關歷史有更深的記憶和理解,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紅色資源因其形成的特有歷史原因,使得它成為我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但在經濟高速發展,文化交流國際化的當今社會,它更是一種急需全面開發的市場資源,這除了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財政上的投資以外,其中還包括它所需要的大批旅游人才的培養。這樣就對高校相關的旅游專業的教學尤其是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實踐中所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由于旅游英語課程開課歷史不長,旅游專業英語教師師資薄弱,教學素材欠缺等;這些問題短時間無法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郭曉.我國旅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9,(4).
[2]姜書竹,殷紅蕾.區域經濟與地方本科院校國貿專業特色建設——以湖州師范學院為例[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12).
[3]林俐,林愛菊,張一力.基于地方資源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培育及實踐——以溫州大學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09(2).
[4]劉笑春.論地方藝術資源融入高校美術教育——以九江學院的本土教學為例[J].劇影月報,2010,(5).
[5]盧麗剛,盧靜.井岡山的紅色旅游市場定位及其營銷策略[J].老區建設,2008,(10).
[6]魏鳳云,王金超.高校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8,(12).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