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川卉
【摘 要】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和社會的肯定和認可,得體恰當及時的贊美性評價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從而起到改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但是贊美學生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恰當地、隨意地、盲目地表揚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會流于形式,造成學生油鹽不進的情況。本文從實踐中分析總結出評價的方法,便于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運用。
【關鍵詞】贊美性評價 ? ? 多樣性評價 ? ? ?方法
1 現狀分析
教學中,評價有時比上課還要重要,教師的評價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狹隘型評價,對偏離預設軌道的課堂異類觀點一律采取無情打擊的方式。
第二種是放縱型評價,即教師無原則地包容所有學生所有做法,這樣的評價語言機械單調淺薄,對每個學生發言的評價極其相似。
第三種是單一型評價,即教師為了省事,簡單地將學生成績劃分類別,號召大家向好的學習。
分析原因,一不是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足,二不是學生對待點評的態度不好,而是教師運用了單調的一次性評價且標準單一的評價原則。
2 多樣性評價的現實需求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多去嘗試變換多種贊美性的評價方法。古人說,因材施教,也可以說因材施評。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突出特點,采用更適合他(她) 的評價方法,使教育更加精細化, 使教育成為真正為人發展而服務的教育。在此過程中,對于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教師既要做到知人,又要做到善評。要做到知人,必須做到平時多和學生聯系,了解學生所思所想,知道每一位學生的優勢、愛好,以及他的優秀歷史.
3 贊美性評價的多樣化方法
經過幾年的實踐摸索,筆者在贊美性評價方面確有一些實踐體驗,以下是一些經過嘗試的較好的方法,可以有針對性地參考研究使用。
3.1分層評價法
教師們要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依據學生的不同需要,正確判斷其發展潛力和方向,為每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標準。這做起來很難,但實效性很強。
要提的一點是,在評價之前,一定要講明被評價的學生的名字和評價的具體內容,因為人們一般更關注自己的名字被別人記住并且運用,自己所演繹展示的內容再好,也希望得到更多聽眾和觀眾的認可,因為這不僅僅代表著展示過程。
3.2過程評價法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往往愛把自己的情感、認識毫不保留地表達出來,有時老師們不一定能理解他們的表達,甚至無法評價高低。這時可以使用過程性評價的方式,對每一個學生在完成作業或實訓時表現出來的態度和努力解決問題的多次嘗試,或者是在此過程中表現出的獨特的處理方法和創意,都可以作為點評的要點。
比如評價:“×××同學在實訓過程中十分謹慎,對于用詞十分講究,可見其對待事情的態度是十分認真的,她想努力將事情做到最好,我想說,在我的心目中,她達到了,她做得很出色。”這樣的評價方式是很實在的一種評價方式,很多人都更喜歡這種具體化、有過程的評價,這樣的評價起碼證明一點,老師很關注她,很在乎她,對于她,這已足夠。
這樣的評價減少了我們評價的盲目性、主觀性和隨意性,使教學更關注學生的成長和變化,有較好的導向性,實效性強。
3.3學生互評法
在課堂中把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就需要給他們充分的評價空間。學生們相互評價,實實在在給同學指出作品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這是學生最大的優勢,這樣做便于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還能互相交流感受和方法,評級中更有助于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在PPT制作的實訓教學中,每一位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自我介紹的投影片,邊放映邊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去解讀,解讀結束后,請兩三位學生從客觀的角度評價這位同學的作品和語言表達。從平凡的事情中發現對方的閃光點,促進了學生自信心的增強,可以說事半功倍。
3.4語言具體評價法
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尤其對于那些剛完成自己作品的學生顯得尤為重要,評價語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是愛情觀。
在評價學生時,不要一味地純表揚,也要適當地提出建議和參考,便于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優秀的,繼續努力會更加優秀,告訴他們繼續前進的方法也是一個好的導師所應具備的特質。
3.5個體成長評價法
在學生成長進步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評價就像學生進步的臺階,是必備的。如果本學期有六次實訓,那么這六次實訓就為老師提供了六次評價學生的機會,也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六個臺階,每次的實訓就像在爬一級臺階,這個臺階爬得怎么樣,如果有老師評價到位,那么學生就會形成進步的慣性,未來會愈加優秀出色,這就是個體成長評價法。
3.6課外表現評價法
每年帶新的班級,我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在公共場所允許的情況下,主動給老師打招呼或問好的學生,將會得到老師的特別表揚與贊美。此方案立刻引發學生的關注,很多同學在樓道遇到老師,主動大聲地問候老師,效果很好,不僅表現了新一代大學生大方自信的精神面貌,還展現了大學生優秀的溝通素養,優秀溝通在課外,絕無虛言。
只要教師具備正確的以學生為本的價值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把發自內心的愛心、耐心、信心貫穿于每一節課,并且有針對性地運用贊美性評價,就一定能夠激發引導學生學習、鍛煉、研究的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 結語
最后,只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完善適合學生個體發展的教育方式方法,就一定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格完善”的教育精神,我們的課堂也會成為引導人、完善人、成就人的殿堂。
【參考文獻】
[1]張國祥,盧蘭馨.多元智能開發與評價的實驗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2]劉志軍.課堂評價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