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波
福建省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和新材料)是一家專門從事涂料研發與生產、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生產和檢測設備、在行業中率先獲得國家認定的全國性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先后榮獲了“中國馳名商標”、“福建名牌”、“中國石油和化工優秀民營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等一系列稱號,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及3C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
2008年4月,公司成立科協,由副總經理胡建林任科協主席。近年來,公司科協圍繞“依靠科技創新、助力企業跨越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企業科協的引領作用,將“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領導小組,每年年初制定活動計劃,年終進行總結表彰。公司科協圍繞“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組織科技人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技術創新活動、組織舉辦學術交流及科普講座、選派優秀員工參加進修、培訓及學歷提升教育,積極營造濃厚的企業創新文化氛圍,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開創企業自主創新步伐
在公司科協的積極推動下,公司于2010年10月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室,先后制定了《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和《知識產權激勵制度》,對公司加快自主創新步伐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引領了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設立“信和涂料科研基金”,每年從該項基金中給予發明人以發明專利授權獎勵2000元,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獎勵1000元。近年來,知識產權工作經費的投入不斷加大,每年呈現遞增的趨勢,近三年來累計投入到專利方面經費20余萬元,投入到商標方面100余萬元,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2013年,公司實現總體收入2.2億元,納稅2270萬元。2011年公司共申請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外觀專利1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9項;2012年公司共申請專利12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各1項;2013年公司共申請專利10項,其中發明專利達到8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3項,新獲得的3項發明專利中有2項是公司與廈門大學合作技術項目產生的,專利權歸雙方共有。截至2013年底,公司累計專利申請總量達到50項。目前公司每年都積極申請專利,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此外,公司科協還非常重視對產品的商標保護,申請了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2012年信和商標被國家工商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使公司商標得到更好的保護。
公司科協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促進企業成為技術開發主體,為企業和廣大消費者提供成熟配套的高技術產品、工藝、技術,提高和加快成果的產業化,并不斷推出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新產品;提供企業經濟增長的支撐點;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為企業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成效卓著
在公司科協的組織下,自2011年以來科協連年推薦科技人員參與福建省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共獲得兩項金獎項目、一項銀獎項目。其中,“海洋船舶重防腐涂料研制及產業化運用項目”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利用秸稈等廢棄物回收生產天然抗菌內墻涂料”項目獲得了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
在企業內部廣泛開展精益化變革管理培訓及節能降耗“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中,在提高全員節約意識的情況下,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經濟形勢的嚴峻,由公司科協牽頭組織部署,首先聘請臺灣國信(企管)咨詢有限公司專家來公司做微利時代制勝利器—精益化管理變革系列課程;并結合公司自身實際,為進一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充分挖掘公司內部潛力,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提升平臺,組織各部門主管與業務骨干就節能降耗主題內容進行講解,互相學習,加深理解、共同進步,使員工共同參與思考,探索節能降耗方法。另外,公司還樹立了一種“點點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節能意識,以最好的管理,來實現節能效益的最大化。
“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成果無處不在,在助力企業不斷前行的過程中,還為培養公司后繼人才進行了“頭腦風暴”,可謂是多管齊下地為進行創新、創業和創造人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2013—2014年度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表彰大會上,信和新材料獲得的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就足以證明了這一點。
創新人才機制處處暖人心
人才是創新的決定因素,公司科協以“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為抓手,把開發人力資源,培養創新人才放在首位,全面實施人才興企、人才強企戰略。首先是重視和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全面提高企業職工隊伍素質,在職工教育培訓上加大投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員工培訓,從業務、文化知識、操作技能、職業道德、價值觀念和敬業精神對員工進行基本教育,創建學習型企業;第二是努力提高企業管理層的素質,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化;第三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重視文化和環境,通過樹立共同價值觀和發展理念,形成凝聚職工人心的共同語言和精神動力,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把企業的文化力真正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創造力與發展力;第四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樹立依靠職工辦好企業的思想,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大、做久,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物質基礎。
在公司科協的建議下,公司還為全體職工專門提供了配有現代化多媒體設備的職工培訓室,供職工日常培訓使用。針對涂料生產人員作息的工作特性,利用周末、晚上的休息時間采取集中學、錯時學、自己學等形式,做到學習有計劃、討論有記錄、個人有筆記、交流有心得。在公司科協的倡導下,公司先后派遣了一批優秀員工接受職業經理人培訓、材料工程碩士進修以及學歷提升教育,由公司承擔所需費用的80%;為了豐富企業文化,公司科協每年還利用企業內刊策劃組織一期“涂料專業知識”有獎競猜活動,向員工征集競猜知識答案,并通過組織領導評分,將抽獎結果在下期內刊予以公布,獲獎者可得到一份精美禮品,使企業職工業務知識得以提升。定期組織辦公管理人員參與“打字比賽”和“有獎征文”,從公司職工書屋任選一本書,寫一篇讀后感,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營造出濃厚的愛學習的企業氛圍。
總之,在公司科協的引領下,整個企業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氛圍。堅持科技創新、產品創新,不斷尋找新的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嚴抓產品質量,培養知名品牌,是公司科協一直在做的工作和不斷努力的方向。 責編/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