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亮保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同時也是 “十三五”規劃謀劃之年。謀劃好“十三五”規劃,對做好今后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央對制定“十三五”規劃高度重視,5月到7月,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就“十三五”規劃編制展開不同主題的調研。其中6月中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扶貧開發、謀劃“十三五”發展進行調研,與7省區主要負責人座談。
與“十二五”規劃中的16個方面對比,“十三五”規劃框架有更為明顯的時代特色、更為精簡的清晰分類,明確了在“十三五”期間需要補齊的“短板”,部署了需要取得“明顯突破”的十大領域的目標任務。特別是在“十三五”規劃框架中將“扶貧”作為十大突破之一單獨列出,“協調發展”中除了“區域發展”,還明確含有“城鄉一體化”,諸多跡象都可看出中央將農業、農村、農民工作提到罕見重視程度。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沒有貧困人口的脫貧,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十三五”規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能不能收好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在來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這意味著,以啃硬骨頭的精神和攻堅拔寨的沖刺,推動扶貧開發工作補“短板”將成為 “十三五”期間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補好扶貧開發這塊“短板”。
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中央已經從戰略總體設計、戰略頂層設計為“十三五”規劃畫好了藍圖,在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管理體制要求下,要求各地要從戰略分層設計、戰略詳細設計等科學謀劃好適合本地區的“十三五”扶貧攻堅規劃。
科學謀劃扶貧攻堅規劃,首先要摸清底數、對準需求。要切實圍繞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抓好調查摸底。在此基礎上,認真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和年度項目計劃制訂工作。要抓好專項扶貧規劃,主要是扶貧移民搬遷規劃、產業扶貧規劃、“雨露計劃”培訓規劃、貧困村村莊整治規劃等。其次,在做好專項規劃之后,要抓好“十三五”扶貧開發總體規劃,制定規劃要緊緊圍繞實現精準扶貧攻堅目標,落實好“十三五”期間精準扶貧投入,統籌集中各方面政策、資金和資源實施精準扶貧攻堅。要抓好相關規劃的銜接,將“十三五”精準扶貧攻堅規劃及各專項扶貧規劃、行業規劃與當地“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銜接;要把精準扶貧攻堅規劃與區域發展規劃、特困片區扶貧攻堅規劃等統籌起來。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補齊“短板”兜好底,抓好規劃明路徑,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采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