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阮光鋒
在白酒里添加金箔有問題嗎
文_阮光鋒

前段時間,國家衛計委公開征求各相關單位及社會各界的意見,擬批準金箔(經過特定的工藝捶打黃金,使之成為極薄的片狀物)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但允許金箔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僅為白酒,且每公斤白酒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02克。很多人對此表示驚訝:“黃金酒”真的要來了?金箔能用于食品中嗎?古代有“吞金自殺”的說法,吃黃金會不會損害人的健康?
事實上,金屬金作為食品添加劑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國際權威風險評估組FAO/WHO(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評估結果顯示,那時已有少量范例將金屬金用作食品添加劑,用途是作為色素。由于用量極少,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認為金屬金并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不需要設定安全值。
在2013年歐盟最新的食品安全標準中,金屬金可用于一些糖果、巧克力的涂層,也可以用于某些酒類,主要用途也是作為色素。目前歐盟對金屬金的用量也沒有明確的規定,認為可以按需適量使用。
在澳洲和新西蘭,金屬金可作為糖果的裝飾物,一般不會直接食用,所以也沒有用量規定。同時金屬金還被允許用于酒精飲料和一些低度酒,每公斤不得超過0.1克。對比這個數值,我國的建議使用量還是較低的。
日本一些地方的特產就是金箔和金箔食品,比如金箔咖啡、冰激凌、糖和涼餅。
綜合來看 ,金屬金是一種正常的食品添加劑,在國際上已有應用,并不需要太吃驚。
可是金箔被添加在白酒里安全嗎?
古代有“吞金自殺”的說法,所以很多人認為黃金有毒。事實上,現代醫學證明,純金是無毒的,吞入純金并不會中毒死亡。古代文獻里記載的因喝了少量含有金屬金的酒而死亡的案例,極有可能是由于當時的冶煉技術有限,金的純度不高,其中含有其他有毒的雜質。而“吞金自殺”,可能是黃金制品在通過消化道時造成機械性刺激,導致消化道破裂、出血等并發癥,這一般是因為吞下的黃金量過大。
還有人認為,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金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所以沒有必要作為食品添加劑。的確,金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不過,少量金屬金的攝入既無害也無益。金的穩定性很好,在人體內不會被消化,也不會發生反應,它沒有任何營養價值或者味道,食用金箔后,它不會在體內堆積,而會原封不動地被排出體外。
當然,如果吃太多的金子,可能會影響消化功能或者造成腸胃不適。由于大量的金子會很重,很難
隨著胃的蠕動進入腸道后被排出,而金子停留在胃里的時間長了,會引起胃粘膜損傷,甚至可能引起出血。所以,大量吃進黃金這種無法消化的東西還是有風險的。
在國家衛計委發布的征求意見稿里,白酒中金箔的最大用量是每公斤0.02克,而一般人遠遠喝不到這個量。即使喝到這個量,酒精的毒性對人體的損傷也遠大于金箔。
這種“黃金酒”會不會很貴?
500克裝的白酒最多只能添加0.01克金箔,按目前黃金的市價,99.99%純度的黃金原料價格為每克200多元,也就是說,一瓶白酒中添加金箔的成本超不過3元錢。所以,加金箔的實際成本不會很高,但是,商家營銷時可能會抬高價錢。
(本文作者為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