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任盈盈
你居然也做代購?!
文_任盈盈
任盈盈,曾用筆名一盈,出版小說《玉泡泡》《櫻桃錯》《25歲清醒的沉淪》,曾經從事記者、編輯工作,現居加拿大首都渥太華。
渥村不是一個村子,而是加拿大首都渥太華。

(一)
那天下午,我受邀去渥村小姐妹Amy家喝咖啡,見面時居然吃了一驚。
這家伙剛從多倫多度假回來。整整一周的復活節假期,她把老公、孩子全拋在婆婆家,自己則像個購物狂般奔赴各大商場和奧特萊斯(特賣場),每天通過微信的“朋友圈”發布大量奢侈品包包和衣服的照片,為國內朋友們代購。我本以為整天打扮得像花蝴蝶一般去商場購物是一件極其享受的事情,哪想到這家伙居然滿臉大包,還有兩只熊貓眼,聲音也嘶啞了。
別說咖啡,就連白開水都沒有,Amy隨手拿個玻璃杯在水龍頭下接了杯水遞給我,然后坐下來疲憊不堪地大喘氣。
我驚訝壞了。這個生于1980年的南寧姑娘遠嫁加拿大七年多,和老公語言不通,和加拿大的極端天氣水火不容,卻生了兩個孩子,換了三套房子,修了兩個菜園子,從哭著分不清醬油和醋到現在能輕松烤出美味泡芙和各式西點……在我看來,她簡直是個“無堅不摧”的中國女超人。無精打采成這樣,倒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Amy解釋說,全是代購惹的禍。
Amy做代購快3個月了,生意不錯。這回去多倫多,因為那里品牌多、折扣力度大、快遞方便,這一個星期的假期,她基本24小時連軸轉。白天跑各個打折店掃貨,晚上和國內買家用微信聯絡,飯不做了,孩子不管了,就連覺也不睡了,天天盯著手機。以至于她好脾氣的加拿大老公憤然宣布:“這不是度假!下一次,請不要帶著你的工作和我們度假!”
我忍不住大笑起來。但是話雖如此,Amy的眼睛卻炯炯有神,一向愛抱怨的她不僅不抱怨了,反倒細數起加拿大的種種好,比如民風淳樸,商家眾多,東西便宜,退換貨容易……抱怨了七年,她突然像變了一個人般,開始享受加拿大的一切了。
我的內心開始“蠢蠢欲動”。
截至今天,我已經來到加拿大整一年了。按照移民心理學來講,我已經度過“興奮期”,進入“迷茫期”。畢竟四季風光已經領略,再美的自然風景天天見也只是尋常,想到置身于異國他鄉的人生定位與方向,我不知所措。
我突然說:“要不我跟你學做代購?”
Amy嚇了一跳。要知道,我一直看不起代購,覺得它既沒有技術含量,又沒有國際范兒,完全上不了臺面。但是整天坐在香薰室里聽音樂、喝茶、靈修才叫文藝嗎?難道成天討論天使投資、眾籌才算“高大上”?說實話,我對這樣的生活方式厭倦已久。
(二)
還記得那個傍晚,我縮在房間角落發布第一組COACH女包的照片。不過幾十個字的微信文案,我卻反復寫了近一個小時,寫得滿頭大汗、面紅耳赤。按了“發送”后,我羞愧得幾乎要躲進被窩,生怕被人發現。
令我意外的是,代購消息發布到“朋友圈”,反響居然很熱烈。有些朋友好奇地問價,更多的朋友則問我為什么做代購。最好玩的是一個高中同學,許多年沒見面,也沒聯系過,他居然回復:“發生什么事了?缺錢嗎?需要支援不?”
朋友們相當“給力”,不到兩個小時,便賣出了五個包包。只是老公下班后幫我算賬,發現我居然忘了計算13%的購物稅,之前的略有盈余立刻變成虧損。但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做生意掙錢而不是靠單位發錢,這足以令人振奮。
接下來的一周,我也變成了購物狂,每天奔走于各大商場與折扣店之間,收集優惠券和打折信息,一聽到哪里有清倉,趕緊殺過去掃貨、拍照片。加拿大絕對是購物者的天堂,所有商店都是至少30天內無條件退換。有一次我在沃爾瑪給女兒買連褲襪,回來拆開試穿后發現小了,于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退貨,連連道歉:“不好意思,我的孩子試穿了。”可是負責退貨的大姐居然反問我:“如果不試穿,你怎么知道合不合適?”
正是這種絕對信任的商業態度催生了大量的中國代購。大家看到暢銷款先買回家,反復拍細節圖,然后放在“朋友圈”,如果無人問津,那就過兩天再退掉,一點兒損失都沒有。
(三)
Amy說做代購第一次會感覺羞愧,但漸漸就習慣了,甚至會上癮。做代購一個星期,我的人生來了一次徹底洗牌。
我無心“享受當下”了。我不再看花,不再看天邊像水彩畫般的云,不再看小松鼠、小野兔在后院里跑來跑去,不再烤餅干,不再燒排骨,甚至連孩子的睡前故事也懶得讀了,而是天天耗在手機上。
Amy也一樣。她不再邀請我一起研究如何做魚丸,如何烤蛋糕,不再帶孩子一起去圖書館聽故事,每每我打電話過去,接電話的總是她的加拿大老公:“我不知道她在哪里,她購物去了。”聲音有氣無力,無可奈何。
有一天,老公找我談話,說如果我再做下去,家里的房貸都還不上了。我大吃一驚,連連抗議,我明明在賺錢啊!
老公拿著計算器讓我算賬,可完全是一本糊涂賬,所有的購物發票東一張西一張,所有的報價也都顛三倒四,有的忘記加運費了,有的忘記加稅了,而匯率一直在漲,今天有利潤的明天便是虧損,而且國際轉賬還要收高額手續費……
我聽得傻了眼。
這還只是小事。痛苦的是,我的“朋友圈”正在發生微妙卻深刻的變化。我突然發現我看不到有些人的更新了,突然發現我跟一些朋友說話再也收不到回音了,突然有朋友直接評論我的圖片:“干嗎啊你,天天放毒嗎?”
也有一些朋友熱烈捧場,一些十多年不怎么聯系的老同學聯系密切起來,我們每天互相關注更新,而且經常閑聊家常,當然也有一些新朋友加入。
而多數遠離我、拉黑我的都是曾經可以“靈魂對話”的知心閨密們;積極捧場、密切關注的,多是多年不聯系的老同學、老鄉。這個發現令我吃驚。
或許,關系越珍貴密切,越不經摔,無論愛情還是友情。
(四)
周末的傍晚,我去快遞公司發貨。那里居然是一幢非常氣派的花園房,偌大的客廳里,堆滿了各位代購從超市、餐館等處撿來的紙箱子。國外快遞公司不同于國內,任何一個環節都要收費,于是大家都四處撿箱子、找材料,能省則省。
快遞公司的老板是一位50多歲的中國女人,非常精干,手腳麻利地幫大家打包。屋內飄蕩著上好的鐵觀音味道,精美的紅木家具擺滿整幢別墅。她從福建移民至加拿大已經近十年,從去餐館打工到如今掙下兩幢花園房,自己開著兩家中餐館,同時兼做代購與國際快遞工作。她唯一的女兒正在本地最好的大學里讀精算師專業。
女人解釋說:“自從來到加拿大之后,一直都在干活,干慣了就無法停下來。其實早已經不需要努力掙錢了,但是如果不做事情又會覺得空虛無聊,所以才會這么辛苦。”
我問她:“累不累?”
“當然累了!”女人說,“可是如果歇著養著,反倒更累!”
“為什么不去享受生活?其實你早已經實現了經濟自由。”我有些不解。
“怎么享受呢?天天逛街、做美容、修指甲、泡溫泉嗎?我覺得太沒意思。”女人笑了,“我寧愿做個小小的代購和快遞員,幫國內的親朋好友買點兒便宜貨方便大家。”
我真心喜歡上了這個女人。她不會談夢想,不會談心靈,不會談云山霧罩的宗教哲學,不談成千上萬的股票、天使投資……如同與你擦肩而過你都不會多看一眼的快遞員,如同那個對著你直叫“親”,但你卻連“謝謝”都懶得給的淘寶賣家。
可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體面人生,勤奮的,踏實的,努力的,真誠的。我甚至覺得,他們不見得比我曾經采訪過的名人、明星遜色多少。
如今,“微商”“毒面膜”來勢洶洶。我不知道在我的“朋友圈”里,還有多少朋友會離開,又有多少朋友會走進來,我更無法預測小小“朋友圈”將會營造出一個怎樣的人生大宇宙。但是,我為曾經的傲慢羞慚不已,也為腳踏泥土的感受安然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