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曼 張 玥 曹 寒 徐超楠 樂知音 李艷博 孫志偉▲
1.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毒理與衛生化學系,北京 100069;2.首都醫科大學環境毒理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69
大氣環境污染加重對戶外環衛工人身心健康影響的調查研究
楊 曼1,2張 玥1曹 寒1徐超楠1樂知音1李艷博1,2孫志偉1,2▲
1.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毒理與衛生化學系,北京 100069;2.首都醫科大學環境毒理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69
目的探討長期暴露于大氣污染環境中,對戶外環衛工人健康狀況的影響。 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自主設計問卷,對河北省衡水市兩個區域的戶外環衛工人進行調查,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分析方法采用Logistic回歸。 結果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聲嘶和胸悶憋氣患病與戶外工作年限有關(P<0.05),而每周工作的天數與這些癥狀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同時發現吸煙會增加咽痛、糖尿病、體重大幅下降的患病率(P<0.05),調查對象中沒有明顯的心理問題。 結論環境污染加劇,對戶外工作者的健康狀況有一定影響,這種影響是長年作用的累積結果,同時也發現吸煙對健康有明顯的影響,會加劇健康惡化,此外,仍需進行大規模、廣泛性的調查使研究結果更可靠。
大氣污染;戶外工人;健康影響
灰霾天氣不斷地出現,大氣環境不斷惡化,大氣顆粒物的污染及其危害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使得大量的污染物集中釋放到大氣中,大氣污染一直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空氣中污染物種類眾多,較為多見的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顆粒物等,這些污染物能對人的皮膚黏膜產生刺激,還可能誘發呼吸道疾病等多種疾病,甚至腫瘤[1],其中氮氧化物污染可能對機體呼吸系統產生急性或慢性的不良影響,在強烈的日光照射下可形成光化學煙霧引起人群眼部、呼吸道、皮膚等損害。一氧化碳主要來源于機動車尾氣,主要對血液、神經系統有損害,還能通過胎盤屏障危害胎兒健康。顆粒物是我國大多數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顆粒物不僅能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還會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導致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易發生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同時顆粒物對心血管系統也有影響,有研究表示顆粒物有致癌作用。國際癌癥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在2013年已正式發出文件提出: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戶外環境污染物會引起肺癌的發生,大氣顆粒物作為環境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經過充分的評估,歸類到對人類具有致癌性的組類(Group 1)[2]。在我國,約有20%的肺癌與大氣細顆粒物污染有關,以2010年為例,我國約有124萬名居民死亡與顆粒物污染相關[3]。
戶外工作者如城市環衛工人長期從事野外工作,工作性質導致其會長期暴露在大氣環境下,再加上勞動強度大、生活節奏不規律、工作環境差、易被機動車事故傷害等不良條件,對其身心健康造成許多不利影響,如不能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首先會危害其健康,從而進一步影響其心理健康的保持,導致其工作積極性下降,工作效率不高,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響,威脅到城市環境的保持及城市發展。對戶外工作者的身心狀況進行研究,能體現大氣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同時,目前戶外工作者的職業防護措施尚不完善,需要通過大氣污染和防護的研究,進一步完善其安全保障設置的配置,以提高其工作的安全性,同時更能保障其心理健康的維持,有利于其工作的有效開展。
本研究通過對戶外環境工作時間較長的城市環衛工人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身心健康狀況、工作防護、對大氣污染的感受等幾方面,研究戶外工人在大氣污染多發狀況下是否會出現的一系列不良反應、有無應對措施,提出對養護工人安全保障方面有利的建議,為相關部門制訂政策和策略提供參考。
1.1 對象
2014年10月~2015年3月于河北省衡水市2個區域(衡水市城區和冀州市城區),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調查100名戶外環衛工人(每個區域抽調50名工人)的身心健康狀況。
1.2 方法
采用問卷的形式,實際回收調查問卷100份,有效問卷58份,有效率為58%。問卷為自主設計,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性別、年齡、工作性質、工作年限等;重點內容為調查對象的身體情況: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體重變化、食欲變化、眼部、咽喉、皮膚等方面的情況,同時還有精神及心理狀況的調查,如食欲情況、近期情緒變化等。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IBM SPSS statistic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采用頻度分析方法,健康狀況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法,發現受影響顯著的疾病類型,進而對健康狀況的累積和連續效應采用顯著性差異水平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中,以有效的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其中男女比例為1∶1;年齡分布范圍為22~67歲,中位年齡為57歲,大部分調查對象的年齡集中在54~60歲;調查對象的工作年限范圍為0~20年,中位工作年限為3年,大部分調查對象的工作時間在10年以內;調查對象每周的戶外工作天數中位數為5 d,主要集中在4~7 d,其每天的工作時間中位數為4 h(圖1)。

圖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2.2 累積效應
累積效應是指戶外工作年限與健康狀況的相關性,通過把問卷中的每種疾病狀況與調查對象的戶外工作年限進行分析,發現聲嘶和胸悶憋氣患病與戶外工作年限有關(P<0.05),從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戶外工作年數的增加,調查對象中聲嘶和胸悶憋氣的癥狀出現的概率也在增加,而每周工作的天數與這些癥狀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圖3)。

圖2 聲嘶和胸悶憋氣的癥狀與戶外工作年限的關系

圖3 聲嘶和胸悶憋氣的癥狀與每周工作天數的關系
2.3 連續效應
連續效應是分析持續的動作或生活習慣對健康狀況的影響,通過分析問卷中的每種健康狀況與調查對象的戶外工作天數及其他生活習慣的關系,發現雖然戶外工作天數與發病無關,但吸煙會增加咽痛、糖尿病、體重大幅下降的患病率(圖4)。

圖4 吸煙對咽痛、糖尿病、體重下降的影響
2.4 心理健康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調查對象的心理狀況大多情緒平穩,對工作持安于現狀的態度,沒有明顯的心理問題存在,僅有個別的對象會出現感覺壓抑、易煩躁、失眠多夢等狀況(圖5)。

圖5 調查對象心理情況
近年來,顆粒物污染越來越嚴重,人們普遍開始關注大氣環境污染對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表明:人群發病率和死亡率與其所處環境中大氣顆粒物濃度和顆粒物大小密切相關,死亡率的增加與超細顆粒物濃度增加有關[4-6]。Pope等[7]在研究長期暴露于顆粒物中的人群的健康效應指出,PM2.5的濃度與肺癌、肺心病的死亡率有關,每增加10 μg/m3的PM2.5,就會提高8%的肺癌死亡率。Abbey等[8]在對加利福尼亞關于慢性呼吸性癥狀與PM2.5和其他污染物的關系調查中指出,PM2.5濃度長時間超過20 μg/m3,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有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大氣超細顆粒物會引起呼吸系統的不良反應,導致敏感人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7-8]。由于超細顆粒更易進入人體,在環境中滯留時間更長,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也更大,過多的可吸入顆粒物沉積會損害肺部呼吸氧氣的能力,使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生存能力下降,導致肺部排除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引起相關疾病的發生[9-11]。同時,大氣污染隨之帶來的還有經濟損失。有研究統計估算出以廣東省為例,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經濟損失約為112.1億元[12]。
衡水市地處河北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海拔高度12~30 m。衡水屬大陸季風氣候區,為溫暖半干旱型。衡水市屬于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城市,近年來空氣污染狀況嚴重,以2013年上半年為例,衡水市在環境保護部的調查中,為空氣最差十城市之一[13]。衡水市屬于京津冀地區,其環境污染狀況能代表京津冀地區的污染現狀,而且因河北西部的山區的地理特點,影響了污染物的擴散,處于此地區的人群,很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響,尤其是一些疾病易感人群。
戶外工人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需要經常在大氣環境下工作,其為大氣污染環境的主要接觸人群,大氣污染加重對這類人群的健康影響尤為顯著,即使在空氣質量良好的狀況下,環衛工人也因室外作業的特點,易受到粉塵等不良環境的影響。有研究提示,環衛工人因其室外作業,環境職業病危害因素復雜,有相對特異的發病譜和發病率[14]。同時環衛工人的工作安全保障不足,更易受到各種環境污染因素的影響,也會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15]。
本研究結果中提示,戶外工作年限對一些疾病有明顯影響,主要為呼吸系統疾病,同時發現每周戶外工作天數對疾病狀況影響不大,說明大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短時間內影響不顯著。本研究還發現,吸煙對身體狀況有很大影響。但在調查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問卷的有效率較低,致樣本量過少,仍需大規模、更廣泛的調查來進行驗證。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中小城市的人群,大部分調查對象為當地居民,生活壓力較小,工作態度比較積極,心理狀態較平穩。而在中大城市中,戶外環衛工人多為外地打工人員,其生活壓力大,居住環境惡劣,心理狀態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本次調查中,調查對象的心理狀況并沒出現較大問題,這是與大城市所不同的一點。
本研究可為戶外工作者的工作安全和健康保障措施的實施提供依據,提示相關部門需對戶外工作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健康保障措施,同時可為經濟建設和環境改善提供參考。
[1]楊克敵.環境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81-103.
[2]Loomis D,Grosse Y,Lauby-Secretan B,et al.The carcinogenicity of outdoor air pollution[J].Lancet Oncol,2013,14(13):1262-1263.
[3]闞海東,鄔堂春.我國大氣污染對居民健康影響的回顧和展望[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3,34(7):697-699.
[4]Proffitt F.Yellow light for nanotech[J].Science,2004,305(5685):762.
[5]金銀龍,程義斌,王漢章,等.煙煤型大氣污染對成人呼吸系統及其癥狀影響的研究[J].衛生研究,2001,30(4):241-246.
[6]Koenig JQ,Larson TV,Hanley QS,et al.Pulmonary function changes in children associated with fine particulate matter[J].Environ Res,1993,63(1):26-38.
[7]Pope CA,Burnett RT,Thun MJ,et al.Lung cancer,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and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J].JAMA,2002,287(9):1132-1141.
[8]Abbey DE,Ostro BE,Petersen F,et al.Chronic respiratory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estimated long-term ambient concentrations of fine particulates less than 2.5 microns in aerodynamic diameter(PM2.5)and other air pollutants[J]. J Expo Anal Environ Epidemiol,1995,5(2):137-159.
[9]Pietropaoli AP,Frampton MW,Hyde RW,et al.Pulmonary function,diffusing capacity,and inflammation in healthy and asthmatic subjects exposed to ultrafine particles[J]. Inhal Toxicol,2004,16(Suppl 1):59-72.
[10]Chalupa DC,Morrow PE,Oberdorster G,et al.Ultrafine particle deposition in subjects with asthma [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4,112(8):879-882.
[11]Brown JS,Zeman KL,Bennett WD.Ultrafine particle deposition and clearance in the healthy and obstructed lung[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9):1240-1247.
[12]桑燕鷗,周大杰,楊靜.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經濟損失研究[J].生態經濟,2010,(1):178-179.
[13]孫磊.上半年空氣最差十城市河北占七席[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8/01/28134693_0. shtml.2013-08-01.
[14]譚劍宇,覃靜,李宗杰,等.某市環衛工人職業衛生特點及健康狀況調查[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3,31(6):300-302.
[15]牛喜霞,邱靖,謝建社.環衛工人生存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廣州市的調查[J].人口與發展,2014,20(3):104-112.
Investigation of outdoor cleaners'health conditions influenced by atmospheric pollution environment
YANG Man1,2ZHANG Yue1CAO Han1XU Chaonan1LE Zhiyin1LI Yangbo1,2SUN Zhiwei1,2▲
1.Department of Toxicology and Sanitary Chemistry,School of Public Health,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 sanitation workers after long-term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Methods Two regions of sanitation workers from Hengshui City of He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a questionnaire survey,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SPSS software.Results Th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hoarseness and chest distress were related with years of working (P<0.05),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working days per week,meanwhile smoking would increase the morbidity rate of sore throat,diabetes,and a substantial decline of weight(P<0.05).The respondents had no obvious mental problems.Conclus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effects on the health of outdoor workers,the influence is the cumulative result of years,but also find that smok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ealth,will intensify health deterioration,in addition,there still need a large scale and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to make these findings more reliable.
Atmospheric pollution;Outdoor worker;Health effect
R994
A
1673-7210(2015)11(b)-0039-04
2015-07-13本文編輯:程 銘)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402709)。
楊曼(1983-),女,博士,主要從事納米材料應用和顆粒物毒理學方面的研究。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