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法杰 王站杰 周春光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與開發逐漸成為知識產權保護和國際貿易領域的前沿問題。地理標志產品的建設對區域現代農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驅動作用,能夠較大幅度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品牌效應,是解決當下“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國內外學者圍繞地理標志產品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為區域特色與名優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與現實參照。法國是世界上最早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和開發的國家,利用1833萬公頃的耕地面積,創造了世界第二、歐盟第一的農產品出口量。Olson認為顧客在做出購買決策時會依照產品的外部線索和內部線索來對產品質量進行評價,而原產品、品牌、口碑是最重要的外部線索之一[1]。Frank Thieding指出,地理標志產品依靠壟斷性的競爭優勢能獲得大幅度的品牌溢價,能夠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原動力[2]。
在借鑒國外研究的基礎上,國內地理標志產品的研究發展較快,并且多與本地經濟發展相結合。李啟平對地理標志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進行了實證研究,表明地理標志的開發與建設對農業經濟增長、農業的專業化和規模化具有較高的促進作用,對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推動作用較強[3]。王運宏指出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產品市場營銷體系、加強品牌培育與維護是促進地理標志產品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式與手段[4]。賈引獅對廣西地理標志產品進行了系統研究,指出地理標志的申報與開發利用是地理標志產品建設的關鍵路徑[5]。許晶晶指出加強政府引導、提高品牌效應、嚴格質量控制是促進地理標志農產品進一步發展的主要著力點[6]。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具備發展地理標志產品的先天性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緣優勢明顯、組織化生產能力卓越、優質瓜果核心產區等。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互聯網+”大背景下,研究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能夠對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開發與保護起到較強的指引作用,可有效促進兵團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目前中國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簡稱工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簡稱質檢總局)與國家農業部負責地理標志相關的注冊、核準與登記等管理工作及具體安排。其中,工商總局依照中國《商標法》規定對地理標志作為證明商標或者集體商標進行注冊管理,頒發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中國地理標志(GI)”。質檢總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受理審查與批準事宜,頒發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農業部依照《農業法》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的規定,管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頒發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與全國大多數省市相比,兵團于2008年3月份開始啟動地理標志認證工作,地理標志產品注冊與登記工作發展相對滯后。截至2015年8月5日,兵團在三部門注冊和登記的地理標志產品達到23件,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產品主要以初級農產品為主,申報數量與規模都處于較低水平(見表1)。
兵團地理標志產品中,水果類地理標志產品最多,共有10件,占43.48%,這與兵團瓜果品質優良的口碑相匹配。中藥材類地理標志產品資源次之,總計 4 件,占 17.39%;蔬菜類、水產品、糧油類地理標志產品均是2件,各占8.7%。
兵團在國家三部門注冊和登記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共23件(多部門注冊計1件),其中第二師4件,第十四師3件,處在兵團14個師的前兩位。這兩個師占到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總數的30.43%,與這些區域的地理區位和特色資源稟賦相匹配。而第五師和第七師僅有1件,第六師、第九師、建工師沒有地理標志認證產品。總體而言,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發展水平較低,區域分布不均衡(見表 3)。
目前,中國產品認證方面主要從“三標一品”進行認證,主要從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地理標志商標認證、“中國馳名商標”等。而地理標志產品的法律保護主要利用商標的注冊與登記,同時需要從品牌營銷視角開發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價值,塑造高溢價的品牌形象。兵團地理標志產品中,“和田玉棗”的認證體系最健全,品牌價值也最高。據新疆政府網,2013年3月,“和田玉棗”品牌獲評“2012年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和田玉棗”品牌價值得到全面提升。而還有較大部分的地理標志產品僅僅取得了中國農業部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還沒有開展相關的商標注冊與品牌創建工作。總體而言,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認證與商標注冊發展狀況較差,亟需進行加強。
截至2015年8月,兵團共有地理標志產品23件(見表1、表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有地理標志產品129件,兵團僅僅占到自治區的17.83%,遠遠低于地理標志產品最多的山東(399件),申報數目較少,申報力度較低。兵團地理標志產品主要取得中國農業部頒發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僅有“和田玉棗”取得了工商管理總局的“地理標志商標”,并沒有開展質檢總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申報渠道與流程過于單一,不能充分發揮國家三大部門的作用。兵團地理標志產品主要集中在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十四師等南疆師市,占到43.48%,而兵團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第八師、第五師、第六師總計只有3件地理標志產品(見表
3),地理標志產品區域發展極不均衡,地理標志產品有待進一步挖掘。
表1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地理標志產品及商標認證一覽表
表1續
表2 兵團地理產品類型分布一覽表
在兵團23件地理標志產品中,僅有2件“中國馳名商標”,1件“地理標志商標”,6件地理標志產品沒有進行商標注冊,并且只有3件地理標志產品擁有2-3個商標,形成了商標的初步保護體系。地理標志產品中,極少數如“和田玉棗”、“頂山食葵”、“68團大米”認證體系較健全,大部分認證都不健全,僅僅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沒有進行相應的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食品認證。品牌創建工作相對滯后,大部分品牌名稱沒有地域特色與文化內涵,如“柳樹泉”、“碧泉”等,不利于品牌的推廣與宣傳。
“地理標志+龍頭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有助于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開拓與培育能力,能夠優化配置政府、企業和農戶等相關資源,變資源優勢為市場競爭優勢。目前,兵團地理標志產品中,經營“和田玉棗”的和田昆侖山棗業有限公司2011年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經營“68團大米”的伊香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為兵團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但這只是為數不多的代表性企業。總體而言,兵團的特色農業處于產業化初期水平,龍頭企業及相關專業化合作組織能力較差,輻射帶動能力較弱,可利用的優惠政策條件匱乏,深加工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行業協會是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組織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地理標志產品發展過程中,也離不開行業協會的作用。“和田玉棗”品牌的壯大過程中,和田玉棗產業協會發揮了較好的協調作用。但受制于兵團獨有體制所限,行業協會和專業化合作組織發展滯后,主要以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為主。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雖有一定的技術服務能力,但行政化職能過于強大,不能充分發揮協調各經營主體的功能。此外,兵團地理標志中的“有品無牌”、“高質低價”、“假冒產品”、“冒牌產品”、“滯銷現象”等問題一直阻礙著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發展壯大與效益提升。這些障礙的消除離不開行業協會的作用,需要行業協會規范生產標準,強化經營方式,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完善“公司+農戶”的訂單式農業發展模式。
兵團地理標志產品主要通過參加推介會、博覽會等傳統方式進行宣傳,大多數地理標志產品不能有效利用百度、好搜、門戶網站、視頻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進行速度更快、范圍更廣的宣傳工作。兵團及各師市網站主要是發布行政信息的窗口,農業信息、產品信息的更新能力較差,并且不具備交易功能。兵團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宣傳效果差,品牌形象不夠鮮明,主題不夠突出,不能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占據有利位置。兵團大多數地理標志產品的流通主要通過經銷商或大型加工企業上門收購進行,市場開拓能力較弱,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數量較少,訂單農業、農超對接、微商、網上直銷等交易模式發展滯后。物流配送(特別是冷鏈物流)、廣告代理等服務相對缺失,不能構成較完善的市場營銷體系,不利于地理標志產品的快速流通。
兵團應盡快推進各師市地理標志產品申報與認證工作的進程,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有力的政策,促進地理標志產品的開發與建設,增加地理標志產品申報的規模,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檔次。同時,兵團在推進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的過程中,應該從國家三部門同時發力,提升三個認證機構的協同效應,不能僅僅依靠農業部這一個認證機構。此外,兵團應鼓勵各師市進行地理標志產品的挖掘工作,特別是亟需挖掘地處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擁有特色產業基地的北疆師市,促進地理標志產品的全面發展。
兵團應構建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品牌戰略格局,成立專有化的地理商標培育庫與品牌化研究機構,并聯合兵團知名高校、科研機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行商標的注冊、品牌的創建、培育與推廣工作,充分挖掘優勢特色產業,以地理標志撬動現代農業發展,不斷完善企業品牌培育體系。兵團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化研究機構應在借鑒國內外知名品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開展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調查研究工作,為各師市地理標志產品的商標注冊與品牌發展戰略提供高含金量的智囊(技術信息、管理咨詢、戰略規劃等),大力培育兵團的知名品牌,特別是網絡知名品牌。此外,兵團可以聯合地方共同申請“新疆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通過兵地共建模式,整合打造新疆品牌,提升兵團乃至新疆特色資源的核心競爭優勢。
兵團應該利用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契機,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加快特色農產品結構調整,打造特色農業資源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有一定輻射帶動能力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布局“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牌”。同時,兵團應不斷增強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加工與流通能力,提升產品精加工、深加工能力及市場創新能力,鼓勵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將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規模和產量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最大程度提升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國內外影響力。
兵團應鼓勵成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借助行業協會協調兵團與企業、企業與企業、兵團與農戶、企業與農戶等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與協作關系。這方面可以借鑒廣西桂林市萊茵羅漢果種植協會的實踐,該協會將廣西桂林市的永福、臨桂、興安縣的羅漢果打造成“東方神果”。此外,通過行業協會的力量,兵團各級部門應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標準化,建議從種植、加工、流通、銷售等領域開展標準統一的相關工作,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法律保護和法律宣傳,優化知名地理標志產品的經營環境,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品質保障,打造知名度與美譽度于一體的地理標志產品。
兵團各師市應制定政策,鼓勵地理標志經營主體積極參加高級別的博覽會,定期舉辦節慶活動,有效宣傳地理標志產品。如第一師阿拉爾每年定期舉辦中國紅棗節,促進了第一師紅棗產業的發展;第二師大力發展“智慧經濟”,通過地理標志杠桿撬動品牌經濟,注冊商標475件,品牌經濟總量50余億元。兵團應大力開展互聯網營銷,借助搜索引擎、門戶網站、視頻網站、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臺,進行全方位的地理標志產品宣傳,提升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兵團應逐步完善營銷渠道體系建設,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建立以“上海、北京、廣州”等中心城市為樞紐的傳統渠道網絡,同時構建以“天貓、一號店、京東”等知名B2C網站為主導的互聯網渠道體系,提升兵團地理標志產品的價值傳遞和交付能力。此外,兵團應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流通效率。
[1]Olson,Jerry c,Jacob Jacoby.Clues Utilization in the Quality Perception Process [A].M Venkatesan eds.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C].Iowa City: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1972.
[2]Frank Thiedig,Bertil Sylvander.Welcome to the Club?An Economical Approach to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J].Agrarwirtschaft,2000,Vol.49(12).
[3]李啟平,趙溯.地理標志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4,(5):26-30.
[4]王運宏,劉芳.湖南省地理標志農產品開發現狀與對策建議[J].南方農業學報,2014(7):1315-1321.
[5]賈引獅,廣西地理標志產品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4,(10):43-48.
[6]許晶晶,江西省橘類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現狀與對策[J].南方農業學報,2014,(8):15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