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超 劉鋒軍 龐錦偉(陜西省渭南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陜西 渭南 714000)
在濃硫酸作用下,尿素中的亞甲基二脲分解生成甲醛與尿素,生成的甲醛與變色酸(C10H8O8S2·2H2O)反應,生成紫紅色配合物,在吸收波長570nm 處測定其吸光度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1)甲醛溶液:分析純標示HCHO 含量37%~40%,實測含量37.28%。(2)硫酸:分析純。(3)變色酸(C10H8O8S2·2H2O)溶液:10g/L。(4)硫酸標準滴定溶液:[c(?H2SO4)=1.042mol/L]。
試樣經多次縮分后,取出約100g 置于潔凈、干燥的廣口瓶中備用。


試樣中亞甲基二脲的質量分數(以HCHO 計)

式中:m 為稱取試樣質量g;A1為測定樣液中亞甲基二脲的質量mg;A0為空白試驗中亞甲基二脲的質量mg。


(1)由于該顯色反應是在較高的溫度和一定酸度下發生的,溶液的顏色深淺與顯色反應的溫度和酸度均呈成正比關系,在此試驗中水和濃硫酸反應放出的熱量是顯色反應的主要熱量來源,在濃硫酸量一定時,水量(顯色反應溶液量)的多少與反應后的溫度成一定關系,如圖所示。因此顯色反應溶液量的控制是樣品溶液和標準系列顯色穩定的關鍵。在本實驗中分別將空白和5 個低濃度點補水至最大濃度點5.0mL 體積。此點在《GB/T2441.9-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9 部分:亞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中沒有明確規定。
(2)本實驗選擇甲醛含量在0~0.10mg為工作曲線范圍。通過最小二乘法線性回歸后,其回歸系數為0.9994,如圖所示。該標準曲線完全可作為尿素中亞甲基二脲含量測定的工作曲線。
(3)甲醛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中,由于甲醛易揮發,標準溶液配制標定后有效期較短。通過實驗測定標準溶液置于4℃冰箱中濃度在7 天內穩定,滿足測定誤差要求。
(4)亞甲基二脲的結果表述中在《GB2440-2001 尿素》3.2 的表一中明確規定“以HCHO 計”,而在《GB/T2441.9-2010 尿素的測定方法第9 部分:亞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中僅在結果計算中含糊的表示為“亞甲基二脲(HCHO)含量ω=……”,容易產生誤解。建議表示為“亞甲基二脲(以HCHO 計)含量ω=……”,
[1]GB/T2441.9-2010:尿素的測定方法,第9 部分:亞甲基二脲含量分光光度法[S].
[2]HG/T2843-1997:化肥產品,化學分析常用標準滴定溶液、標準溶液、試劑溶液和指示劑溶液[S].
[3]GB2440-2001 尿素[S].
[4]TU-1901 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操作說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