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婷華
【摘要】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就是作文教學。農村現實生活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學生的作文中出現了很復雜的問題。比如農村的中學生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生活圈子的局限性,加上農村文化生活的缺乏,使他們見聞短少。農村單調的生活也使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習以為常,缺乏觀察能力,因此在作文中往往打不開思路。【關鍵詞】教育;創新;培養中圖分類號:G40
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能自由表達、能有創新表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面對中考、高考開放型的話題作文,如果我們的寫作能有創新精神,便能在眾多普通作文中發出光彩。其實,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個人對生活的所見所感,更是異彩紛呈的。只有引導學生用心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創新作文。
作為一名一線的初中語文老師,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他們寫作水平,一定要求我們鼓勵學生創新。引導他們從標題、開頭、內容及語句表達等方面丟掉老的、舊的東西,抒寫內容充實、具有獨特感受的優美文章。所以我們教師要正確引導他們留意身邊的事,挖掘身邊的題材,讓學生寫出有生命力的作文,要鼓勵學生說真心話、訴真情,寫出豐富的生活,寫出獨特的感受。
一、激發寫作創新智慧,
開拓寫作的廣闊前景
我校處于農村地區,雖然社會有了發展,教育改革有了推進,但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教育還不夠重視。學生的視野有限,書讀得少,每次寫作寥寥數語,不能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用文字流利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時,我們語文老師該怎么辦,唯一的辦法便是借助我們身邊的教材和有限的圖書,督促學生多閱讀,借助教材中的閱讀篇章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寫作創新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創造的基礎和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想象的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充分想象,擴展思維,產生聯想,激發創新意識。我們教師借助范文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就會引起傾訴、表達的欲望,自然就會寫作了。學生總有許多奇思妙想,有的是荒誕無稽的,老師要用孩子一樣欣賞的眼光來看待,鼓勵他們寫出來。語文課就要解放學生,解放學生的心靈和才智,讓他們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都得到盡情地釋放。
只要敢說真話,就能寫出好文章,青春,就像一部正徐徐拉開帷幕的舞臺劇,瑰麗多彩、朝氣蓬勃,但又充滿夢幻。在生活中,青春期的學生們往會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孩子愿意把這些心里話都說出來時,不論我們覺得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孩子的行為是多么可笑,只要是真實的,我們教師都應該加以表揚。教師能積極引導孩子盡情傾訴,會讓學生情溢心間,一吐為快。我們一定要抓住火候,適時地讓學生表達心聲,抒發感慨。高尚的、美的情感都來源于真情實感。這些真實的感受是孩子們寫作的寶庫,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還提高了學生的文化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加里寧說:“無論哪個時代,青年的特點總是懷抱著各種理想和幻想。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種寶貴的品質。”我們老師要幫孩子保持并不斷激發這種可貴的品質,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迸發出創造的火花:讓孩子們懂得創作并不神秘,只要快樂體驗和感悟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會有令人羨慕的收獲。
通過鼓勵學生們還能從網絡、流行歌曲中思考,在優秀期刊、新聞報導中尋覓,不斷開拓寫作的廣闊前景。
二、抓好課堂主要陣地,
加大寫作的訓練力度
要加強學生創新作文能力訓練,我針對平時工作中的時間投入、訓練不足等問題作了調整。絕不占用作文課去講課文,做練習。平時我一有時間就研究名家或同行們在創新教學中的做法,不斷設計出適合我自己作文教學的方法。充分利用好每周的兩節作文課,讓學生在課堂中練習寫作的謀篇布局。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了的大量的寫作知識,為了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自如運用,我就精心選擇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要求學生思考自己熟悉的或經歷過所見所聞,并從中選出恰當的材料,構思習作的思路,理出習作的結構層次,安排好寫作的順序。克服學生拿到作文題就寫的壞習慣,平時大部分學生總是寫作前不思考,想到哪里就寫那里,為了湊字數,語句噦嗦,層次混亂。還有些寫作能力弱的學生,寫著寫著就離題萬里。平時有了這個步驟,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審題、謀篇布局,就加強了學生寫作前的充分思考,自然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能力。每個人的思維不一樣,只要是自己思考的、觸動內心的文章,就能寫出獨特的自己,作文才有創新力。
在課堂訓練中,我喜歡讓學生精心設計作文的開頭和結尾。作文開頭可以力求簡潔,“開門見山”地直入主題:也可以含蓄點設下懸念,然后在下文中一波三折,展現你文章的生動曲折;為了讓你的作文充滿詩情畫意,你也可以設計有創意的一首小詩開頭,更是新穎獨特。在實踐訓練時,我會選出他們中優秀的開頭共同欣賞。這就激發了大批學生的創作熱情,吸引他們開動腦筋,用心設計自己切合題意又生動的作文開頭。有的同學開頭語句平實,卻能引人深思,同學們的寫作熱情高漲,沒有了寫作文的畏難情緒,他們覺得原來自己有能力寫好作文,能夠寫出自己的獨特風格的作文。當然,總有一些學生的壞習慣、老毛病難改、懶得改,我會及時耐心地幫他們指出寫作的缺點。一些不妥之處,我會展示給其他同學幫忙修改,換個寫作方法,換個寫作思路,比較寫作的效果,這樣所有同學都會走出一些寫作誤區,走上一條不斷創新的寫作之路。
寫作結尾的訓練也不可忽視,我引導學生結尾時能點題、或者照應前文,也可以升華主題。比如說有些學生寫母愛的主題,不少學生文章寫得細膩生動、情意濃濃。結尾處點題了,他們感受到陽光般的母愛。我就會指點他們,能否在感受到母愛后,將觸動內心的母愛主題升華一下,也能將濃濃的愛意轉獻給我們的父母長輩,熱情地關愛我們身邊的人,讓愛心不斷傳遞呢。學生深受啟發,特別注重結尾的構思。不僅注意作文的結構完整,還懂得深化作文要表達的主題。
平時的作文檢測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期中期末的考試由作文練習,平時的每次語文檢測練習都有作文題,每次練習都有學生問:“老師,作文要寫嗎?”我就不厭其煩地要求他們:用有限的時間審好題:概括出要寫的中心事件和人物;設計好寫作的層次結構,并寫出每層的大意;寫出開頭和結尾。真正做到有訓練就有檢測,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
我們的作文課要求學生當堂完成寫作任務,沒有去圖書館查資料或調查訪問,學生不能充分思考和準備。為了不寫弄虛作假的作文,為了避免扭曲學生的人格,我們要學習美國作文課關注人生、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密切與社會、與生活溝通,注意處理好作文與生活源泉的關系,并且追求真實和實用。這樣,學生就會在作文中尋找到樂趣,不會能“為了作文而作文”了。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農村的生活也是精彩紛呈的。學生要寫出他們最熟悉的生活,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的思維。不妨置身于林野之間,鳥語、蟲鳴、竹韻、松濤不斷流入耳際,定能給予我們中學生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哪怕所寫的是最平常的小事,我們作為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對他們所寫的內容多作指導,不斷鼓勵,寫出自己豐富的生活,寫出獨特的自己。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寫作文就是一個很痛苦的事,他們拿到作文題常常苦思冥想,搜腸刮肚半天也寫不出好作文,有的花了老半天才瞎編拼湊出一篇來,卻也是缺乏生動和活力的文章。
中學特級教師趙炳庭說:“讓學生把現在和未來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實踐看成是終生閱讀的無字‘大課本,把當地廣闊的社會生活看成寫作用之不竭的源泉。”于是我決定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接觸社會,讓學生融入社會實踐中,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全面提高寫作素養。面對廣闊的不斷變化著、波濤洶涌著的生活海洋,如果我們能采得一朵浪花,捉住一絲漣漪,就能寫出自己獨特的有生命力文童。
為了克服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我有計劃地開展一些活動,比如追蹤熱點,開展社會調查。每次圍繞一二個專題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材料寫出各種體裁的文章,評出優勝者,將作品展出或打印成冊收藏。比如組織班級小記者,外出向當地的老年人或農家請教我們家鄉的名勝古跡、民俗風情、民間故事等。這樣的“大課堂”作文活動,,給學生們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大舞臺。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視角來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千篇一律的現象不見了,富有特色的作文多了。他們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熱愛寫作,寫作體裁豐富多樣,作文有了創新力,文學色彩濃厚了。
作文是一個復雜的再創造過程,平時出現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的。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較快,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今后我將繼續努力探索作文教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創新寫作的熱情,抒寫他們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