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剛+韓璐+張思思
[摘要]基于我國對俄進口木材貿易的數量與結構現狀,運用灰色預測模型GM(1,1)對我國對俄羅斯木材進口需求量進行預測。結果表明,2015—2019年中國對俄羅斯木材進口需求量的發展趨勢為平穩中略有下降,但中俄木材貿易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中國;俄羅斯;GM(1,1);木材進口貿易
[中圖分類號] F746.1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木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然而,我國是一個森林資源稀缺型國家,對木材的剛性需求以及國內供給的不足,使得從國外進口木材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進口木材量呈逐年遞增態勢。與中國毗鄰的俄羅斯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俄羅斯森林面積占世界森林面積的20.4%,木材蓄積量占世界木材蓄積量的20.8%,可實施永續利用的林區潛在采伐量為5億m?,年總采伐量約1.6億m?,而且俄羅斯約73%的森林資源分布在遠東地區。擁有如此豐富的森林資源以及區位優勢,使得近年來中俄兩國的木材貿易不斷擴大。2000年我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木593.09萬m?,到2012年原木進口量升至 1118.30萬m?,將近翻了一番;2000年我國從俄羅斯進口鋸材 15.75 萬m?,到2012年鋸材進口量已經達到617.93萬m?,增長了38倍多。原來中俄兩國的木材貿易一直以中國從俄羅斯進口木材為主,如今俄羅斯已經逐步成為中國木材的最大進口國之一,中俄木材貿易仍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關于中俄木材貿易問題的研究,大多數學者采取從理論上對中俄森林資源狀況(安紅,2012)、木材貿易發展現狀(唐帥等,2013)以及影響因素的定性分析(黃鵬,2006)等方面進行研究,并提出了相關建議。本文以2002—2013年中國對俄羅斯木材進口貿易量為系統特征行為變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灰色預測模型GM(1,1)對木材進口需求量進行預測。
一、我國對俄木材進口貿易需求發展現狀
(一)我國對俄木材進口貿易現狀
近年來,我國對木材產品的需求量持續上升,而俄羅斯憑借其豐富的木材資源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已經成為我國木材進口的重要來源地。2002—2013年,我國進口俄木材貿易量總體呈波動趨勢,木材貿易量從2002年的1536.00萬m3增至2013年的1728.42萬m3。其中,我國進口俄原木量變化顯著,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2007年之前,我國對俄原木進口量一直處于增長階段,而受2007年俄羅斯上調原木出口關稅以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對俄原木進口量從2008年開始明顯下降。我國進口俄羅斯鋸材貿易方面呈現出良好增長的態勢。2005 年鋸材進口量首次突破百萬之后,伴隨著我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木數量的減少,作為替代品的鋸材進口量逐步增大。俄羅斯為鼓勵本土木材產業發展,對鋸材出口持續實行低關稅,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對俄鋸材的進口,2013 年我國對俄鋸材進口量已經達到702.64 m3,呈現趕超原木進口量的趨勢(見表1)。
表 1 2002—2013年中國進口俄羅斯木材量
單位:萬m3
年份 進口原木量 進口鋸材量 進口木材總量
2002 1480.84 55.16 1536.00
2003 1436.74 56.12 1492.86
2004 1701.64 80.12 1781.76
2005 2004.32 105.67 2109.99
2006 2182.60 117.43 2300.03
2007 2539.57 158.55 2698.12
2008 1866.51 196.82 2063.33
2009 1481.51 312.05 1793.56
2010 1403.55 436.70 1840.25
2011 1406.51 607.33 2013.84
2012 1118.34 621.67 1740.01
2013 1025.78 702.64 1728.42
資料來源:根據聯合國Comtrade數據庫的數據計算整理
(二)我國對俄木材進口貿易結構
俄羅斯木材產區集中在與中國東北氣候條件相近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樹種結構皆以針葉樹為主。因而,我國進口的俄羅斯原木種類以針葉材為主,主要為樟子松、落葉松、白松、核桃揪、柞木,約占進口總量的90%。依托于中俄邊境的地緣優勢,以及鐵路相通的物流優勢,中俄木材貿易的運輸方式主要以鐵路運輸為主,江、海運和汽車運輸所占比重較小。貿易方式一直以邊境貿易為主,木材多經由中俄邊境口岸進入我國,通常是在我國口岸城市經過初級加工后再流入國內市場。隨著世界各國對俄羅斯木材進口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木材貿易企業對俄木材進口難度不斷加大,木材進口成本不斷上升,因此,對俄林業進行直接投資成為中俄林業合作新的發展趨勢。
二、我國對俄木材需求量預測
(一)數據來源
為對我國進口俄羅斯木材需求量進行預測,根據HS分類法,將木材定義界定為原木(4403)、鋸材(4407),選取2002—2013年我國進口俄羅斯木材貿易量為系統特征行為變量X0,時間跨度的選擇綜合考慮了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聯合國數據庫等資料來源的最新數據信息。
(二)灰色預測模型GM(1,1)原理
灰色預測是一種預測含有不確定因素系統的方法。灰色預測通過檢測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程度,進而對原始數據進行生成處理,以尋找系統變動的規律,生成規律性較強的數據序列,建立對應的微分方程模型,從而預測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計算方法為:endprint
令 為GM(1,1)建模序列, ;
為 的1-AGO(一次累加生成)序列, ;
為 的緊鄰均值(MEAN)生成序列, 。
GM(1,1)的灰微分方程模型為: ,其中 稱為發展系數, 為灰色作用量。
定義 為灰色微分方程 的白化方程,其解為: 。
還原值即為預測方程: 。
(三)統計分析
鑒于X0因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現較大波動,固先采用平均緩沖算子(AWBO)對數據進行平穩化處理。鑒于采用灰色模型預測時,時間越久誤差越大,因而只進行未來5年需求量的預測。通過Matlab7.11.0軟件建立灰色GM(1,1)模型,對我國進口俄羅斯木材需求量進行預測。
(四)計算結果及檢驗
經過AWBO處理后對X0序列建模預測,弱化了干擾項,更加明確系統變動的內在規律,得到預測模型: -127566.7533e (-0.016191k) 129491.6008。
預測結果見表2。
表2 中國對俄木材進口貿易需求量預測值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預測值 1686.9883 1659.8949 1633.2365 1607.0063 1581.1974
本文采用后驗差檢驗法:方差比 ,小誤差概率 得出 25.944%, 100%,表明模型的精度等級為好,模型的整體擬合效果較好,預測值可以作為有效參考依據。利用該模型對我國進口俄羅斯木材需求量進行預測,以目前的發展趨勢估計,2015—2019年的進口需求量趨勢為平穩中略有下降。
(五)預測的局限性
數學模型本身作為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主要從數據的變化上反映一定的發展變化趨勢,但實際生活中,仍然有許多影響我國進口俄羅斯木材需求量的因素未能被引入模型的參數中,進而會影響預測的準確性。
三、結論
運用灰色GM(1,1)模型對2015—2019年我國進口俄羅斯木材的需求量進行預測。結果表明,2015—2019年的進口需求量趨勢為平穩中略有下降,原因為鋸材進口量的增長在短時間內未能彌補原木進口量的下降值,但中俄木材貿易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為保證我國進口俄羅斯木材需求量的持續增長得到良性供給,保持中俄木材貿易健康持續發展十分重要。我國應該繼續深化與俄羅斯在木材貿易方面的合作,鼓勵我國林業企業到俄境內投資,形成從木材采伐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此外,中俄兩國都應積極推進森林認證的開展,建立木材貿易產品雙邊合法認證機制,實現木材貿易的合法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隨著世界范圍內環境保護主義的盛行,俄羅斯逐漸開始重視對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森林資源的保護,俄政府多次調整林業政策,極大地限制了我國從俄羅斯的木材進口量,尤其是原木產品,這就要求我國在維持中俄木材貿易按原有規模正常運行之外,還應拓展其他木材進口來源,特別是應加速擴大林業生產基地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安紅.中國對俄羅斯木材進出口貿易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2:19-29.
[2]唐帥,宋維明.中俄木材貿易的現狀與面臨的問題[J].對外經貿實務,2013(8):30-32.
[3]黃鵬.中俄木材貿易與中俄林業經濟合作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6:28-36.
(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