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 學
在依法治國的視野下推進依法治監工作
文丨楊 學
監獄作為踐行法治精神、實施刑罰懲罰、體現法律生命和威嚴的主場所,作為把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回歸社會的主陣地,作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主戰場之一,理應在實施依法治國戰略中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擔負著對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罪犯執行刑罰的重任,體現著國家的威嚴,法律的權威。監獄人民警察行使著國家賦予的權力,以法和權力象征者的姿態面對被懲罰、改造的罪犯,是執法者、管理者和教育者。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必須重新審視監獄工作,用法治思維思考監獄工作、指導監獄工作、定位監獄工作,完善監獄管理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設,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監。
在依法治國的視野下推進依法治監,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北O獄人民警察只有崇德、尚法、守法,才能做到公正、嚴格、廉潔執法。人是決定一切的因素,只有著力建設一支崇德尚法隊伍,才能更好實現依法治監。
著力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質。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隊伍,教育民警,使之擁護我們的黨,熱愛我們的國家,認同我們的職業,做到四個忠于(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三個至上(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四個在心中(黨在心中、法在心中、正義在心中、人民在心中);要教育民警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培養法治精神,使之發自內心地認同法律、信仰法律、遵守和捍衛法律,把依法辦事當成一種習慣。
著力培養依法治監的業務工作能力。要高度重視監獄民警的培訓和再教育工作,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民警學法、知法、用法,要加大培訓經費的財政保障力度,做到每位民警一年一次小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三年一次大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由于監獄封閉管理的特殊原因,要加大對外學習交流的力度,使監獄民警更多地了解社會,更好地改造罪犯。通過培訓交流,使一線民警真正成為正確運用法律開展監獄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時,要在民警中牢固樹立“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識,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嚴重后果的民警,要及時予以嚴肅處理,促使其敬畏法律,遵守法律。
著力做好新民警的招錄培訓工作。招錄上,應創新招錄方式,科學合理設置專業,充分體現監獄元素和警察特色。要加大政法定向招錄力度,讓更多的軍隊轉業干部和退役士兵進入監獄警察隊伍。要加大法律專業民警的招錄比例,不斷提高隊伍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培訓上,借鑒浙江等發達地區省份的成功經驗,凡面向社會公開招錄的公務員(警察),均應送到專門的警官學院進行不低于一年的專業培訓,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過硬的業務技能。這是培養新民警依法治監素質和能力的關鍵所在。
從依法治國的視野來看,目前,監獄實現依法治監的法律制度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從《監獄法》頒布實施以來的監獄實踐看,我國監獄制度的法制化建設嚴重滯后于國家建設的需要?!侗O獄法》雖然出臺了20年,但定性內容多,難以適應監獄管理的復雜局面。特別是監獄體制改革過后,監獄的管理體制機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監獄法》仍沒有進行及時修訂,加上刑事法律形成完整成熟的法律體系尚待時日,刑罰執行的具體實踐上難以準確把握和操作。
盡快完善監獄法制體系建設,是依法治監的前提和基礎。有關立法部門和監獄主管部門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對監獄工作的要求和監獄工作實際需要,在符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借鑒相關國家的監獄管理經驗,盡快出臺《監獄法實施細則》,使依法治監工作有法可依。同時,對監獄內部經過實踐證明的科學的、符合法治精神的管理經驗,符合監獄工作規律的具體做法,應以法律、法規或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確規定,真正使監獄工作的每一項執法環節和執法環節中的每一個執法活動都有法可依、有規可循、依規追責。
著力加強監獄保障機制建設。監獄經費保障上,《監獄法》規定:國家保障監獄改造罪犯所需經費。監獄的人民警察經費、罪犯改造經費、罪犯生活費、獄政設施及其他專項經費,列入國家預算。由于我省經濟欠發達,盡管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但監獄所需經費仍以較低的標準進行保障,加上物價上漲等因素,監獄經費遠遠不能滿足監獄實際工作需要。經費不足也使監獄干警工作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在我省政法系統中,監獄的行政經費保障是較低的。在監獄布局調整上,與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相比,我省監獄硬件建設上較落后。有的重刑犯監獄就連監控設施都遠遠跟不上實際工作需要和上級的工作要求。監獄布局調整非常遲緩,歷經多年仍未完成。
對此,政府應著力加強保障機制建設,一是加大布局調整支持力度,決策確定后,就堅決貫徹執行,不能反復變更。從純化監獄職能出發,建議由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完成修建監獄工作,使監獄的任務職能主要放在依法治監上;二是加大經費保障力度,適當的增加和提高有關經費,保障監獄的正常運行;三是采取適當優惠政策扶持監獄經濟發展。如嘗試將監獄產品納入政府采購、利用銀行貸款以政府貼息的方式促進監獄企業更新升級等,減輕監獄的壓力和負擔,使監獄能夠集中精力推進依法治監,為實施依法治國戰略發揮應有的作用。
監獄人民警察既是執法者,又是管理者和教育者。作為執法者,關鍵要做到有法必依,嚴格執法。作為管理者,重點在于以理服人。作為教育者,要以情感人。
處理好法、理、情的關系,要防止兩種“情”:一是要防止改造過程中出現“日久生情”。特別是重刑犯監獄,干警工作年限與罪犯的服刑年限差不多,長期的管理和教育極有可能產生較深的感情,就可能對罪犯違反監規紀律視而不見,嚴重影響執法效果。二是要防止執法過程中的“冷酷無情”。有的干警不深入了解罪犯的情況,對罪犯管理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冷漠無視,只圖完成工作任務,而不注重改造質量,從而導致執法效果不佳。
要把法、理、情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正確把握法治意義上的情和理。法律采納的情和理,應該是正義、人道、善良的情和公正、文明、求真的理,這種情理蘊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與法治精神是一致的。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嚴格把好刑罰執行的標準、尺度和程序,執法的過程中不能出現失之于寬、失之于軟、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等問題,決不允許任何一名罪犯享受法律之外的“特殊待遇”。建立執法回避和定期交流制度,監獄民警與其直管或分管的罪犯有足以影響其公正執法關系的,應當采取調離罪犯或民警等措施予以回避。同時,要出臺交流規定,對民警在同一個監區或部門任職時間較長的進行交流任職。
堅持懲罰與改造相結合。要嚴格執法、嚴格管理,充分體現法律對罪犯的“懲罰”;要加強教育改造,把作為“負數”的罪犯改造成為“正數”的守法公民;要通過勞動改造促使罪犯轉變勞動觀念、培養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要通過對罪犯情的感化和理的教導,來體現法的威嚴。
人是決定一切的因素,只有著力建設一支崇德尚法隊伍,才能更好實現依法治監。
依法治監要把法、理、情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任何決策都應符合法治精神,體現依法治監的要求。
用法治思維決策監獄工作。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完善行政會議決策程序,對監獄重大事項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嚴格依法作出決策。
用法治思維解決監獄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監獄的很多工作都可能與執法活動有關。在開展監獄工作的過程中,要用法治思維思考解決問題,要重視收集執法證據,完整記錄監獄執法工作、處理突發事件和與執法工作可能有關的其他工作,做到全程留痕,為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北O獄作為踐行法治精神、實施刑罰懲罰、體現法律生命和威嚴的主場所,作為把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回歸社會的主陣地,作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主戰場之一,理應在實施依法治國戰略中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貴州省王武監獄黨委副書記、政委 責任編輯/豆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