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軍
(山東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青島 266590)
當代教育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其教育目的是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發展[1]。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材為主,在教學時,我們要轉變這種觀念,應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與主觀能動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體育課程也在不斷的改革,豐富且完善了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從而適應新形勢下體育課程改革的需求。本篇論文主要結合其教學經驗,對高校乒乓球的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實踐性做出詳細分析,并加以實施。在高校乒乓球的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主要教學原理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找準動作的技術方法與技術原理,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掌握動作技巧與原理,還能培養學生具備終身體育意識,從而適應社會的需求。
探究式教學法主要是以老師的指導為前提,使學生獨立地完成所要解決的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在老師所創設的教學氛圍下開展的教學活動,此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客體對其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需要對問題進行思考,獨立分析并解決。這種教學模式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與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探究式學習是由施瓦布(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提出來的[2],探究式學習作為教學方式,通過老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習自主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從而獲得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原則主要有三種,其一是平等公平原則,主要是指在探究教學模式中,老師在面對不同資質的學生時要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不可特殊對待。在學習過程中,開展教學活動時,老師必須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盡量給學生均同的表現機會,與此同時,老師還須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意見與看法。其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探究式教學方法中,學生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體,要求全部學生參與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中來,并且老師要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自己,而不是他人[3]。使學生了解學習的重要性,以此來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其三是獨特性的原則,獨特性即個性化,主要是指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除了完成教學目標外,還要從學生個體中體會其個性特質,并引導學生努力發現這些物質,并將其運用起來,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創造。
當前有許多教學專家們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特點進行了研究,并以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與觀點。探究式教學法具有活躍性、興趣性、理性化與實踐性的特點,其教學內容也以開放、靈活的特點呈現出來,探究式的教學過程具有合作性、開放性、自主性與民主性[4],探究式的教學成果具有創造性與多樣性等。探究式教學也就是追究與探索,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老師必須先設置一個問題,把問題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再散播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讓學生對所要掌握的知識形成自已的建構。總結下來,探究式教學具有教學評價多樣性、教學內容開放性、教學過程互動性、教學成果創造性的特點。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其教學目的往往注重老師的教法,而忽視學生的學法。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學生應該充當課堂的主體,主動的去學習,不應該被動的接受老師所教的內容[5],在學習時,學生必須對需要掌握的知識自主學習、探究。探究教學法正是以突顯學生主體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
在探究教學方法中,主要提倡個別化的教學形式。老師在開展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時,會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證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探究教學模式的產物也是個別化教學,它以強調學生特點為首要目的而展開的教學模式[6],一般情況下它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并根據學生所要掌握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將教學目標定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不停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而探究教學模式則以全面性的教學作為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必備能力,這樣可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為了驗證探究式教學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可行性與效果,一高校隨機挑選兩個班級的學生,以其中一個班級為對照組,另外一個班級為實驗組,每組各40人。對照組班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觀察組班級則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老師先講解,做出示范,再讓學生進行練習,老師指導其教學流程[7]。探究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前,老師先設置一個情境問題,讓學生根據所設的問題來練習乒乓球,學生在練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再反饋給老師,老師再對學生反饋的問題一個一個進行解答,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乒乓球的運動技能。為準確反映探究式教學法運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實驗效果,對照組與觀察組學生的教學進度與教學內容相同,不同的是教學方法。探究教學法主要強調學生自練、自學和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老師則起了誘導和啟發的作用。
在進行實驗時,老師預先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進行實驗探究。在整個過程中,老師通過指導讓學生對應掌握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將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來,然后,老師再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進行分析,在經過互動交流后,老師對問題做總結。
在開展探究教學活動時,首先老師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所提問題展開自主探究,比如,某高校乒乓球教師在講授乒乓球的握拍方式、發球技術、站位方式時,老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當握拍時,為什么要把拇指與食指分開,而不放在同一點上?如何從反射角與入射角的百折不回來思考擋推球時的白布要往哪個方向?”[8]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乒乓球,體會運球時的動作,老師再講解應該如果做,學生根據老師指導的正確方式來練習,使學生體會到,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的不同感受以及差別,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其中的原理。
觀察兩組實驗班級的學生在乒乓球的技能水平差異,統計相關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數據,P>0.05表示對比結果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實驗進行前,兩組班級的學生在乒乓球的技能水平上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結束后,比較兩組學生的乒乓球技能水平,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必須以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為主,高校乒乓球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不僅能使學生掌握乒乓球的理論知識,還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掌握正確的動作技巧。
[1]林日光.淺談運用遷移規律進行乒乓球的教學與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5,12(3):43,45.
[2]馮琦.領會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5,13(11):125,154.
[3]陳肯.淺談高校乒乓球課程模式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0(13):156-157.
[4]謝冬興.高校乒乓球普修課速成教學實踐探索[J].安徽體育科技,2012,28(1):60-63,70.
[5]張守信.“多元切入”教學法在高校網球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4,13(3):134,135-136.
[6]周加啟,馬大慧.對體育課程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4(8):82-83.
[7]胡涵,吳長清.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5(9):86-87.
[8]楊喜平,張玉軍,苗永霞.互動——探究式教學法研究及其效果分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3,22(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