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無錫 214153)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著中華民族的興衰,所以我們要讓青少年有一個良好的體質,是社會進步與和諧的基石。隨著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走進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好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不能自拔,好多學生把課余閑暇時間都給了網絡,無暇參加體育運動。再者隨著近幾年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社會競爭的加大等因素正嚴重的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據國民體質監測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的身體機能素質近20多年來持續下降。在大學校園里,尤其是女同學,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超重和肥胖率迅速增高,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自陽光體育推廣以來,在全國范圍內的反響巨大,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全國大學、中學和小學都積極相應教育部和體育總局的號召,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領導對陽光體育的認識深度、學生對陽光體育的態度、學校的場地設施和器材配備情況和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等),使全國的開展情況參差不齊。通過調查分析,陽光體育運動在高職院校的推行上,并沒有取得令人可喜可賀的佳績,由此說明陽光體育運動在高職院校校園里的開展有一定的困難度。筆者在一些期刊論文中也看到了一些專家或老師針對各省的陽光體育開展的情況或進展做了一定研究,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對策和建議,但是陽光體育運動不需要太多的借鑒一些國外的體育運動經驗,主要考慮到地域的差異性、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要做的是根據實際的情況,為我們學生的陽光體育運動設計量體裁衣。打造出一條真正屬于我們無錫市高職院校陽光體育順利開展的道路。
筆者通過對無錫市3所(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無錫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職院校陽光體育運動實施情況進行調查,找出抑制我市高職院校陽光體育運動的瓶頸,并且根據我市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提出對策和建議。希望通過該文所進行的研究,對我市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和借鑒,為無錫市的陽光體育的推進工作做一份貢獻。
通過筆者走訪發現,無錫市高職院校主要組織主體有大學體育部以及管理人員、體育教師、大學體育協會及會員和在校大學生。調查發現,無錫市高職院校開展的陽光體育運動,主要是通過體育教師的引導來實現的。但是隨著近幾年大學生的擴招,僅憑體育教師的力量很難支持起陽光體育運動這個宏偉的計劃實施。高職院校的體育協會是在陽光體育運動組織中主要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筆者調查發現,無錫市3所高職院校陽光體育開展的形式是多樣的,主要表現的形式,一是體育課;二是學校組織的運動會或者球類比賽等;三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進行鍛煉。筆者調查發現,無錫市的3所高職院校都開設了體育課,體育課是無錫市高職院校進行陽光體育運動的單一組織形式。由于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組織形式觀念的陳舊,缺乏研究和考慮體育安全等因素,導致目前體育組織形式的呆板、單一。當然時間短、場地小、器材不足等客觀因素的存在也是影響活動組織設計的因素之一。但從深層次來看目前無錫市的體育課進行陽光體育運動還是形式大于內容。
陽光體育運動的內容是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部分,內容是否豐富、有趣味性,直接影響著陽光體育運動的發展,所以說陽光體育運動的內容是增強學生體質的載體。調查顯示,學校選擇開展的活動項目主要是田徑、籃球、乒乓球、體育游戲、健美操、排球等項目。而學生較為喜歡的活動項目分別是羽毛球、籃球、體育游戲、乒乓球、武術、健美操等。由此可見,無錫市高職院校開展的活動項目與學生喜歡的活動項目有較大差異性。
體育場地和器材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基礎,學校體育教學都是通過場地和器材來完成的,同時也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評估、監督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項指標與內容,有效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保證,也取決于各高職院校的場地器材的數量的多少和質量的高低,這將直接關系著高職院校的體育工作的開展程度和水平。隨著近年來無錫市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地加快和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考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逐年增加,學校的基礎設施(學生宿舍,教學樓和圖書館等)在增加,但是學生體育運動的場地沒有增加,反而逐漸縮小了。寬闊的街道,寬大的廣場,豪華的政府辦公樓現在是隨處可見,但是公共體育場所和設施卻屈指可數。學校被城市所包圍,有的學校被擠在市內的居民區內。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不足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考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卻是學校的面積沒有什么變化,體育場地越來越小。據調查,學生人數在2500~5000的學校,能夠保證有一塊400m跑道的操場、4~5片籃球場、5~10張乒乓球臺。可見大部分學生人均活動面積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而且有的學校人均的活動面積僅有1平方米。這樣的環境不利于陽光體育的發展。還調查了解到,體育器材的配備狀況也不容樂觀,體育器材室里的各種體育器材種類和數量都很少,而且有的還不能夠再使用。走訪得知,由于體育方面經費投入的很少,很多的體育器材壞了沒錢修,也沒錢及時地更換,很多都湊合著用。以上情況充分說明,無錫市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和器材嚴重的不足,沒有達到國家標準的要求。為了滿足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學校的體育設施周六、周日以及節假日要向學生免費開放。另外我們要保持運動場建設和器材的配備滿足陽光體育發展的需要,這樣保證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場地設施和器材是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基礎。但是場地和器材需要充足的經費做堅實的后盾。換句話說,必要的經費是陽光體育運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由本文的問卷調查了解到,制約我們無錫市高職院校陽光體育運動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現有場地和器材不能滿足學生運動的需求。各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對高職院校的場地建設,加大體育器材、體育設施的建設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場地小、器材少的問題。以保障學校各項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體育教師要樹立“找米下鍋”的意識,要有敏銳的觸覺和善于捕捉新奇事物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自制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器材缺乏的壓力。學校領導要轉變思想,真正意義的把陽光體育活動重視起來,加大對陽光體育運動經費的投入。
體育課是促進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鍛煉的基礎,高職院校體育課時陽光體育陽光順利開展的基石,是貫徹陽光體育精神,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目標,激發廣大學生參與陽光體育的先決條件。所以要想讓我們的陽光體育運動變得有聲有色,首先就要從體育課抓起。首先要確保體育課的時間,必須按照國家對體育課的規定開足體育課時量,(即大一、大二開設體育必修課,大三開設體育選修課)。我們在保證體育課的同時,要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體育課程的改革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改革:第一對教學內容的改革;第二是對教學方法的改革。無錫市高職院校應從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一定的運動項目,尤其是讓民族傳統項目走進我們大學生的課堂,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對一些學生都比較喜歡的運動項目我們要創造條件開展,例如:拉丁舞、街舞、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體育運動有了一定的興趣,就會自覺的加入到我們運動的行列,這樣陽光體育運動才能順利的開展下去。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需要濃厚體育文化氛圍。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精神風貌的體現,是校園文化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我們高職院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無錫市高職院校要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就要加強陽光體育的宣傳力度,“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達標爭優”等口號深入學生心中。校園體育文化主要是通過學生身體的運動表現出來的。所以說學生是校園體育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園文化的締造者。
[1]劉江山,劉欣石,王健.關于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運行機制的思考[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9,23(3):55-56.
[2]趙郭俠.論建構“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24(6):12-14.
[3]孫俊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8(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