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磊
(湖南中醫藥大學 湖南長沙 410208)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身體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復雜化,為此,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由于其運動量比較適中,所以比較適宜老、中、青等各類人群,不僅內容比較豐厚,而且舉措復雜卻易學,但是它講究動態結合,要求身心兼修,從而使得健身氣功的機動性比較強,但是卻不受時間和地點的局限,而且不僅可以更好地緩解身心疲勞,還可以更好地預防慢性病,是人們安康養生為、保健身心的傳統體育運動之一。而目前流行主要有健身氣功中的易筋經、六字訣、五禽戲、八段錦、大舞、十二段錦、馬王堆導引術、導引養生功十二法以及太極養生杖,并且健身氣功的構成、內容以及它的練習方法無不表現著我國古典的哲學理念,體現著我國的中醫思想和經絡學說,更是我國品德倫理等豐厚的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深受我國老、中、青等各類人群的喜愛,更受到了我國教育部門的重視,將其作為中醫院校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教育新課改的新形勢下,要更好地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實踐式的改進,我國醫學高校的老師就必須不斷地夯實學生理論知識基礎,不斷加強它們對健身氣功體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它們的理解程度,在加深他們記憶的同時加強他們對健身氣功理論知識的獨立思考,然后在自己理解基礎上學會自我分析知識重難點,從而做到真正領悟和掌握健身氣功的三調合一的真正內涵和動作要領,從而深層次吸收和健身掌握氣功的理論知識,同時要注意區分健身氣功的動作要領和體育技能動作要領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學會用區別的眼光去學習健身氣功的理論知識,從而在此基礎上更好的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為 他們更好的學習具有中醫特色的健身氣功夯實理論知識基礎。
新形勢下要更好地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實踐的改進,就要在健身氣功中始終堅守中醫特色,并且同時加強中醫臨床教學,以更好地培養合格中醫人才,同時醫科高校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可以充分利用體育教學場地,并且要始終堅持中醫特色,要加強對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提高學生對醫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并且在健身氣功教學中始終保持中醫特色,堅持中醫的整體觀念,堅持中醫的天人相應和辨證論治,特別是要始終堅持中醫的辨證論治這一靈魂,絲毫不動搖,具有針對性的設置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的目標和課程標準,盡量使得老師在實踐課堂上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并且保證使學生滿意,為了保證老師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比較獨特的而且科學合理的意見或建議。
新形勢下的新課改,比較要求學生要掌握課內知識,同時還有更好的掌握課外知識,還要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因此,要進一步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實踐的改進,醫科高校的老師就要做到在健身氣功教學中,借鑒臨床經驗來完善健身氣功教學的實踐課堂,但首先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學生的思想特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了解學生自身所具有的素質特性,從而結合這些因素更好的借鑒適合學生的臨床經驗,以設計出相應的科學合理的、學生容易吸收和掌握的健身氣功教學內容,為了實踐課堂的順利開展,老師還要合理規劃其教學內容,提前設計好其教學策略和課堂教學方法,在注重學生健身氣功理論知識掌握的同時,在其中融入中醫知識和相關的臨床技能知識和實踐動作操作,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臨床經驗,以更好地提高健身氣功教學的質量,同時充分在健身氣功中將中醫和體育更好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中醫在健身氣功教學中的特色元素,體現中醫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的同時,展現本學校的教學目標,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具有中醫特色的健身氣功教學體系和實踐體系,以保證通過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健身氣功技能和水平。
在新形勢下,為了更好地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實踐的改進,醫科高校的健身氣功老師就必須改變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再以傳統的師生關系來指導新形勢下的教學活動,而是要建立新型的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具體的實踐課堂上要努力丟棄那種老師是永遠的主體思想,同時改變以往落后的呆板說教的教學方法,積極主動地和學生溝通交流,在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實踐中做到師生互動交流、生生互動交流,更好的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堅持在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實踐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以實踐為重點的觀念,以突出中醫特色為關鍵,像朋友一樣幫助學生學習健身氣功動作要領,經常鼓勵學生努力練習氣功的要領動作,使得他們更好的掌握健身氣功的動作要領,從而在提高老師健身氣功課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健身氣功實踐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新形勢下,為了更好地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實踐的改進,醫科高校的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不斷加強中醫與健身氣功的完美結合,加強學生對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知識的學習,在相關理論知識的教授中要幫助學生牢固確立中醫學核心概念,比如:中醫的氣一元論,除此之外健身氣功老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始終堅持突出陰陽兩綱的主導地位,給學生講授中醫的三個源頭,比如理論體系主要來源于《黃帝內經》,而其哲學文化來自道家學說和易經,理法方藥卻來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而且還應該使學生熟知木、火、土、金、水五行所屬的基本特性、運動規律、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熟知醫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以更好地培養醫學底蘊,以為了更好地學習健身氣功做好理論基礎,以更好地進行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發揮健身氣功的中醫特色。
在新形勢下,為了更好地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實踐的改進,醫科高校就必須改革相應的學績評定制度,改革以前比較落后的評定制度,可以采取現在比較普遍的學分制,而不是統一的學年制,因為現在普用的學分制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在一定范圍內會促使學生自主選課,并且根據他們自身具體情況來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除此之外還可以自主選老師,從而將競爭機制更好地引進教學領域,以更好地提高健身氣功老師的專業水平,提高他們的敬業度。為了更好地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實踐的改進,在新形勢下,健身氣功老師要合理應用相應的獎勵機制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激發學生進行實踐的內在動力,使他們在實踐課堂上不斷地努力學習動作要領,以保證學生健身氣功動作的標準化。
在新形勢下,不斷促進健身氣功中醫特色教學模式實踐的改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醫學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健身氣功的中醫特色,將中醫與健身氣功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體現中醫在健身氣功中發揮中重要的作用,同時體現醫科高校的教學特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更有利于更好地體現我國中醫在養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出具中醫醫術與養身健體與一體的高素質人才,有利于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培養高素質從業人員,同時有利于更好地擴大我國中醫的影響力。
[1]項漢平,丁麗玲,項馨,等.高校健身氣功·易筋經教學模式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9):74-77.
[2]毛瑞秋.高職院校體育課中開展健身氣功的可行性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0(6):56-58.
[3]曾衛紅.研究性學習在《健身氣功——八段錦》教學應用之初探[J].福建體育科技,2010(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