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德志(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河北廊坊 065000)
淺談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對田徑運動會的影響
竇德志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 要:田徑運動會是一項重大的體育賽事,是我國推動體育事業發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應該加強體育課教學質量,通過更有效的訓練推動田徑運動會的發展。該文通過對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對田徑運動會的影響進行研究,旨在推動田徑運動會的發展與進一步建設。
關鍵詞:高校體育課教學訓練田徑運動會影響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推動田徑運動會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體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就促使眾多高校加強體育課教學與訓練,以此為田徑運動會的發展提供動力。
但從目前來看,相關人士并沒有認識到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對田徑運動會的影響,還沒有相應的意識推動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發展與建設。基于此,本文在此淺談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對田徑運動會的影響,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并帶動田徑運動會的發展與進步。
從根本上說,高校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優秀人才。因此,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對田徑運動會最直接的影響在于為田徑運動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從目前來,我國在田徑運動上取得的成就并不高,還缺乏專業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特別是在國內的田徑運動會上,運動員的素質與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績與國外運動員相比還擁有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不但是由于體質所導致的,同時也在于日常的訓練與教學。
從當前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實際情況來看,高校管理者及學校對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重視程度并不夠,也沒有為此投入相應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只有在少數體育學院和高校體育專業中,教師才重視體育課程教學,才會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正是這種現狀導致我國田徑運動水平整體較低,導致田徑運動會的規模始終難以得到進一步擴大。
隨著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進一步發展,其就可以為田徑運動會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才能有效提高我國田徑運動的水平。學生接受系統有效的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才能掌握更高田徑技術,才能有更高的田徑水平。
這就需要教師改變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模式與方法。首先,教師提高學生對體育課教學的興趣,要利用多樣化的方法增加體育課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接受體育教學與訓練時充滿激情與動力。
其次,教師要在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能夠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獲得真實的提升。例如,教師應該在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中利用小組合作交流法,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組織學生通過團體間的訓練與合作進行更有效訓練。借此學生能夠互相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育能力。
總之,隨著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質量的不斷提升,就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田徑運動水平,為田徑運動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不但能夠為田徑運動會輸送具有更高能力與素質的優秀人才,同時還能帶動田徑運動會的發展。
隨著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發展,高校就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習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隨著學生體育意識的提高,學生就會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體育運動,這就在無形當中提高了學生參與田徑運動會的可能性。
首先,在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支撐下,學生會逐步養成體育運動的良好的習慣,就能夠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更積極的參與體育運動。這就能夠更有效的提高當代學生的身體素質,并不斷提高學生的田徑運動水平與能力,為田徑運動會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更為關鍵的是,隨著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學生的體育消費將會逐步提高,這就能夠帶動我國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為我國的田徑運動會帶來直觀的收益,使其能夠獲得更有力的財力支撐。具體地說,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以及開始工作后就愿意花費一定的資金前往運動場觀看田徑運動會,隨著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與建設。
其次,根據實踐調查的結果顯示,部分高校在精心組織田徑運動會后卻得不到學生與教師的支持,參賽的選手較少,來觀看比賽的學生也較少,甚至部分高校不得不硬性要求每個班級的學生參與比賽,并要求學生前來觀看。這種現狀出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與學生沒有相應的意識,對田徑運動會沒有足夠的興趣,而整個高校也沒有相應的氛圍。
在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的推動下,高校教師與學生對田徑運動會的興趣逐步提升,也逐步形成了體育運動的意識和習慣。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與師生也就更愿意主動的參與到田徑運動會中,才會更積極主動的去參與比賽、觀看比賽,為田徑運動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與此同時,整個高校將會逐步形成一種正面積極的氛圍,會形成一種良好的校園文化。在這種大的氛圍中,學生將會受到正面積極的影響,就會更主動積極的參與到田徑運動會中。
這就需要眾多教師在提高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質量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要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要讓更多學生更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特別針對于女大學生,其往往對體育運動沒有足夠的興趣和動力,甚至從心理抵觸體育運動,因而不會在課余時間參與體育運動,不會參與田徑運動會。這就需要教師做好課前教育工作,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到體育運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并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
在這種背景下,整個高校才會形成熱愛體育、熱愛田徑運動的氣氛,才會吸引更多的學生踴躍參與田徑運動會,進而帶動田徑運動會的發展與建設。
體育運動的本質是傳達體育精神,是向人們傳遞超越自己、超越極限的精神。因此,田徑運動會舉辦的根本目的在于傳達體育精
神,旨在向參與者及觀看者進行渲染與引導,使其能夠感受體育精神、感悟體育精神,進而形成正面積極的人生價值觀,引導其更好的生活與發展。
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能夠傳達體育精神,能夠讓學生在教學與訓練中感受到體育精神。這就與田徑運動會舉辦的根本目的相呼應,也就能夠促進其進一步發展與建設。
這就需要教師在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中合理調控訓練的強度與負荷,要在體育課教學與訓練中強調體育運動的競爭性、合作性,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訓練中,使學生能夠在接受體育訓練中感受到珍貴的體育精神。
隨著學生對體育精神的真正了解,學生才能對田徑運動產生更大的興趣與熱情,進而在教學中擁有更大的動力與興趣。
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田徑運動會的現場感受到運動員拼搏的精神,同時也感受到現場觀眾激情的吶喊。這在無形中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體現,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讓更多學生愛上田徑運動,并反過來推動田徑運動會的發展與建設。
從當前田徑運動會開展的實踐來看,制度不健全是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也是阻礙田徑運動會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具體地說,當前田徑運動會的參賽制度制約了參賽選手水平的發揮,而比賽的內容也并不科學,甚至出現部分比賽項目沒有選手參與,或者參與者根本不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的具體情況。
在這種背景下,田徑運動會的開展并不成功,并不能真正展現參賽運動員的水平與能力,同時也無法讓觀眾欣賞到競技性強、競爭力大的體育比賽,導致觀眾的興趣缺失,對田徑運動會的支持力度逐步下降,最終導致田徑運動的發展出現問題。
通過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就能夠逐步健全田徑運動會的制度。一方面,隨著高校課教學與訓練的進一步建設,學生能夠得到更全面系統的提升,這就為田徑運動會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能夠提高田徑運動員會的競爭性與觀賞性,避免再出現部分項目無人參與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經過系統的教學與訓練,田徑運動會也將在師生共同的促進下得到進一步發展,也就能夠根據學生平時訓練的真實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能夠制定更有效的參賽制度與比賽內容,使田徑運動會能夠真實的反應學生的能力與水平,同時增加田徑比賽的觀賞性與競爭性,使學生能夠在觀看中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得到提升,進而對田徑運動會產生正面的推動作用。
總的來說,當前的田徑運動會具有一定的問題,還無法達到預期理想的效果。這就需要眾多高校及教師針對田徑運動會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革與創新,要能夠正確把握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對田徑運動會的影響,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計劃與策略。這還需要相關人士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和交流,推動高校體育課教育與訓練的發展與建設,提高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夠在教學與訓練中獲得更大的提升,進而為田徑運動會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李秋良,彭建俠,周龍慧,等.高校體育課教學與訓練對田徑運動會的影響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4):56.
[2]吳曉陽.普通高校體育課實施分層教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9):115-120.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