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榮珍,梁志全,何燕,陳榮嬌
(廣東省湛江市結核病防治所,廣東 湛江 524008)
肺結核合并2 型糖尿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兩種疾病并存時,在用藥治療及飲食方面相互制約,增加了疾病康復的難度。自我管理是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通過患者的行為來保持和增進自身健康,監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癥狀,并持之以恒地治療自身疾病的一種健康行為[1]。自我管理強調患者自身管理疾病的能力,對疾病的控制和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肺結核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較低,影響了患者對疾病的有效管理及康復[2]。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實施全程自我管理干預對肺結核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康復效果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1 至12 月在本院住院的肺結核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符合我國《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3]、《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診斷標準,痰菌陽性,空腹血糖≥7.0 mmol/L;(2)年齡≥18 歲,小學及以上文化,語言溝通和認知正常;(3)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意識及溝通障礙;(2)患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入選患者按是否給予全程自我管理干預分組,其中2013年1 至6 月為對照組,2013年7至12 月為試驗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小學6例,中學及以上24例;年齡37~70歲,平均(56.15 ±7.50)歲;初治肺結核10例,復治肺結核20例;空腹血糖7.8~18.5 mmol/L,平均(11.10 ±2.26)mmol/L。試驗組男17例,女13例;小學7例,中學及以上23例;年齡39~74 歲,平均(57.64 ±7.87)歲;初治肺結核12例,復治肺結核18例;空腹血糖8.0~18.2 mmol/L,平均(11.29 ±2.48)mmol/L。2 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住院期間給予常規護理及健康宣教,如講解肺結核、糖尿病的臨床表現、轉歸、治療方法和治療原則,消毒隔離、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等。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為期6個月的全程自我管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制定全程自我管理干預計劃 在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基礎上,向患者講解全程自我管理干預的目的和方法,評估和了解患者的疾病認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知識和技能需求、日常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等,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量表測評結果等制訂個體化的全程自我管理干預內容和實施方案。
1.2.2 院內自我管理干預 在患者住院期間采取個體指導及集體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實施,內容主要包括:(1)認知指導:講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忽視自我管理的弊端,糾正患者在自我管理及用藥治療等方面的認知偏差及錯誤態度,強化患者自我管理的動機和意識;(2)用藥指導:結合患者的用藥方案向其介紹抗結核藥物及降糖藥的作用、用藥方法、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幫助患者理解聯合用藥的原則及規范用藥的重要性;(3)飲食指導:講解飲食控制的原則、要求及意義,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體重、營養狀況等共同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4)運動指導:講解運動對血糖控制和疾病康復的影響,指導患者選擇步行、做健身操等運動,在病情許可時進行循序漸進地鍛煉;(5)日常生活行為指導:指導患者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預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鼓勵患者改正熬夜、嗜好煙酒等不良行為習慣;(6)定期復查:講解定期進行血糖、胸部X 線、痰涂片等檢查的臨床意義及重要性,增強患者定期復查的意識;(7)心理調適指導:給予患者不良情緒識別和心理調適指導,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必要時采取音樂療法、放松訓練等方法來進行身心調適;(8)技能指導:給予患者疾病常見癥狀及藥物不良反應的判斷和處置等指導。此外,為取得良好的干預效果,干預內容的安排宜循序漸進,干預后應進行評價和總結,必要時調整干預的內容和策略。
1.2.3 院外自我管理干預 患者出院后采取電話隨訪的形式實施干預,每2 周1 次,15~30 min/次,內容包括:(1)了解患者的病情,解答患者的疑問,針對患者在自我管理知識和技能方面的不足給予補充和強化;(2)講解肺結核臨床治愈及痊愈的含義與區別,強化患者堅持規范治療和自我管理的意識;(3)了解患者的用藥及飲食控制情況,與患者深入分析規范用藥及飲食控制的必要性,指導患者客觀評價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消除患者在用藥、飲食方面的認識誤區;(4)督促患者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叮囑其按時復診、定期復查;(5)結合患者的復查結果及自我管理情況,進行階段性小結,對其努力和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其存在的不足及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6)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必要時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干預。
1.3 評價方法 使用以下量表和方法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復效果。(1)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5]:該量表用于測評個體的健康行為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行為(14個條目)、自我管理認知(14個條目)、自我管理環境(10個條目)3個分量表,共有38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5 級評分,各條目得分相加為量表總分,總分38~190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2)康復效果評價方法[3-4]:空腹血糖在4.4~7.0 mmol/L 為血糖指標合格;痰菌陽性患者連續2 次(1 月/次)的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結果為陰性即為痰菌轉陰;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結核病灶明顯縮小或閉合為病灶吸收好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處理,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試驗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各分量表評分、血糖指標合格率、痰菌轉陰率、病灶吸收好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1或0.05),見表1、2。
3.1 實施全程自我管理干預的必要性 肺結核合并2 型糖尿病病情復雜、療程長,患者需要長時間居家治療及進行疾病的自我管理。由于缺乏自我管理知識及技能、對疾病本身及治療的認知不足、居家缺乏治療環境和醫護人員督導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出院后往往忽視了疾病的自我管理,主要表現在不能堅持規范用藥和定期復查,在飲食、運動、對待不良行為習慣及藥物不良反應等方面未能采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因而影響了疾病的治療和康復。自我管理干預指醫務人員通過傳授給患者自我管理知識和技能等干預來增強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和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從而達到有效控制和治療疾病的目的[6]。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內容繁多,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適當運動、不良生活方式改變、自我監測、定期復查、心理調適等,常規的院內健康教育難以滿足患者自我管理的要求,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患者實施全程自我管理干預,以幫助患者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
表1 2 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1 2 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1)P <0.01
表2 2 組患者的康復效果比較[n (%)]
3.2 全程自我管理干預的效果分析 自我管理干預是一種系統性的干預方法[6],在為患者提供疾病知識和自我管理技能等指導的同時,注重增強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識及促進患者疾病管理行為的改變,運用于糖尿病[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等慢性病患者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根據患者的疾病認知程度、接受能力、自我管理知識及技能需求等差異實施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 <0.01 或0.05),提示全程自我管理干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其原因可能為:(1)通過干預提高了患者對疾病及自我管理的認知,增強了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識和意愿,這樣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患者接受自我管理干預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另一方面對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態度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使其能做好規范用藥、飲食控制、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自我管理,從而為取得良好的康復效果奠定了基礎;(2)持續的知識及技能指導能幫助患者掌握全面的自我管理知識和方法,在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還能幫助患者采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及促進疾病的康復;(3)在院外干預過程中給予持續督導,可及時解決患者自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促進患者改變其不良行為及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4)及時反饋干預的成效,能讓患者獲得成功的體驗及增強其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信心,有利于促進患者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及提高康復的效果;(5)心理指導改善了患者的悲觀、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及促進疾病的康復。
總之,全程自我管理干預作為一種簡便易行的干預方法,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和康復效果上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所顯現的效果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1]杜世正,袁長蓉.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實踐進展及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 (11):1048-1050.
[2]王玉霞,楊桂霞,劉淑娟,等.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護理管理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 (6):124-125.
[3]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3,20 (2):7-10.
[4]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編.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1-13.
[5]趙秋利,黃菲菲.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測評量表的編制及信度和效度檢驗[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8):869-872.
[6]范滟,余小萍.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與干預的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12,12 (6):73-75.
[7]李金娜,王明旭,王蓉,等.自我管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心理及行為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 (13):72-74.
[8]于書慧,郭愛敏,張香娟.自我管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0):87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