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璐?オ?
[摘 要]《項鏈》是法國著名短篇小說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是批判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一直以來,一提到《項鏈》中的女主人公——馬蒂爾德,人們就會想到她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不少人都對她持批評的態度,不否認這種理解,但這種評價不夠全面。雖然馬蒂爾德追求享樂,但她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作者在評判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她的同情,并且展現出了她不同的特質。
[關鍵詞]項鏈 馬蒂爾德 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80026
《項鏈》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自從選入高中語文教材以來,一直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雖然經歷了幾次教材改革,但始終作為一篇保留篇目,是高中階段的經典課文之一。很多人一提到《項鏈》的女主人公,都認為她是一個愛莫虛榮的人,她付出的慘痛代價完全是咎由自取,但如果我們只看到了她的這一面就太低估莫泊桑的創作能力了。作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不會只刻畫出一個具有單一特點的人物,他會通過一個立體的、豐滿的人物形象來達到自己的寫作目的,即批判當時的法國社會。下面具體分析馬蒂爾德的人物形象,希望能夠使廣大讀者對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一、愛慕虛榮
馬蒂爾德是一個漂亮動人的年輕女子,上過教會的女校,可以說是一個受過教育的知識女性,但因為家庭方面的原因,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機會認識社會上有錢有地位的人,只能將就著和一個小科員結了婚。19世紀的法國,社會階級比較分明,雖然馬蒂爾德具有上流社會女性的美麗、氣質、修養,但她出身寒微,丈夫也是一般的小職員,這種反差使得她更加向往和癡迷上層社會。文章的開篇運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寫,多次通過“夢想”“痛苦”“傷心”“苦惱”等詞語來刻畫馬蒂爾德的形象,凸顯了她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性格特征。另外,當她的丈夫拿回了上層社會的晚會請帖后,她并不高興,因為自己沒有參見晚會的衣服,并說:“你可叫我穿什么到那兒去呢?”“什么事也沒有。不過我既沒有衣飾,當然不能去赴會。有哪位同事的太太能比我有更好的衣衫,你就把請帖送給他吧。”在量身訂制了漂亮衣服后她仍不滿意,“我心煩,我既沒有首飾,也沒有珠寶,身上任什么也戴不出來,實在是太寒磣了。我簡直不想參加這次晚會了。”“不行……在那些闊太太中間,顯出一副窮酸相,再沒有比這更丟臉的了。”這些話語再次表明了馬蒂爾德是一個虛榮愛面子的人。
二、誠實質樸
莫泊桑雖然批判了馬蒂爾德愛慕虛榮和追求享樂的思想,但從文章的后半段開始,在講述女主人公面對沉重打擊后的狀況時,也體現出作者對她的同情,并間接展現了她誠實質樸的品質。磨難是對一個人的最大考驗,尤其是遇到影響命運的苦難時,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本質。馬蒂爾德向往上流社會的生活,有其虛榮的一面,但是當她意外丟失了朋友的“天價項鏈”后,面對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并沒有選擇逃避,雖然她一直處在又驚又怕的狀態,但她從沒有出現過不良的念頭,或者用一個廉價的仿制品來蒙混過關,或者耍賴不還,或者逃跑,甚至出賣自己,等等。比如,路瓦栽為了借錢買項鏈,到處借錢,“他顧不得后半世的生活了,冒險到處簽著名,卻不知道能不能保持信用。”馬蒂爾德也懂得了窮人的艱苦生活,“她一下子顯示出了英雄氣概,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這些描寫既傾注了作者對路瓦栽夫婦的同情,也表明了這對貧賤夫妻的質樸,尤其是馬蒂爾德的表現與開篇的描寫有很大的反差,通過鮮明的對比,展現出她誠實質樸、勇于面對困難的一面。不管馬蒂爾德如何愛慕虛榮,如何抱怨生活,她能勇敢地承擔起一切,以十年青春為代價償還項鏈,就是她誠實質樸的品質最真實、最具體的體現。
三、勤勞堅強
馬蒂爾德經過千辛萬苦,終于在約定的時間內買了那串昂貴的鉆石項鏈,并順利歸還,但他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欠下了一萬八千法郎的巨額債務,有的還是高利貸,從此走上了漫長而又艱辛的還債之路。馬蒂爾德辭退了女仆,租賃了一個小閣樓,包攬了家里一切粗笨的活兒和廚房里討厭的雜事,她穿得像個窮苦的女人,甚至“到水果店里、雜貨店里、肉鋪店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那艱難的錢”。搬家后所有的生活都是馬蒂爾德以往所不能忍受的,她卻堅持了整整十年,雖然有時候“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令人傾倒啊!”但從未動搖過堅定的信念,一直在努力還債,以自己的勤勞和堅強頂住了命運的捉弄。經過十年的辛勤勞動、勤儉節約,她的心靈得到了凈化,成了一位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由于內心的堅強,即便形象不佳,她也能大方地與貴婦人朋友打招呼。面對這樣的馬蒂爾德,我們還能武斷地說她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嗎?
十年的艱辛生活塑造了一個脫胎換骨的馬蒂爾德,人們在為她惋惜同情之余,更被她直面困境、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所折服。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我們不能主觀臆斷,要更全面、更人性化地看待,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應當是豐滿的、有血有肉的。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