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潤潔
(紅河學院 云南紅河 661199)
民族傳統體育與民俗傳統節日的互促性分析①
翁潤潔
(紅河學院 云南紅河 661199)
我國民族眾多,且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民俗傳統節日,民族傳統體育節目表演和運動自然是其節日慶祝的一種形式。民俗民間傳統節日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提供了載體和場所,同時,民族傳統體育節目的表演也促進了民俗節日的傳承發展。民族傳統體育與民族傳統節日的互動發展是由二者的文化共性決定的,研究民族傳統體育與傳統節日的發展,有助于人們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同時對民族節日文化和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有重要意義。
民族傳統體育 民俗傳統節日 互動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是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出的一種民族傳統文化形式。但是,目前學術界對民族傳統體育仍然沒有一個統一權威的界定。有學者從歷史的角度,將民族傳統體育定義為近代以前的體育競技娛樂活動,即1840年以前我國各民族采用并延續至今的體育活動形式、內容等的總和。還有學者認為,民族傳統體育是相對于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民族而言,在一定范圍內至今還體現著傳統性并一直沿用的體育競技活動。
無論人們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定義有何不同,但民族傳統體育的民族性和傳統性這兩個特征是人們普遍認同的。世界各地的民族傳統體育都是其特定的環境、文化、觀念等的影響下形成發展的,自然體現著各地不同的民族風格和特色。就我國而言,中華民族傳統體育蘊含著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體現著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豐富的民族特色。
在現代化的今天,人們逐漸被外來先進的事物所吸引,體現著我們民族特色的東西卻逐漸被人們忽視、遺忘。作為我國民族特色的一個重要體現,民族傳統體育在今天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地域遼闊,文化豐富,因此,民間傳統體育活動也各具特色,反映著各民族不同的生產、生活、文化、宗教等特征,是不同民族智慧、民族性格的具體體現,這是我國特有的文化財富。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具有體育活動的共性,即娛樂、強身的價值,同時還具有教育價值,通過民族文化的展現,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民族傳統體育與民俗傳統節日二者在歷史文化的演進中不斷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民俗傳統節日為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提供載體,民俗傳統體育的不斷豐富發展也豐富了民俗傳統節日的內容,使民俗節日的發展更加繁榮。研究二者的關系,不僅有利于民俗節日和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同時對于各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2.1 民俗民間傳統節日為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提供載體
民族傳統體育與民間傳統節日的發展都離不開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二者在相互促進中共同發展。體育作為一種社會娛樂的文化形式,容易被人接受,同時作為一種社交活動,也能很好地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深受人們喜愛,民族傳統體育也不例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非常渴望回歸自然,在大自然和原始古樸的民族風情中放松心情,尋求最淳樸的東西。因此,民族傳統體育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并不斷繁榮起來。在民族節日中,民族傳統體育節目表演和競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在當今民族傳統體育與民俗傳統節日的融合性更為明顯的背景下,民俗傳統節日的內涵不斷豐富,層次逐漸提升,節日體育活動也需要不斷豐富,提升其功能性和大眾化水平,突出節日主題,體現民族文化特色,以滿足節日對體育內容的需求。
在各種民俗節日中,為了通過體育活動促進民族文化的宣傳,活躍節日氣氛,人們在組織一些體育節目表演、體育比賽等活動時,必然會對參與的人們進行培訓和訓練。這一培訓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就促進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通過節日活動,使更多的人認識、了解了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促進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正是因為民族傳統節日對體育活動的這一需求,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可見,民族傳統節日為民族傳統體育提供了展示平臺,使民族傳統體育通過節日活動這一途徑得以提升,實現更好地發展。
2.2 民族傳統體育豐富了民族節日的內容
在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史中,各民族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間傳統節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在各民族地區的廣泛開展,促進了民族傳統節日的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在節日中的開展,不僅展示了當地的文化風俗,更是人們一種生命活力的體現,民俗文化的活力展示。如被譽為洱海邊上的廣交會的“三月街”,傳統的體育節目是這個歡樂的民族傳統盛會里的重要內容,威武的霸王鞭和精彩的賽馬、斗牛以及具有地域風情的民族體育舞蹈表演交相輝映,為盛會增添了無數的光彩,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的喜愛。節日盛會的繁榮,也吸引了很多的商人,進而促進了當地經濟貿易的發展。這些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體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民族傳統體育節日和文化的繁榮。
在多元文化發展的今天,體育已經成為國家強盛的一個標志,獨具民族性的民族傳統體育更是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象征。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不僅要保持其獨特的民族性,更要在此基礎上不斷融入新的元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為社會創造價值,才能更好地體現民族傳統體育的存在價值。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民族傳統體育與民族傳統節日的密切聯系,彰顯我國豐富
多彩的民族文化,進而為各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3.1 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民族傳統體育與民俗節日的互動發展,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首先需要人們對二者的關系進行挖掘、整理、更新,在把握兩者互融性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理論對其關系進行客觀辯證的分析,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只有堅持正確、統一的思想,認真分析當下的社會文化發展環境,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促進民族傳統體育與民俗傳統節日的發展,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民族傳統體育和民俗傳統節日都以為人的可持續發展服務為最終目的。在民俗傳統節日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愉悅身心、強身健體,也是宣傳民族文化的過程,增強人們的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素質,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開發民族資源。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促進經濟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3.2 以政策導向為支持
民族傳統體育與民俗節日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導向的影響。為了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很有必要。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加大對民族體育地區民族節日文化開發、體育經費的投入,減免節日活動中的一些稅收,為民族傳統節日的發展提供經濟基礎。政府還應加大節日組織宣傳,為節日活動的場地設施、用品等提供充分地保障,組織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培訓、學習,培養掌握民族傳統體育的專門人才,以更好地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政府還應協調相關部門,對更好體現民族傳統文化的體育項目進行開發、規劃,并對其進行安全檢查,以保障民俗節日的有序、安全進行,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3.3 以改革組織形式為突破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的環境、經濟、文化、習俗等情況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民族傳統節日和傳統體育活動的舉辦上必須遵循當地的實際情況,改變由政府包攬承辦的組織形式,充分吸引社會資金,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和民俗節日中來。民族節日的組織規模要結合當地的經濟情況,力求多樣,而且能充分彰顯民族文化,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民族體育表演和競賽,也可以組織體現民族民風的民族體育健身活動,使群眾直接參與其中,達到娛樂、健身和展現民族文化的目的。只有改變舊有地組織形式,順應社會的發展,才能使民族節日文化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以傳承,使人們在文化一體化、多元化的今天,依然能保有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
[1]王亞瓊,徐宜芬.對民族傳統節日與民族傳統體育互動發展的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8(6):77-81.
[2]王崗.中國古代競技體育的文化審視與民族傳統體育的重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3):306-308.
[3]謝柯,羅延娟.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體育博覽(研究版),2011(2):138,140.
[4]劉鳳虎.從文化學的視角談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J].體育與科學,2010(5):73-75.
[5]周惠琴.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現代困境及其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8.
[6]張國選.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現代社會價值探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2):120-121,129.
[7]麻江利.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和發展的審視[J].搏擊·武術科學,2010(1):77-78.
G85
:A
:2095-2813(2015)09(a)-00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07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云南沿邊哈尼阿卡鄉村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機制研究》(編號:QN2014074);
紅河學院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紅河學院操類教學團隊》編號:TD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