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打造養老產業新模式
文/王德毓
“以‘互聯網+’為驅動,創立‘養老+’新模式,推動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多產業融合發展養老產業”,中國健康養老產業聯盟秘書長蔣洪衛日前表示,我國應該嘗試建立“養老+”的合作機制,實行“養老+”行動計劃,促進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
“養老+”是養老和其他產業結合的模式。截止2014年底,全國共有老年人口2.12億,老齡化率15.5%,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如果其他產業為養老提供支持,互相促進,優勢互補,就能形成一種新的業態,新的模式。
“養老+”業態的出現
養老+醫療,“醫養”結合就是最常見的一種養老新模式,醫療可以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讓老年人生活更安心,更放心。
養老+地產,養老地產是房地產業轉型的方向之一,具備養老功能的地產項目,或者說是養老社區未來的發展方向。
養老+旅游,就是由老年人特定群體構成的旅游養老、休閑養老,主要是為老人身心健康服務,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質量,更幸福。
蔣洪衛認為,“養老+”,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在做養老項目的時候,基于養老,結合項目自身的優勢,定制適合于該項目的養老模式。通過聯盟聯合的方式,通過招商合作的方式,建立合作機制,建立起高效的“養老+”運營模式。
建立為老服務“護聯網”
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透露,中國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設計了一個保險方案,如果暫且不考慮通貨膨脹和經營成本,以2015年不變價計算的基金積累情況如下:按復利5%計算,40歲一次性交3萬元,50歲交5萬元,60歲交8萬元,70歲交13萬元,均可在79歲時積累到20多萬元。如果取生存期44個月,每月支出4000元,則總共需要18萬元。
此方案就是一個試圖將商業保險與社會服務無縫鏈接的項目。首先要實現的是市場化的保險公司和老年服務機構的鏈接。以這個鏈接為基礎,還可以將其他老年服務,如康復服務、心理咨詢服務、健康管理等,以及各種老年用品,如電子產品、信息產品、生活輔具等有效地串聯到一起。此平臺進一步發展,則有可能形成一個以老年長期照護為核心的類似“阿里巴巴”的“護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