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憲國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鶴壁 458030)
籃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高難度的體育活動。在競技場上,運動員需要通過不斷地奔跑、運球、傳球、滑步、搶斷球等來完成比賽,這就要求運動員需要具備良好的體能素質。但是,如今我國對于籃球運動體能訓練重要性的認識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這就會阻礙我國籃球運動水平的提高。
在籃球運動中,體能的含義一直是各個學科的學者專家和訓練理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直至今日,體能的含義都未能得到明確定義。
“體能”這一詞最初源于美國。從廣義上來說,體能是指人體本身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然而,隨著人們對于“體能”這一詞語含義的不斷摸索和創新,使其又具備了更為清晰、明了的語言表述。我國教育院校的相關學者對“體能”的定義如下所述。
體能是運動員素質能力的重要組成之一,是運動員為提升自身整體水平、創造優異成績所必須要具備的綜合能力之一,其中包括運動員形體機能、身體形態、健康狀況等。
我們在這里所研究的運動體能訓練主要是通過運動訓練手段與方法改善運動員的身體質素,進而對上述幾個方面進行有效地改善,提升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與綜合能力。
體能與技能是一對相互作用的整體,體能是技能的基礎,技能是體能的表達。體能對籃球運動員的專項成績的呈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諸多研究中,籃球運動都會被定義為純粹的技能類運動項目,從而導致了很多錯誤理論的形成,甚至直接影響了我國籃球運動水平的提升及籃球運動的健康開展。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體能訓練是承受大負荷訓練和高強度比賽的基礎,是運動員在訓練和競技中能夠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是運動團體在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必要元素。總之,由速度、力量、耐力、靈敏等運動素質所構成的體能水平,是籃球運動技戰術發揮的基礎,需要得到高度重視。
良好的體能素質是籃球運動比賽中一舉制勝的秘密武器,是運動員技術基礎與戰術基礎成功運用的保證,這就要求在進行體能訓練之前要制訂出一個完善的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的內容與要求進行綜合性訓練。因為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是在長期反復的訓練過程中逐漸提升的,所以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要貫穿于運動員運動生涯的始末。
身體的力量是運動員運動動力的源泉,是運動員在高強度、高對抗性的競技場上完成技術動作的保證。研究以往籃球運動實踐的相關內容,不難發現,若是運動員身體的力量素質未達到一定的水準,那想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提升各項技戰術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籃球比賽中的進攻與防守,特別是籃下的對抗,都需要運動員身體的力量素質做支撐。
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需要特別注意運動員各個肌肉組織力量的均衡發展以及關鍵肌肉組織力量的提升,特別是在運動員訓練初期,切忌讓運動員的局部肌肉組織超前發展,而打亂整體肌肉力量發展的均衡性。
在籃球運動中,訓練體能是為競賽中技戰術的發揮做鋪墊的。體能訓練只是合理地完成技戰術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需要明確運動員的專項特點,并且將其與專項技戰術緊密結合,如此才能達到訓練的真正目的。
與此同時,作為一名優秀的教練員應該充分意識到,體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運動技能方面的缺失,特別是在比賽后半段,良好的體能能夠保證運動技戰術的完美呈現,甚至遏制對手的強度進攻。因此,在日常進行體能訓練時,教練員需將其與技戰術訓練緊密結合,以保證運動員的體能在賽場上的充分發揮。
隨著籃球運動事業的飛速發展,速度已成為比賽中制勝的關鍵,因為籃球進攻戰術是以移動進攻為主,所以這就需要非常快的進攻與防守速度以給對方造成攻擊性與壓迫性。
籃球運動中對于跑的要求與田徑運動有所區別。在籃球運動中,運動員在快速跑動的同時還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僅要仔細觀察同伴的方位還要知道對手的方位,以此來調整跑動的方法。在這里需要提及的是,跑動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側身跑、后退跑、轉身跑、變速跑等。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要根據“戰事”的不同及時調整訓練方法與手段,讓運動員跑動的起動速度、加速跑速度和速度耐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籃球運動的最顯著特征就是高強度與超負荷,但是我國的相關訓練人員對于這一點的認識并不是十分清楚、明確,因此,與體能訓練相比,認為技戰術的訓練才更重要。殊不知,任何一場比賽、任何一次投籃都需要力量與速度的結合,平和的運動狀態是不能順利完成比賽的。從這一點來說,體能訓練的力度不夠,將會對運動員的體力造成直接影響。所以說,體能訓練是運動員比賽的基礎。
在進行籃球體能訓練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不要直接進行高強度訓練。截至目前,我國體能訓練的方法與手段較為籠統,還沒有細化到根據運動員的個人身體特征制訂訓練方案的程度,導致訓練方法較為簡單、盲目。
此外,單純地進行田徑體能訓練,只是對運動員的某些器官進行刺激,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讓身體的其他部位承受過重,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如果堅持長期訓練,運動員很容易產生疲勞感,甚至會造成或大或小的傷害。
籃球體能訓練單一性所導致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的脫節。在我國,運動員體能訓練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般體能訓練太多,而專項體能訓練又太少,如此就造成了體能訓練方式多年一成不變的狀態。專項體能訓練需要以一般體能訓練為基,在一般體能訓練達到標準之后,就應該對籃球競賽中所需要的技能進行專項訓練。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體能訓練時,需要妥善處理一般與特殊之間的關系,為提升運動成績共同努力。
在我國,由于種種原因所致,籃球隊中的教練員人數極少,甚至只有一兩名。這就使得教練員在對運動員進行相應戰術訓練的同時還要負責體能訓練,甚至是日常生活,如此一來,教練員必然會因為精力、時間等的不足,讓訓練效果大打折扣。在這一點上,我國就與國外存在著差距,因為國外的體能訓練往往細化到每一塊肌肉的訓練。所以說,我國對于籃球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仍然需要不斷加強。
著名籃球教練哈里斯早就對中國籃球體能訓練的問題有所認識,他曾經說,中國籃球隊制定綜合、全面的體能訓練計劃,是有效地提升運動員體能的關鍵。由此可見,我國的籃球體能訓練缺乏一定的計劃性與系統性。綜合我國籃球訓練的實踐,不難發現,我國籃球體能訓練通常會以一個標準衡量所有運動員的訓練結果,不具針對性,如此就很容易打擊運動員的自信心,造成運動員身心疲憊,進而影響比賽結果。
(1)對一般體能訓練與專項體能訓練進行科學、有效地安排,依照不同訓練對象、不同訓練時段、不同訓練手段和方法對兩者進行合理地轉換,逐漸走出“青少年體能訓練成年化、成年體能訓練形式化”的誤區。
(2)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深刻認識籃球運動發展趨勢與體能訓練理念,提高運動員、教練員對于體能訓練的重視度。
(3)深入研究體能訓練相關理論,讓其更具科學性。在正確掌握籃球運動制勝的規律性的同時,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訓練與監測。
(4)商榷出一套完善、全面、系統的體能訓練方案并予以落實,以保證運動員的技戰術與綜合素質水平的均衡性發展。
(5)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進行演講、授課,同時在體育院校開展專項體能訓練課程,旨在培養我國籃球專職體能教練員。
[1]張弓,龔暉暉.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分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28-29.
[2]鄭漢,任春香.校籃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思考[J].運動,2013(15):104-105.
[3]張磊.大學生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28):25.
[4]鞏慶波,胡宗媛.淺析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創新[J].體育世界,2007(2):58-59.
[5]張偉.高校籃球專選課體能訓練計劃[J].體育世界,2011(9):78-79.
[6]加金輪,韓學民.從北京奧運看我國籃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價值工程,2011(14):308-309.
[7]韓濤,張世林.籃球不同位置球員體能訓練特點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