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花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體育部 山東濟南 250011)
在眾多體育運動項目之中,田徑運動享有“運動之源”、“運動之母”的美稱,而田徑運動之中的徑賽項目則被形象地稱之為“體能訓練之源”、“體能訓練之母”。體能訓練是全面考驗和整合人體系統工作協調能力的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全面優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實現運動員體能協調發展、掌握訓練規律、全面提升人體機能的重要措施。據此,體能訓練在田徑徑賽項目之中一直處于核心和主導地位,是田徑徑賽運動項目的主要運動價值,同時也是提高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決定性因素。田徑運動涉及了人體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協調和柔韌等多種基礎性運動能力,而跑、跳、投、走等各個運動項目又對專項體能訓練提出了許多個性化的特殊要求,因此,田徑徑賽項目的體能訓練體現出高度的綜合性和專門性的和諧統一。伴隨著現代體育科學的新突破,體能訓練在徑賽運動訓練中,不單單是提高單項機能素質訓練,而是結合更多地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等交叉學科有組織、有計劃、科學而系統地進行健康體能訓練,以此提高我國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水平的發展需求。
田徑徑賽項目的體能訓練是考驗運動員身體綜合水平最直接、最基本的檢驗方式,同時也間接地為其它運動項目提供了發展條件。在眾多徑賽項目中,體能訓練是徑賽運動的核心,其主要體現方式主要從運動員的訓練速度和訓練耐力兩大類來直接進行考評,因此田徑徑賽運動員與普通運動員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有著更特別、更高的要求。通過科學合理地體能訓練可以有效促使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由普通訓練轉向專項訓練,進而以此提高其在田徑徑賽各項項目中的專項訓練,由此,身體形態對田徑徑賽運動員尤為重要。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徑賽項目的身體形態訓練基本上都是通過專項訓練方法和手段來實現的。除此之外,發展體能訓練能夠有效促使田徑徑賽運動員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伴隨著現代競技體育跨越式發展,在經濟體育比賽規則中,不但對運動員的各項身體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時刻考驗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而體能狀態的良好與否將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心理儲備能量,至此,有效地體能訓練也可以增強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能力,教練員要時刻做好運動員各階段的體能訓練效果,使運動員的訓練成績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從而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
近年來,盡管我國在田徑徑賽比賽中取得突破性發展,體能訓練觀念得以創新,然而由于國情、政治、環境等多方面條件的影響,與其他體育強國相比,我國體能訓練仍然發展緩慢,對體能訓練的認知情況仍然處在低層次階段,體能訓練觀念和方法拘泥于已有的訓練現象,沒有實質性地突破發展,對徑賽項目體能訓練的專項特征認識不清。田徑徑賽項目按項群訓練理論可分為速度和耐力兩大類,而速度則主要是短跑、短跨等為主的訓練項目,耐力則是中長距離跑、競走等徑賽訓練項目。由于田徑徑賽中的向群訓練項目的不同,對運動員的訓練要求及體能要求也是不盡相同,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自然也是大相徑庭,然而由于部分體育教師并未充分了解和分析田徑徑賽項目的項群實質特征,致使我國的體能訓練存在著一定的盲目停滯不前,過度的從事某些專項素質訓練而忽略了運動員的全面素質的提高,造成運動員在賽場上心理素質失利,運動成績停滯不前,致使未能最大化的發揮運動員的運動潛力及運動員運動壽命的延續。除此之外,當前,我國田徑訓練界仍未能科學地認清“極限體能訓練論”這一概念,致使訓練效果反而事倍功半,不但增加了運動員的心理運動壓力,在另一方面也阻礙了運動員的最大運動潛力。近年來,盡管我國對極限體能訓練進行過實踐經驗方面的研究,但由于在應用方面的局限性,體能訓練中的極限發揮仍然不具備科學的適用性,訓練員在實際上的訓練指導下不強,研究方向不夠深入、研究成果尚不成熟等等都是造成我國田徑徑賽體能訓練發展緩慢、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
體能是徑賽各項目的訓練基礎,是運動員所具備的“硬件”所在,同時也是直接考驗運動身體素質訓練的“利器”。因此在對運動員進行徑賽體能訓練時,我們首先應對學員進行系統地專項體能訓練的認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到機能訓練水平得以全面提高的同時,將理論指導思想特別是專業體育訓練理論指導,科學地、系統化地潛移默化中提高運動員認知水平,真正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進行體能訓練時,部分教練員往往由于感到時間的緊迫性以及自我思想意識的反饋,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指導時往往是一語帶過,只強調運動員的訓練強度,而忽視了訓練方法和訓練接受能力,造成運動員心理負擔劇增,反而造成運動員在訓練效果上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除此之外,體育院校還須注重培養教練員的自主學習意識,使訓練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國內國外體能訓練的動態和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國情發展需要為專項體能訓練做出明確的指導思想,并及時地應用在實際訓練之中,以更好地把控其在我國運動員訓練之中的適用性。
科學完善的體能訓練機制是提升徑賽體育訓練的有效手段,當前,我國的徑賽項目體能訓練體系尚在摸索與完善之間進行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通過制定科學的基礎訓練階段,有效發展有潛力的運動員,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系統訓練,統籌兼顧,實實在在的逐步地達到高水平地徑賽體能訓練。一切徑賽項目的訓練效果都是訓練結果的顯現,在賽場上只論輸贏,因此,不論是提高教學方法還是建立完善的訓練機制,我們應以有效地提升運動員的訓練實效性為目的,讓運動員在科學系統的機制下完成訓練目標。當前,隨著世界經濟格局一體化發展,競技體育的高速發展已使參賽選手從“全面運動員”向“專項運動員”跨越。專項體能訓練不僅是影響徑賽運動成績優劣的直接因素,也是訓練效果的核心價值,因此,我們應及時重視體能訓練在徑賽各項目之中的重要性,增加專項體能訓練新的教學模式,打破舊思維,進而使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得到全面的提高。
總之,體能訓練在田徑徑賽項目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綜合性強、訓練科學有序的且須循序漸進的訓練項目。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要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和特點,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體能訓練。采用科學合理地訓練方法,創新體能訓練觀念,掌握學生心理特征,發揮學生身體機能潛力,使運動員在各項田徑徑賽比賽中發揮出自身真正地成績水平。隨著田徑徑賽項目在世界體壇地位的顯現,現代田徑徑賽對運動員體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就要求運動員不僅要有高強度的身體素質,還要具備高素質的心理素質,在提高運動員力量、速度、耐性、柔韌性、身體靈活性的同時,加強運動員綜合能力訓練,積極挖掘運動員潛力,改變傳統的教本觀念,突破舊思想,從而使我國田徑徑賽運動成績達到國際徑賽水平。
[1] 黃堅.田徑徑賽項目比賽的戰術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0):93-94.
[2] 卞紅專.田徑徑賽項目比賽的戰術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5):284.
[3] 董周生.試論田徑競賽規則與比賽戰術[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2(6):109-112.
[4] 劉武.我國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6.
[5] 雍桂軍.高校體育設置徑賽項目為必修課的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4):148-150.
[6] 陳偉華.大學生200m跑運動員體能訓練問題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2.
[7] 劉思亮.400m跑項目特征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