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隨州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隨州 441300)
高職體育新課程改革探究①
徐明
(隨州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隨州 441300)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輸送此類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和時代需要進行了課程的改革與創新。然而,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做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和發展的進程并不令人滿意。該研究者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現狀與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提出改革思路,以期為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科學發展提供助力。
高職院校 體育課程 改革
隨著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新課改的進行,以實現“健康教育”“終身教育”為核心的新教學理念的體育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然而其改革之路并不坦蕩,仍面臨課指導思想混亂、課程目標不夠明確等阻礙性問題。所以,為了有效地促進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也為了使高職院校能更有效的實現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我們必須對新課改理念下高職體育教育的改革進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1.1 對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缺乏系統性研究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對技術性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高職教育也越來越受國家重視,國家也逐漸提高對高職教育資源的投入,使得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發展迅速。然而,高職體育課程改革卻進展緩慢。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目前還未建立統一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標準,高職院校不得不借鑒或套用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模式,而高等院校體育課程設計并不適用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因此導致目前我國高職體育課程無法滿足高職院校發展需求和學生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體育教育在高職教育中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高職體育課程改革進展緩慢。近些年來,雖然隨著高職院校地位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對于體育課程改革的研究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等微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宏觀方面的研究成果幾乎為零,這種不系統的研究成果并沒有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中發揮多大的作用,也缺乏應用價值。
1.2 高職體育課程理論依據過于分散
科學的課程設置必須以科學的課程理論為依據和指導。然而,目前我國高職將院校體育課程明顯缺乏科學統一的課程理論依據,這也導致了不同高職院校根據不同的課程理論所開設的的體育課程千差萬別,使得整體的體育教學效果很不理想。現今高職院校所采用的體育課程理論依據主要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是直接套用高等院校體育課程理論。“以學生發展為本”和“健康第一”是高等院校體育課程理論所強調的重點,雖然也符合“以學生在增強體質同時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社會需求,但是這種理論太過空泛,對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特點針對性不強,也沒有體現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的差別性。
第二種是以學科為中心的理論。這種理論強調要以學科知識為中心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這導致教師在教授學科知識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實現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高職院校在體育課程設置中采用這一理論,把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做為教學的重心,以技能和知識考核的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優劣的標準。
第三種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理論。這種理論強調體育課程的設置要為培養目標服務,這也相對契合高職院校教學目的。然而,這一理論缺陷在于嚴重地偏離了“體育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本質,認為體育課程只是高職課程體系的附屬品,也會阻礙高職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第四種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這一理論是被普遍認可的理論,高職院校在落實的時候卻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是因為絕大數的高職院校無法滿足此理論下對于體育教學軟、硬件的需求。
1.3 把體育教學研究和體育課程研究劃等號
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體育教學的教學目的,不僅增強學生的體質,也能對其道德品質進行培養。體育教學研究主要是指對體育教學相關的諸多內容進行研究,這是屬于微觀的層面。而體育課程研究則側重對體育課程比較宏觀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可以說,體育教學研究在某種程度上講是屬于體育課程研究的一部分。其實,現階段而言,我國的高職院校對體育課程進行研究還不是很多,他們認為體育教學研究和體育課程研究是一樣的,所以,這就直接導致他們對體育課程的研究也過于具體和微觀,沒有太大的借鑒價值。
2.1 把健康放在首位
把健康放在首位,作為體育的核心理念,無論是多么高層次的體育課程,多么先進的教育理念,都應該以健康為基礎,因為它對體育課程改革的存在意義具有決定的影響,所以說,健康的首席地位是其他因素無法取代的。
2.2 把素質教育作為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理論依據
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作為我國教育事業改革浪潮中的一部分,也應符合時代的發展規律,迎合時代的發展需求,把素質教育作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理論依據,這樣才能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指明正確的方向,從而促進高職體育課堂改革效率的提升,為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針對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存在的不足,高職院校應對相關的對策加以完善,并對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具體內容如下。
3.1 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
不光是高職院校,就連普通高等學校對體育課程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體育課程被邊緣化的情況始終存在。所以,為了促進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有效改革,高職院校的領導首先要對體育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讓體育課程改革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從而促進高職體育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
3.2 樹立科學的體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現階段,雖然當前的體育教育領域里的專家都對在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應注重多元化發展的看法上達成了一致。但是,高職院校在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注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來進行科學的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的樹立。體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不僅要滿足體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還要注重對體育人才的培養。
3.3 高職院校應加大對體育改革人才的培養力度
其實,但凡是改革,都需要高素質人才加以推進,然而現階段的高職體育教師無論是在專業水平還是在體育課程改革的能力上,相對于普通高等院校來說,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大對體育改革人才的培養力度,而高職院校在對體院改革人才的培養能力上還存在著一定的欠缺,這就需要外界的幫助和扶持。具體來說,體育學術機構應積極給予高職院校一定的幫助,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高校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通過舉辦一些體育課程改革的學術交流會,來促進體育教師進行課程改革的能力,從而加速推進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速度。
高職體育教學做為高職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課改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任重道遠。但是,為了實現“終身教學”“健康教學”的目標,以及實現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整合一切可利用資源,克服改革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以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健康、科學的發展。
[1]趙蘇喆,余衛平.高職院校如何貫徹《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4):531-533.
[2]朱志翔,張衛,周晶.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53-55.
[3]劉木子.芻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8(3):81-82.
[4]薛文標.新世紀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的實施方法[J].福建體育科技,2006(5):50-52.
G807.02
:A
:2095-2813(2015)09(a)-007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75
徐明(1966,5—),漢,湖北隨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