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桃
(廣東環璄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佛山 528216)
淺談體育拓展課程對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養成的作用①
李杰桃
(廣東環璄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佛山 528216)
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我們的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近些年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體育教學會對學生的素質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于高職學生而言,職業素養的培養直接影響到以后的職業生涯的發展與穩定,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要考慮到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影響。拓展訓練是高職院校的體育訓練的重要組成。它是一種體驗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之中注重通過構建有針對性的場景幫助學生挑戰自己,激發自己的潛能。在這樣的訓練方式之下學生的生理與心理都會得到長足的進步。拓展訓練的具體內容要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訓練課程。總體來說,體育拓展課程對學生的訓練目標是幫助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團隊合作能力還有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最終發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在此,筆者主要針對體育拓展課程對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養成的作用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體育拓展課程 高職學生 隱性職業素養 養成
1.1 拓展訓練的作用
拓展訓練以其獨特的能力和對學生的積極意義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的青睞。拓展訓練的一個獨特的理念是先去做,做完之后再思考為什么要這么做。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激發學生的探知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和探索世界。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之下學生的知識都是通過自己的探究和思考獲得的,所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會更加的深刻。在探索的過程之中學生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里面有一部分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查資料、做調查等獲得答案,但是有些問題必須要學生通力合作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拓展訓練既可以幫助促進生獨立能力的發展,同時還能夠幫助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當前高職院校的教育應該以技能型為指向,重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生存能力。簡單來說高職院校的教育應該做到兩個方面:一個是以就業為導向;一個是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
1.2 拓展訓練的概念
拓展訓練又叫做外展訓練或者是體驗式培訓。其通過人為的、有目的性的場景設置和構建營造一個特殊的環境以幫助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促進學生的成長發育。與身體訓練相比,拓展訓練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心理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心理能力。在室外活動的過程之中教室可以設置各種困境考驗學生,其類型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可以針對學生個人制定訓練其自身素質的方案,也可以針對某一個小組制定提高組員合作交流能力或者合作探究能力的方案。其實拓展訓練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幫助學生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之中更多的認識到自己和世界的關系,更多的認識自己和世界,并且通過野外活動在兩者之間建立穩定包容的聯系。所以說,拓展訓練更多是是幫助學生提高自己,改善自己。
1.3 拓展訓練的“前世今生”
拓展訓練至今已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最早的拓展訓練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當時德國海軍的軍事力量比較強,英國海軍無力與德國海軍對抗,因此英國商隊在航行的時候經常會受到德國海軍的襲擊,不少商隊都因此變成了海上殘骸,不少英國海員都魂喪大海。但是每次商隊遇襲之后都有海員生存下來,但是在調查統計之后我們發現,最后幸存的海員往往不是最年輕力壯的海員,而是那些擁有堅強意志、永不放棄的海員,他們在遇難之后能夠及時的利用一切有利于自己生存下去的資源,然后遇難者通過相互之間合作幫助最終堅持到了被營救的時刻。這件事情激發了Kurt hahn的好奇心。通過調查研究和科學的整理之后Kurt hahn第一次提出“拓展訓練”的概念。拓展訓練原稱叫做Outward Bound,意思是一只小船離開了港口迎接兇險萬分的海洋的挑戰。這是拓展訓練最初的形態,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J.Pieh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做出調整,以期將拓展訓練應用到現代教育之中。在20世紀末,拓展訓練進入我國并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進步。拓展訓練以其獨特的魅力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校、教育工作者和公司們的青睞。不少學校和企業將拓展訓練當做學生和員工必須要受到的鍛煉。
職業素養是從業者自身所具有的、在工作過程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職業素養的高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能夠在職業生涯所能取得成就的高低。
2.1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組成
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的構成主要是3個方面。即一般能力、職業專業能力還有職業綜合能力。這3個方面是學生以后在社會上立足和發展的根本所在。首先學生必須具備有一定的專業能力,這樣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學生才不會束手無策。專業能力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高職院校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要注意學生的理論教學要輔之以必要的實踐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職業綜合能力要求學生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代社會,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樣重要,兩者對于學生的社會發展都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學校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這兩方面能力。
3.1 幫助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隱性職業素養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讓學生盡快融入到社會生活之中。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時代的進入使得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十分的快速,相對來說學生在學校里面的生活節奏還是很慢的。因此不少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都明顯地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具體的情況就是他們在比較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心理極度緊張和敏感,經常性的出現恐慌和焦慮等情況。而社會生活對于一個人的要求是不會放松的,要想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之中生存下來并且獲得發展,學生就必須要學會調節自己,讓自己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在心理壓力過大的時候學生可以求助于體育運動項目,幫助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比如雙杠、單杠等運動就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調節情緒,提高學生突破自我的可能性。
3.2 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體育拓展課程可以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一個重要要求。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行業分工越來越細致,因此一個人即便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分工,只有通過一個高效率的團體才能夠保證所有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現代大型企業尤其注重企業員工的合作能力,通用、波音還有空客等跨國企業招聘員工的時候就都特別注意對員工的團隊合作能力進行考察。只有一個集體榮譽感很強的團體才能夠真正創造出輝煌的事業。集體意識淡薄、各自為陣最終一定會導致團體的破裂和事業的失敗,這是無可置疑的。而體育拓展運動對于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是有目共睹的,“眾志成城、泰坦尼克號”等項目就是最好的證明。
總而言之,體育拓展課程對于高職學生的隱性職業素養養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對于體育拓展課程要給予積極的重視,通過科學系統的規劃并且制定嚴密的執行體系確保體育拓展課程能夠得到良好的開展。相信通過高職院校的不斷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培養出讓社會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真正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徐美燕.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能力[J].教育與職業,2005 (8):65-66.
[2]唐建倦,賀仕剛,周揚.學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拓展訓練的意義[J].體育學刊,2006(4):135-137.
[3]周炳全,謝彩英.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輔導[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4]應菊英.職業素質拓展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李金芬,周紅偉.拓展訓練[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0.
[6]張濤.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職業能力的滲透[J].教育與職業, 2010(23):131-132.
G807.4
:A
:2095-2813(2015)09(a)-01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104
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課題《服務于高職人才培養的體育拓展課程體育研究》(課題批準號:2013JK205)。
李杰桃(1976,3—),女,漢,廣東湛江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