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美 盧志強
(1.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山東濟南 250063;2.魯東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濟南市休閑體育發展策略研究①
趙華美1盧志強2
(1.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山東濟南 250063;2.魯東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為了加強濟南市休閑體育的發展,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等方法,對濟南市休閑體育發展戰略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存在的問題是:參與的群眾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狀況、濟南市休閑體育場地設施不足、休閑體育運動項目單一。同過分析出,得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策略,即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實現資源共享;充分利用高校的體育專業人才;承辦大型體育賽事以推動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等方法,以促進濟南市休閑體育的發展,增加人民的身體健康,形成全面健身的局面。
濟南市 休閑體育 發展策略 休閑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家庭的電氣化、自動化使人們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從事體力勞動的機會減少,每周40 h工作制使人們的工作時間減少,空閑時間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打發這些余暇時間,由于生活觀念的改變,人們更加重視身心的健康。作為能促進人體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休閑體育能消除大腦的疲勞感、修養身心、鍛煉身體,于是休閑體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成為人們打發余暇時間的首選。該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方法,對濟南市休閑體育的發展策略進行分析,為休閑體育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休閑體育是指人們在閑暇時間對身體健康和精神的愉悅,以體育活動的形式,在一種休閑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進行多種體育運動的一種體育現象的總稱。休閑體育強調的是回歸自然、身心放松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中感受人生的價值。體育休閑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任何一種體育項目,無論是田徑、體操、武術等傳統體育項目還是攀巖、蹦極等新興體育項目都屬于休閑體育的內容。因此,休閑體育越來越受歡迎。
2.1 濟南市農村休閑體育開展情況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日常生活的觀察可以看出,在農村休閑體育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由于場地設施、經濟狀況、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人并不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每天干很多農活一天下來已經很累了,相當于參加了休閑體育活動,沒必要再耗費時間和金錢參加休閑體育活動,勞累了一天后大部分人會選擇用看電視來打發時間。在農村中老年人休閑體育活動以散步、廣場舞、下棋、打牌為主,少年兒童則以做游戲、打籃球為主。在農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的場地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是影響農村休閑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2.2 濟南市城區休閑體育開展情況
相對農村休閑體育的開展情況城區休閑體育開展情況相對較好。城區中健身場館相對較多這樣一來可供居民選擇的休閑體育項目較多。城區中老年居民的休閑體育活動主要是爬山、散步、太極拳、廣場舞、交誼舞、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等活動強度較小的運動項目,青少年則參加一些籃球、足球、排球、游泳、網球等一些活動強度較大的運動項目。
2.3 濟南市居民生活觀念轉變
隨著居民“花錢買健康,休閑找體育”的休閑體育意識的增強。參加休閑體育活動顯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們通過參與各種休閑體育項目來提高自身生活質量。休閑體育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當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獲得改善后,他們會尋找一種能提高生活質量的生活方式,這時休閑體育便產生了。
3.1 參與的群眾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狀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從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為人們參與休閑體育提供了更多的時間。且每周五天的工作時間、各種法定節假日、完善帶薪休假制度等都為人們參與休閑體育的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時間已不再是影響休閑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參加休閑體育運動的人群一般是學生以及退休的老年人,中年人參加休閑體育運動的較少。且中年人參加休閑體育運動也與其職業、經濟收入、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提高中年人的健身意識、培養中年人養成參與休閑體育的習慣是發展休閑體育的一個重要問題。
3.2 濟南市休閑體育場地設施不足
據調查,截止2003年底,人均體育使用面積僅為1.03m2,平均每萬人擁有6.58個體育場地,顯然是不夠用的。在現有的體育場地中,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占67,7%,體育系統占2.2%,鄉(鎮)村占8.18%,居民小區只占4.86%[1]。雖然《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為社區提供了場地條件,但是這與居民不斷增長的休閑健身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雖然體育場地中學校的體育場地占有較高的比例但這些場地主要是學生上課使用并不對社會開放。且學校在體育設施方面的投入非常不平衡,高校以及城區中小學的場地設施相對較完善,但郊區、城鎮、鄉村中小學的體育設施非常差,有些學校甚至沒有操場。
3.3 休閑體育運動項目單一
由于廣場舞對場地設施的要求較低且投入少健身效果好,近幾年廣場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每當夜幕降臨居民區的各個廣場或者空地上便聚集了很多廣場舞的愛好者,現在參與廣場舞健身的居民越來越多且大多為退休的中老年婦女,可見人們的休閑體育健身意識已經很強了。但是目前傳統的、大眾化的休閑娛樂項目開發不夠,大多數的健身中心多以武術、跆拳道、交誼舞、健身操、瑜伽、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為主,比較傳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體育項目發展的不好。
4.1 發展契機
2009年在濟南舉辦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為濟南市休閑體育
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有助于濟南市休閑娛樂項目的發展,這是其它市區無法比擬的發展背景。眾所周知全國性的高水平的賽事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門票、贊助商的直接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推動了賽事舉辦地休閑體育事業的發展。賽事的舉辦還會帶動群眾休閑體育參與的積極性從而產生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氛圍。賽事前后的基礎設施建設,也為日后休閑體育的開展創造了條件。
4.2 優越的自然人文條件
濟南市作為山東省的省會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濟南市地處黃河以南、泰山以西,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的自然景觀,而且濟南素有“泉城”的美譽。近幾年濟南南部山區開發了許多水上娛樂項目、旅游觀光景區等。濟南的交通非常方便,其中濟南機場開通了通往全國各主要城市的航線。而且鐵路是重要樞紐,公路也是四通八達,濟泰、濟聊、濟青等公路使濟南成為山東的重要出入口。濟南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分,全年平均氣溫13.6°。
4.3 政府的支持
山東省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納入了政府的規劃和發展藍圖中,有了良好的政策導向和環境。近幾年,濟南市連續4屆被國家體育總局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連續5年榮獲“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連續5年獲得“全省群眾體育突出貢獻獎”。濟南市還以“十藝節”和泉水節為契機,舉辦具有泉城特色的泉水冬泳賽、大明湖龍舟賽、泉水趣味運動會等打造泉水品牌的運動項目。
5.1 充分利用體育場地和設施
充分利用各個學校的體育場地和設施,達成資源共享。政府應當與學校協調將學校的體育設施開放,同時增強各種體育設施的維修,使設施維持常態化、制度化。
5.2 充分利用高校的體育專業人才
濟南市有多所高等院校以及高等體育院校,這方面的優勢可以為濟南市休閑體育的發展積蓄人力資本。
5.3 承辦大型體育賽事以推進休閑體育的發展
申辦大型體育賽事可以提升休閑體育的影響力,加強人們對體育的關注。承辦大型體育賽事要有計劃的進行,量力而行,使賽事有質有量的圓滿完成,滿足體育愛好者的觀賞需求,且能在推動濟南市經濟發展的同時推動休閑體育的發展。
5.4 通過媒體宣傳休閑體育
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對休閑體育的傳播,讓人們認識到休閑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期人們能在休閑時間積極地參與休閑體育活動中去,讓休閑體育真正的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5.5 加大農村體育健身場地的建設的
建設簡單而且實用的健身場地,改善農村體育健身場地設施的基礎條件,以推動農村休閑體育的發展。
[1]陳新生,楚繼軍.城市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的現狀與對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28(1):29-33.
[2]楊小鳳,李建國.城市民間體育文化的認同與表達[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38(6):75-83.
[3]喻堅,孫有智.我國城市休閑體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23(4):29-31.
[4]黃義軍.煙臺市濱海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12.
G811.4
:A
:2095-2813(2015)09(a)-014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141
趙華美(1990—),女,山東濟南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
盧志強(1991—),男,山東濟南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田徑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