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權
一、成熟的管理藝術需用先進的辦學思想作指導
學校的教育教學要從“量”的普及進入“質”的提升,就需要“靜下心來搞教學,潛下心來抓管理”,做好校長應該做的事,實實在在地引領學校發(fā)展,堅持用先進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識組織與指導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帶領教師走專業(yè)化成長之路。
二、管理藝術歸根結底是管理人員的藝術,注重以人為本
傳統(tǒng)學校管理理念中的行政人員是主體,教職工是執(zhí)行行政權力意志的工具,缺乏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的現(xiàn)象亟待改變。確立以人為本的校長管理藝術理念應包括以下幾層含義:教師、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力量,其他一切工作都得服從教學這個中心。管理就是服務,這是學校校長管理藝術的核心,學校管理同樣必須按照管理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高效率、高質量、合法地來開展。所以,積極推進學校校長管理藝術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校長管理藝術理念的題中應有之義務。
實行以人為本,能使師生員工意識到領導與組織對他們的重視和信任,這不僅有利于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發(fā)揮,而且也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與發(fā)展,從而保障學校管理向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三、情感管理在管理藝術中至關重要,情感是人們行為變化的“晴雨表”和“推動器”
情感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及相應行為變化,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某些情感可以轉化為重要行為動機。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校長主要管理對象是教師,而他們是非草木、有血肉的人。校長要團結和帶領全體教師,做好教書育人,除制訂與執(zhí)行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外,還必須給予教師良好的情感影響和熏陶,從而使其全身心投人教育教學工作。校長要使自己情感投入教師中,并產生影響和感召力,應從以下方面做起。
要放下架子,做到平易近人,不要盛氣凌人。領導禮賢下士、平易近人是激發(fā)職工勤奮工作、埋頭苦干的有效“興奮劑”。校長要獲得教師尊敬,就應放下自己是領導的派頭和架子,始終把自己置于教師隊伍中平等的一員。在與教師交往中,無論是安排工作、處理問題,還是閑談,都不要盛氣凌人,而要心平氣和、以禮相待,這樣就會使教師感到親切、容易接近,教師就會以極大熱情投入工作中去,盡最大努力實現(xiàn)學校規(guī)定的目標和任務。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作為有思維、志向的每個人,并不都是十全十美,教師也不例外。校長正確對待教師的長處、不足,是校長情感管理的重要內容。身為領導,就應具備記善忘過、尊賢容眾的品質。人非圣賢,孰能盡善?校長對教師的期望值過高,就會“欲速則不達”。因此,《漢書·東方朔傳》中“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說法是很有見解的。教師在工作中難免會有失誤。校長對教師的偶爾失誤和不足不能一味斥責,而是要充分理解、體諒,并盡力為其積極向上創(chuàng)造寬松環(huán)境。
四、提高管理藝術必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政治理論素質
學校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廣,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這就要求領導能夠處變不驚、遇事冷靜,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理智地處理好各種突發(fā)事件。運用耐心細致的說服方法,多從思想深處抓事件的主要矛盾,堅持摒棄強壓硬管的工作方法。要從領導者的層次出發(fā),寬容忍讓,有容人之雅量,做到體察下情,不計一時之怨。學校領導的工作對象中的學生工作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特別是新時期的學生,由于社會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傳播方式多樣,傳播手段日趨先進,使得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增強,機會增多,促使其思想成熟期提前,但又囿于其接觸社會、接觸實際的時間、條件有限,明辨是非的能力尚需提高,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新生事物的看法不免偏激,行事有所偏頗。作為從教師中成長起來的領導干部,應當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不僅要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還要具備現(xiàn)代學校管理者的眼光和心理承受能力,培養(yǎng)自己獨立應付各種意外情況的心理素質。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