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彤
近年,社會對英語教學的實效提出了較大質疑,甚至對英語學科開設的價值和必要性都提出了質疑和探討。在這些熱議的背后,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的持續發展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于是,伴隨著課改的深化,各級教育主管和指導部門進一步加強了英語教師的專業培訓,例如增大繼續教育課時數量、加強在職進修、專題培訓、專業引領以及加大獎懲力度、加強自我反思、加大研討時間等等。然而在落實到教師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似乎這些措施的實效甚微,教師日日上課,日日一樣,日日被細碎的英語教學任務纏身,專業素養不但不能提升,反而有越教越退的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校經過仔細分析與調研探索,認為出現以上問題的關鍵一是英語學科本身的記憶量大、學生實踐機會少、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等原因,但另一方面主要是占用時間較多的集體備課效率低下使然。因此,我校針對實際,探索實施了旨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而不僅僅是教學提高的學習共同體中的“五步”集體備課模式,收到了良好的實效。教師學習共同體中“五步式”集體備課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備課前——充分的個體研修與交流
有研究者認為理想的備課應該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展開。因此,在宏觀方面,我們學校都要求教師在每學年開始前利用假期時間深入了解課程標準,明確學年教學目標、熟悉相關教材,摸清學生學習實際。開學時要求教師在備課前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同時還要求教師掌控三個年級不同的能力培養重點,例如近年,我們教師在集體備課前認為現在初一教學的重點是主要是整合小學英語知識,擴大詞匯量,培養良好的書寫、拼讀、背誦習慣和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奠定好進一步英語學習的基礎;初二則重在知識、能力、語感的積累和達成;初三在進一步夯實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融會貫通、把握語篇的能力輔以應試技巧的訓練。這種指定宏觀方向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