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銳
荔灣區龍溪小學處在廣州市荔灣區最西端,與佛山市南海區僅一河之隔,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小學。5年前,我從城區學校調到這里任職,逐漸被這里師生的純樸的個性所吸引,深深地喜歡上這原生態的校園和孩子們,開始踐行我的“自主開放式”管理。
一、“自主開放式”管理
學校自主管理就是通過喚醒管理對象自我成長的內在需求,賦予其自主管理的權力,并為其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和平臺,促進其自我發展與主動發展。對學校而言,組織及其成員一旦具有了這種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學校就會彰顯出強大的活力和激情,使其獲得不可逆轉的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動力。自主開放式需要對學生充分的信任,相信學生的各種組織與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自覺運行的。讓學校的各種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其特點具有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監督。
學校開放式管理是相對于封閉式管理而言:學校封閉式管理是主張以控制為第一要務,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方式,活動設計進行嚴格控制,使學生在學校的一切行動按照學校的管理意圖進行。它的最大特點是落實計劃性強,結果可控性高。開放式管理基于方便學生學習成長的目的,把學校里面具有學習教育的功能場室全面向學生開放,為孩子參與校內管理提供機會,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是學校的“小主人”。自主開放式管理是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精神,促進學生主動追求知識、參與管理,并為之最大可能提供學習、成長的資源和平臺。
二、案例呈現
【案例一】我們的孩子是“走地雞”。
我曾在不同場合表示非常反對實施“圈養”式管理,但事實上基于安全需要,在管理中實施所謂的“圈養”也是無奈之舉。在龍溪小學,鄉村孩子有著天然的特性,缺少城區孩子的“驕嬌”二氣,他們在學校里面打打鬧鬧,互相追跑,摔幾下是沒問題的,即使有點碰碰磕磕,我們只要耐心向家長做好解釋,家長們也理解。我管理的“膽魄”也就慢慢大了。于是,這樣的一幕每天都在龍溪的校園里呈現,早上7點左右,校園里的足球場就熱鬧起來,孩子們有的在草地上踢球,有的在跳繩,有的草地上打滾,有的繞著跑道在嬉鬧,整個操場充滿著歡聲笑語。下午放學了,也是如此原生態的快樂場面,一直到保安、家長來催促,孩子們才依依不舍離開學校。我每天早上7:30回到學校后,非常愜意地站在操場上看著嬉鬧的孩子們,真的希望六年的小學學習生活留給孩子們除了知識的充盈外,還有校園自由奔跑的氣息。
【案例二】你們真棒,校長相信你們。
在學校里,對每一位學生充分的信任是我堅持的教育理念之一。即使真的犯錯誤了,也要給孩子們充分闡述自己錯誤的理由,我真的怕自己由于職業習慣,用語言或者行為的強勢壓制孩子的個性。
我有一次剛下課巡查廁所衛生,發現有一個廁所沒有沖水,對孩子們說了一句,你們這幫小鬼,又沒按照學校要求去做,我順手就按了一下沖水閥沖干凈廁所,同時對自己的教育挫敗感有點沮喪。回到辦公室后,一位二年級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的陪伴下來到我辦公室,很靦腆地跟我解釋,“曾校長,是這樣的,剛才第一節停水了,同學們沒辦法沖水”,我聽了一下子就釋然了,還好沒錯怪孩子們,我馬上解釋說:“你們真棒,校長相信你們?!?/p>
三、開展自主開方式管理的操作策略
1. 全員認同策略
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的前提是提高認同感,教師對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意義理解了,他們就會主動指導學生如何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中出現問題時,會及時給予修正。對學生亦然,孩子們理解了他們參與的組織和社團能給他們帶來什么結果,就會熱情參與組織、設計和維護組織的榮譽。并不斷強化自律與他律意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2. 全面開放策略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在學校里,具有教育功能的場所實施須全面開放,其中就包括運動場,圖書館,廣播站,電視臺,衛生檢查,安全管理,比賽活動,課程建設、社團組建……,除了安全需要不能向學生開放的地方,其余我們都要全面向學生開放,實施學生自主管理,讓校園里每個角落都有學生學習的身影。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