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201)
新時期構建高校新型體育課程的對策研究①
摘 要:高校體育作為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環節,如何順應21世紀教育改革的大趨勢,如何適應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如何充分發揮體育教育的整體育人功能,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改革開放以來,體育教育發展迅速,在終身體育、全民健身、素質教育的導向下,尤其是《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實施,更是給高校體育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該文從體育教學的角度,對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中如何打造新型體育課進行理論與實踐探索。
關鍵詞:高校新型體育課程對策研究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教學中心環節和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只有符合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育人功能。體育教育的迅速發展對新時期高校體育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校的體育課改革創新與突破。
隨著高校體育教育改革進一步的深入,高校體育教學還存在諸多困境。
一是教育目標本末倒置,學生主體地位沒有確立。忽視體育的教育本質是對人的身心重要影響的教育功能,忽視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意識、能力的培養,忽視從不同的教材中去挖掘對學生人格精神的培養和熏陶,而將作為手段的“運動”上升到本質的地位。二是教師隊伍良莠不齊,教學方法更新不夠。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學歷層次偏低,理論功底薄弱、缺乏科研能力,對教育思想、觀念的理解跟不上時代步伐。以運動技術為中心”,不注重“三基”,“以教師為中心”,采用“傳習式”“灌輸式”等陳舊教學方法依然存在。三是教學內容單調枯燥,信息量小。課堂教學枯燥干巴,信息量極少。教學內容信息更新不足、針對性不強,學生提不起興趣。以致出現學生喜好體育運動卻不太喜歡上體育課的怪現象。綜上所述,體育課存在的諸多困境,已不能適應高校體育教育發展的要求,也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因此,打造新型體育課勢在必行。
體育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過程,學生既是受教育的主體,又是教學的主體。
2.1導之以情,引導學生想學
動之以情是教育的重要源泉,情感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巨大的動力功能和調節功能。體育教學師生互動明顯,教師要創設良好、和諧的情感“環境”,運用情感的力量打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自然地進入教學情景之中,自主而練。如教學跨欄課時,要不失時機地介紹世界跨欄冠軍劉翔為國爭光、勇破世界紀錄的感人事跡;教學籃球課時,可介紹中國男籃捍衛亞洲霸主地位,姚明在美國NBA賽場屢創佳績的故事;在上排球課時,可列舉中國女排振奮人心的五連冠事跡,使學生愛國之情油然而生,起到了情境交融,師生共鳴的作用。相信這樣的課能使學生終身難忘。
2.2導之以趣,引導學生樂學
興趣可以孕育種種愿望,可以產生動力。主動體育、快樂體育的要旨即寓教于樂,通過教師的樂教,學生樂學形成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愉快發展。當然,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來源于諸多因素。來源于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為基礎的師生關系,來源于寬松、溫暖、和諧、開放的學習氛圍,來源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源于自學、自練、自評的學習環境,還來源于教師的恰當幫助、提示、表揚、鼓勵等。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提高,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教學內容很自然地轉變為自身需求,從而調動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
2.3導之以法,引導學生會學
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時應靈活運用教法,幫助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提高自身的知識和能力,轉變動力觀念成“會學”“會做”的情緒。要改變教師強制灌輸,學生機械再現的“講解—示范—練習”的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留給學生思維空間和自由練習時間,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愛的運動,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加大學生喜歡的娛樂體育活動和教學競賽課程安排,突出“體育活動課”的活動為主的教學特點。多運用電化教學,把聲、光、像融入教學當中,使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身體運動感覺充分融為一體,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想象,開拓學生的思維;多運用啟發式和誘導式教學法來激活學生學習欲望和動力,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以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盡情享受探索知識的樂趣。
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是提升體育教學水平的關鍵。
3.1更新觀念,樹立科研意識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要求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角色定位由“教書匠”轉向“專家型”“學者型”。這種轉變的實現要依靠教育科研。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是科研型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則無法適應這一新要求。
3.2形成導向,營造科研氛圍
必須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相應的獎懲措施,鼓勵體育教師開展科研活動,多出科研成果。要把教師的科研成果與職務評聘、評優、晉升聯系起來,調動其從事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為教師從事教改、教研提供寬松的環境,有計劃地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總結經驗、交流心得,結合教學、訓練工作開展學校體育的討論活動,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要正確引入各種競爭機制,加速培養一批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促進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3實踐動手,申請科研立項
體育科研工作應落實到“研”上。要加強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的培訓工作,編寫適合其運用的科研方法教程,統計學軟件和資料匯編;要注重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出新的教學課題,爭取科研立項,力求帶著問題去教學,不斷發現,不斷研究,使教學與研究比翼雙飛;對體育科研需要有一個短期、中期的規劃,分步驟、分層次展開工作,培養和利用集體協作精神,利用計算機、網絡等進行廣泛的內、外交流,掌握最新的體育科研信息,并服
務于體育教學實踐。
體育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使學生在每次課中盡可能多地學習、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
4.1精心選擇補充材料,豐富信息來源。
體育故事、體育新聞好比是菜肴中的調料,會讓這道菜增色很多。經常給學生講體育故事、體育奇聞趣事、體育新聞,會給體育課堂帶來很多情趣。尤其是體育新聞用于課堂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到最近國內和國際正在發生的體育事件,增長體育理論知識,而且使體育與真實生活緊密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習更為輕松。另外,要適時鼓勵學生到網絡上查詢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以利于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
4.2教學手段要現代化,加速信息更新
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使教學內容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止到運動,由文字到聲音圖象,將極大地增加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趣味性和信息量,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可以使體育課堂教學發生深刻的變化。在傳授新知識和新內容時,應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將相關教學內容制作成錄像片、多媒體,或購買相應內容的圖像資料,使同學們直觀教學中能更系統、更全面地了解該運動項目的起源、發展、動作要領等。相信精彩的內容、漂亮的畫面,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3設置懸念巧用提問,強化信息載入
“疑”生“問”,“問”解“惑”,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一問”勝于教師“十問”,教師要善于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善問、勤問,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狀態,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精心設計提問,引起興趣,激起他們參與的熱情。問題的設計要結合課的內容,要設計提出的時機,為完成教學任務做好鋪墊。同時,要改變以往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方式,而是給學生創造提問的機會,鼓勵學生自由提問。通過師生互動探討問題,增加體育課的知識性,趣味性和信息量,并促進師生相互交流和學習。交給學生提問的主動權,可以培養他們深思善問的好習慣,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使他們在課堂上不只是聽者,而是自主學習的學習者,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體育運動中的實際問題,將自己掌握的知識運用到體育學習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馬啟忠.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深化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中國科技信息,2005(9):239.
[2]吳登峰,劉鵬啟.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4):57-58.
[3]謝志斌.對新時期高校體育課改革的分析與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S1):205-207.
作者簡介:①金(1972—),男,云南大理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及運動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