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流 郭森仁 蔡瀘瀘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院治未病科,福建晉江 362200
晉江地區老年人口中醫體質類型同期生存質量相關性的臨床研究
吳清流 郭森仁 蔡瀘瀘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院治未病科,福建晉江 362200
目的 探討晉江地區老年人口的九種中醫體質類型同其生存質量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 隨機選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間我市各區老年活動中心的老年人300例,采用SF-36生存質量量表和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量表對其進行相關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結果 晉江地區老年人群中醫體質類型以病理類型較為常見(84.00%);平和質人群的總體生存質量和健康狀況明顯優于其他其他體質類型人群(P<0.05)。 結論 老年人群中醫體質類型同生存質量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平和質人群的生存質量普遍優于其他病理體質類型人群,臨床預防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患者體質向平和質改善,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晉江地區;中醫體質類型;生存質量;相關性
中醫九型體質主要被用于通過人主觀感受對其中醫體質進行分析,同生存質量量表的評估內容相似,均是對情緒、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對人的影響進行研究。其中,前者為中醫體質結果,后者為西醫生存質量結果,臨床認為二者之間應存在一定聯系,通過對其聯系進行分析,有助于從情緒、心理和生理角度對中醫體質進行評價,或根據中醫體質理論對人的情緒、生理和心理狀態進行衡量[1-2]。本次研究通過對晉江地區300例老年人進行生存質量調查和中醫體質類型分析,旨在探討二者之間的相關性,為臨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證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于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間隨機選取晉江地區各區老年活動中心的老年人300例,男146例,女154例,年齡60~87歲,平均(71.6±7.2)歲,其中179例合并高血壓,91例合并冠心病,63例合并糖尿病,17例合并惡性腫瘤。
1.2方法
1.2.1中醫體質類型調查 采用北京中醫藥大學提供的《中醫體質量表》對300例入選對象進行中醫體質類型調查,量表共包括平和質、陽虛質、氣虛質、痰濕質、陰虛質、瘀血質、濕熱質、特稟質及氣郁質9項亞量表,每項亞量表表示一種中醫體質類型,其中包含7~11項條目,該亞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該對象趨近于該項體質類型。

表2 300例老年人中醫體質類型同生存質量之間的關系
1.2.2生存質量調查 采用WHOQOL-BREF量表對300例入選對象進行生存質量調查,共計包括6個方面26個問題:(1)自身生存質量總主觀感覺;(2)生理領域;(3)自身健康狀況總主觀感覺;(4)心理領域;(5)環境領域;(6)社會關系領域,按照由輕到重順序對問題進行積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質量越好。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300例老年人中醫體質類型調查結果
由表中數據可知,以單純體質進行分組時,300例老年人中以病理體質最為常見(陰虛質、陽虛質、氣虛質、濕熱質、痰濕質、氣郁質、瘀血質、特稟質),平和質僅占16.00%,遠低于病理體質(8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理體質中,以陽虛體質最為常見,其次為氣虛體質,遠高于其他類型。見表1。

表1 300例老年人中醫體質類型調查結果
2.2300例老年人中醫體質類型同生存質量之間的關系
由表中數據可知,平和質者的總健康狀況和總生存質量明顯高于其他體質類型(P<0.05),其中以瘀血質體質總健康狀況和總生存質量評分最低,其他類型病理體質之間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21世紀我國正逐步邁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機體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從而發生各類慢性疾病,對其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3-4]。生存質量指的是人體對于注入社會角色執行能力、良好時應感覺等的主觀健康評價,健康生理作為評價的基礎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相關資料指出,體質是人體健康的平臺,因此生存質量同人體體質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5-6]。隨著近年來疾病譜的逐漸改變,各類慢性疾病的發生率逐漸上升。本次研究中,由表1數據可知,晉江地區300例老年人中多為病理體質,平和體質較為少見,僅占整體的,提示該地區老年人群的身體狀況普遍較差,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較高。臨床研究認為,對于慢性疾病應以預防為主,通過對患者體質進行改善,對功能狀態進行調整從而促進患者生存質量的有效提高。因此,探討老年人口中醫體質類型同其生存質量的相關性,對于指導臨床預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7-8]。
本次研究顯示,九種中醫體質類型其總體健康評分和總體生存質量評分具有不同的差異,表明不同體質類型人群其生存質量也存在不同差異。其中,以平和質類型人群的健康狀況和生存質量最佳,淤血質人群最差(P<0.05)。相關資料指出,對于病理體質類型人群,其慢性疾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平和質體質人群,該類患者主觀感受均存在一定痛苦,本次研究中,在八種病理體質類型人群中,不同體質類型人群的生存質量和健康狀況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上不同病理體質類型人群的兩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主觀感覺均較差,其心理領域得分普遍偏低(52.50±2.79)分,同相關資料中的結論基本一致[9]。結合表中數據和相關臨床結論,本次研究認為不同體質類型人群其生存質量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其中以平和質人群最優,其余各種病理體質類型人群生存質量和健康狀況并無顯著性差異,因此臨床養生的目的應為調節患者體質向平和質發展,從而促進患者生存質量的提高。
相關資料指出,當前臨床醫學模式的特征主要為以預防為主,預防重于治療[10]。結合相關資料,本次研究認為,可從根據中醫理論從三方面對晉江地區老年人群進行體制調整,從而有效預防疾病:(1)病因預防,即對于未發病的病理體質人群,采用相應措施對其進行體質改善,促進機體抵抗力的增強,進而實現病因預防,防止疾病的發生;(2)臨床前期預防,通過臨床檢查手段,結合病理體質和正常體質的評定,進行可疑患病人群的劃分,并對已發病者進行相應治療,對于未發病者通過體質調整進行疾病預防;(3)臨床預防,即對于已發病者實施對癥治療,在進行治療時應注意患者的體質變化,從而對癥候變化趨勢進行預測[11-12]。
綜上所述,老年人群中醫體質類型同生存質量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平和質人群的生存質量普遍優于其他病理體質類型人群,臨床預防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患者體質向平和質改善,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郭彥榮,趙坤.支氣管哮喘患兒中醫體質類型的調查研究[J].河南中醫,2011,31(12):1378-1379.
[2] 彭照云.辨證調護對農村老年人中醫體質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9):28-30.
[3] 趙建英,郝小波.葡萄膜炎患者中醫體質類型與生存質量關系評估初探[J].遼寧中醫雜志,2010,53(11):2160-2161.
[4] 呂海燕,宋欣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醫體質證型與生存質量關系評估的初探[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2):77-78.
[5] 辛寶.中醫食療對痰濕體質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2,34(10):1465-1466.
[6] 李八統,文鶯穎,楊年華.中醫食療對調理高血壓患者痰濕體質、控制血壓、提高生存質量和降低血脂作用的分析[J].西部中醫藥,2013,26(10):5-7.
[7] 李曉屏,陳璋秀,譚超,等.中醫體質調理對亞健康人群生存質量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4(3):56-58.
[8] 陳明霞,荊朝霞,王瑞莉,等.中醫體質綜合護理措施對高血壓病痰濕體質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7):166-167.
[9] 王瑞莉,陳明霞,荊朝霞,等.中醫體質綜合調理對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3,36(3):20-23.
[10] 王濟,王琦,張惠敏,等.中醫體質學基礎實驗方法和研究現狀[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10-13.
[11] 朱燕波,王琦,陳柯帆,等.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醫體質類型與健康狀況關系的分層分析[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1,9(4):382-389.
[12] 陳晶,魏敏,戴紅芳,等.亞健康大學生中醫體質現狀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11):1488-1489.
Clinical research on relevance between types of TCM constitu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opulation in Jinjiang area
WU Qingliu GUO Senren CAI Lulu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Fuji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Jinjiang Hospital,Jinjiang 3622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nine types of TCM constitutions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eople in Jinjiang area. Methods 300 elderly people from senior citizen activity cent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rch 2012 to July 2014,and investigated with SF-36 Quality of Life Scale and TCM constitution questioner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constitution was most common one in elderly people in Jinjiang area(84.00%).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people with moderate constitu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people with other types of constitutions(P<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close releva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TCM constitu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eople.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with moderate constitution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at of people with other pathological constitutions.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patients’ constitution to a moderate one in clinical prevention,so as to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Jinjiang area;TCM constitution;Quality of type;Relevance
R229
B
2095-0616(2015)09-64-03
福建省泉州市衛生局衛生科研資助項目。
(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