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云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廣東佛山 528231
音樂對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
張揚云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廣東佛山 528231
目的 探討音樂對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的負性情緒影響,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方法 選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共72例,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36例患者。一組為實驗組,該組患者采用音樂護理的方式進行臨床護理;另一組為對照組,該組患者采用常規性護理法進行臨床護理。兩組在經過1個月的護理干預之后,運用抑郁自評表(SDS)和焦慮自評表(SAS)評估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況,并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況,可以得出:實驗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音樂護理的方式在護理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中有肯定的應用價值,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醫學護理中推廣。
音樂;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負性情緒
隨著人們對美學的不斷追求和醫護工作的不斷改進及完善,其美學護理也不斷的引進于醫學護理當中。而美學護理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音樂護理是通過美妙的音樂意境,以此達到幫助患者放松大腦緊張感的目的,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一系列不良情緒的發生[1]。據相關臨床醫學研究證明[2],用音樂陶冶患者,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因此,本研究選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共72例,以此作為研究對象,意在探討音樂對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的負性情緒影響,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共72例,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按患者的斷指類型又分為:單指離斷患者有33例,2指離斷患者有26例,3指離斷患者有12例,4指離斷患者有1例。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有36例患者。一組為實驗組,其中男17例,女19例;小學及中學文化程度者有34例,大學及以上學歷者有2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且在4000元以下的患者有33例,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患者有3例;并且,患者年齡在35~50歲之間不等,平均(40.0±2.3)歲,該組患者采用音樂護理的方式進行臨床護理。另一組為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18例;小學及中學文化程度者有35例,大學及以上學歷者有1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且在4000元以下的患者有34例,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患者有2例;并且,患者年齡在34~50歲之間,平均(40.0±2.3)歲,該組患者采用常規性護理法進行臨床護理。入選的72例患者均實施了斷指再植術,且已解除了內固定鋼針。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數據之間可以進行良好的對比。
1.2方法
1.2.1常規性護理法 (1)對患者的病房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禁煙,保證病房內的空氣流通[3]。(2)保證患者的充足睡眠及其睡眠質量,密切觀察患者的斷指部位變化,若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向臨床醫生報告[4]。(3)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應告知患者,每日多補充蛋白質食物(如:魚、蛋等)及蔬菜水果,減少或避免食用辛辣食品。(4)指導及鼓勵患者多做手指運動,以此促進手指的靈活度,使其快速康復[5]。
1.2.2音樂護理 (1)醫護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且全面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而其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且在充分聽取患者的意見下,為其挑選適合該患者的音樂類型,如:若患者的性格較為外向、活潑,則可以為其挑選歡快的歌曲,像《我從草原來》等曲目;若患者的性格較為內向,則可以為其挑選安靜的歌曲,像《小夜曲》等純音樂。(2)醫護人員可在病房內,放置錄音機,以便患者可隨時隨地更換音樂和欣賞音樂[6]。(3)醫護人員可請專業的音樂教師給其患者進行音樂指導,并將康復訓練融合進音樂中,如:患者可根據音樂的節奏進行手指運動等[7]。(4)定期組織病房內的音樂比賽,讓其患者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關系,以此幫助患者放松壓抑、焦慮等不良情緒[8]。(5)醫護人員可定期向患者講解一些歌曲的背景故事(如:作家創作歌曲的背景等)。并且,醫護人員應建立安靜、舒適的外部聽歌環境。
1.3評價指標
兩組在經過1個月的護理干預之后,運用抑郁自評表(SDS)和焦慮自評表(SAS)評估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況,并進行比較分析。SDS和SAS分別有20項抑郁、焦慮癥狀表現,并對其不同的癥狀表現進行了評分,總分為100分,超過或等于50分的患者,則代表患者存在抑郁或焦慮狀況。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 (%)]表示,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況,可以得出:實驗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中,實驗組共有36例患者,抑郁患者6例(16.67%),焦慮例數為5例(13.89%),總發生率為30.56%;對照組共有36例患者,抑郁患者12例(33.33%),焦慮例數為11例(30.56%),總發生率為63.89%。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狀況比較[n(%)]
對于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而言,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是非常重要的。若患者在康復期間,出現抑郁、恐懼、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會嚴重影響到手指恢復的進度,即不利于手指的康復訓練。而據相關臨床醫學研究顯示,在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期間,對其患者實施音樂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良好信心。
斷指再植術康復訓練患者的心理狀態及其產生的原因分析:據相關臨床醫學調查顯示,實施斷指再植術的患者一般以青壯年階段的人群為主。其,大多為家庭經濟的支柱,對手指康復的期望值相對較高。然而,在患者內固定解除之后,會發現,其手指功能已基本完全喪失。當療效成果并不符合患者的期望值時,患者極易產生一系列的消極情緒,如:焦慮、抑郁等。而這種不良情緒的產生,是十分不利于患者手部康復訓練的,甚至會影響其患者后期康復訓練的療效成果。因此,對于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而言,不僅應對其早期進行相關醫學知識的普及(如:醫生如實告知患者斷指再植術后的療效成果,以此防止患者因心理期望值過高而產生抵觸心理),還應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指導,以此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音樂護理是一種全新型護理方式,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機制。具體體現:(1)生理機制:音樂會發出一系列和諧振動,而這種振動可以使患者的生理機制發生“共鳴”現象,如:音樂的振動帶動患者的呼吸頻率、脈搏的變化等[9]。而這種和諧振動可以幫助患者的器官運動協調一致。除此之外,音樂會刺激患者的大腦皮層,促進其興奮感,減少疼痛感[10]。(2)心理機制:音樂可以激發患者的記憶與想象,從而幫助患者釋放、排除消極情緒,以此將不良情緒向積極情緒轉換[11]。
根據本文研究,可以得出:實驗組(音樂護理)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為30.56%,而對照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卻高達63.89%,因此,實驗組的護理干預方式是明顯優勝于對照組的,這也由此證明了,應用音樂護理的方式針對護理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是有其肯定的應用價值的。
運用音樂護理的體會:(1)醫護人員在為患者選取歌曲時,應充分聽取患者的意愿,根據患者的心理需求進行選歌[12]。(2)為了讓患者對音樂產生共鳴,醫護人員可對患者講解有關于本首歌曲的相關故事(作家創作背景、歌曲背景等),與此同時,應保證安靜、舒適的外部環境[13-14]。(3)醫護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多采取鼓勵性語言和動作安慰患者情緒。而在患者進行音樂護理的同時,應幫助患者通過音樂合理宣泄出一系列不良情緒。(4)在患者聽完歌曲之后,醫護人員可以與之相互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對其進行適當的心理指導。
綜上所述,音樂護理的方式在護理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中有肯定的應用價值,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焦慮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醫學護理中推廣。
[1] Yoshimatsu H,Yamamoto T,Seki Y, et al.A new device expanding operability of fingertip replantation: Subzone 1 fingertip replantation assisted by non-enhanced angiography in a 2-year-old boy[J].Journal of plastic,reconstructive &;amp; aesthetic surgery: JPRAS,2012,65(11):1592-1594.
[2] 彭婷.音樂對斷指再植術后康復訓練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4):114-115.
[3] 張蕾.斷指再植的術后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6):177-178.
[4] 邵秀慧.斷指再植術后局部循環高壓純氧治療的護理[J].廣東醫學,2012,33(9):1356-1357.
[5] 朱振標,倪江東.斷指再植術新進展[J].海南醫學,2011,22(11):130-132.
[6] 溫連英.健康教育在斷指再植術后康復中的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8):548-550.
[7] 劉喆,崔君智.認知行為干預對斷指再植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10):72-74.
[8] 王臨芳,趙麗.斷指再植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6):355-356.
[9] 王文勝,王利,李文慶,等.84例斷指再植術后康復治療的效果觀察[J].西部醫學,2014,26(8):1066-1068.
[10] Kiyokawa K,Rikimaru H,Kiyokawa M,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of implants performed after regenerative treatment of absorbed alveolar bone due to the severe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endoscopic surgery for maxillary sinus lift without bone grafts[J].The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2013,24(5):1599-1602.
[11] 徐茜.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中音樂護理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4(10):362.
[12] 白毛毛.音樂干預對高職學生負性情緒的影響研究[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50-52.
[13] 童海英,劉慶云.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聯合音樂療法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4(11):1739-1740.
[14] 尹羅娟.細節化心理干預對斷指再植術后患者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4):140-142.
The impact of music on replantati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ZHANG Yangyun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23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usic on negative emotions replantation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and analyzed for reference. Methods Selected October 2011 - 2014 October our hospital replantation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with a total 72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6 patients each. One group w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group treated with the music the way clinical nursing care; the other w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of patients for clinical nursing care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Group 2 after a month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use of self-rating depression table (SDS) and anxiety self-assessment form (SAS) to assess depression, anxiety condi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arison of depression, anxiety condi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an be draw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depression, anxiety incid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Music in the nursing care of the way replantation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have a positive valu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depression, anxiety incidenc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should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care.
Music; Replantation; Surgery; Rehabilitation; Negative emotions
R473.6
B
2095-0616(2015)09-114-03
(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