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芝,趙世貴(長江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由于天然瀝青在水基鉆井液中分散性差,不能直接用于水基鉆井液中做降濾失劑及防塌抑制劑。將天然瀝青進行磺化,引入親水的磺酸基,提高瀝青水化分散性。當磺化瀝青的親水端吸附在泥頁巖界面上時,親油端可覆蓋在泥頁巖表面,改善泥餅質量,降低鉆井液濾失量,阻止頁巖顆粒的水化分散起到防塌作用;同時,親油部分又能填充孔喉和裂縫起到封堵作用[1]。由于磺化瀝青的降濾失性、防塌抑制性及抗溫抗鹽性與瀝青、磺化試劑、反應溫度和催化劑等因素關系很大[2~6],尤其是磺化度對產品抗溫抗鹽性能影響很大。為了提高產品的抗溫抗鹽性,筆者改變傳統的普通攪拌反應工藝為捏合擠壓反應釜來合成樣品,使原料直接充分接觸。引入催化劑,便于降低反應溫度,提高反應速度,防止煤油揮發。引入溶劑油[7]煤油,防止瀝青成團,以便于瀝青與發煙硫酸充分反應。室內選擇不同軟化點的瀝青、在不同原料比、溫度及催化劑加量的條件下合成磺化瀝青,按中石化鉆井液用瀝青類處理劑標準[8]進行評價,優選出最佳瀝青原料及最佳反應條件,指導該類產品的生產及應用。
軟化點為135℃的瀝青A、軟化點為125℃的瀝青B和軟化點為110℃的瀝青C,均為阿聯酋進口工業級瀝青;0號柴油,吉林石化生產的工業級;催化劑LFG-1為自制樣品;發煙硫酸,上海振興化工化學純;NaOH,武漢中天化工化學純。
首先稱取一定量的瀝青、0號柴油和催化劑LFG-1于捏合機中加熱捏合,待達到反應溫度后加入發煙硫酸,恒溫捏合反應4h后用NaOH調節至pH=10,再反應1h后倒出產物,冷卻粉碎后即得到樣品。
選擇軟化點為135℃的瀝青A,軟化點為125℃的瀝青B,軟化點為110℃的瀝青C為原料瀝青,50g發煙硫酸,5g催化劑LFG-1、12.5g溶劑油,在不同溫度下合成9個樣品。并按照鉆井液用瀝青類處理劑技術標準Q/SHCG 3-2011檢測其各項性能,以高溫高壓濾失量(FLHTHP)為優選指標評價其降濾失作用。樣品配方及性能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由瀝青C在不同條件下合成的磺化瀝青的FLHTHP都小于25ml,而且分散性、水溶性、油溶性等都能達到標準要求,而且在溫度為40℃、NaOH加量為95g時降濾失作用最好,故選用軟化點為110℃的瀝青C為最佳瀝青。

表1 瀝青對合成樣品質量的影響
選用瀝青C為瀝青原料,改變原料配比(瀝青、發煙硫酸和0號柴油)、反應溫度和催化劑的加量,按照正交試驗法合成9個樣品(見表2)。按標準Q/SHCG 3-2011檢測其FLHTHP、觀察濾餅質量(見表3),以此優選出最佳試驗配方。

表2 樣品合成正交試驗表

表3 高溫高壓濾失量及濾餅的現象
對試驗結果進行正交分析(見表4)可以看出,原料配比的極差最大,說明原料配比是影響反應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溫度和催化劑加量。各因素濾失量最小的水平為40℃、原料配比為12∶8∶1、催化劑加量為7.5g。在9組試驗中,沒有該產品,因此需要追加樣品合成。檢測追加樣品的FLHTHP為19.2ml,比15#樣品濾失量大。從表4中可以看出,15#樣品不僅濾失量最小,并且濾餅質量和在泥漿中的分散性也最好。所以仍選15#為最佳樣品。
在模擬聚合物鉆井液體系中,分別加入不同加量的15#和FT-1,在150℃下滾動16h后,評價其對鉆井液體系的性能影響(見表5、表6)。由表5可以看出,15#加量為3%時FLHTHP為11.0ml,加量為4%時FLHTHP為10.8ml,FLHTHP下降不大,考慮鉆井液成本,最佳加量選3%。FT-1加量為3%時FLHTHP為12.4ml,加量為4%時FLHTHP為11.4ml,超過4%時FLHTHP下降不大,故其最佳加量選4%。

表4 正交表分析

表5 15#加量對模擬聚合物鉆井液體系性能影響

表6 FT-1加量對模擬聚合物鉆井液體系性能影響
在模擬聚合物鉆井液中加入不同加量的鹽(NaCl),評價鹽對其流變性及濾失量的影響。同理,在模擬聚合物鉆井液中分別加入3%15#和3%FT-1,再加入不同加量的鹽,評價鹽對其流變性和濾失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7。

表7 NaCl對鉆井液性能影響
由表7可以看出,隨著鹽加量的增加,模擬聚合物鉆井液和加有樣品的模擬聚合物鉆井液的API濾失量FLAPI、FLHTHP均增加;表觀黏度和動切力均下降。鹽的加量小于15%時,FLHTHP的增加都比較緩慢,但加有15#和FT-1的鉆井液體系的黏度、切力及濾失量的變化明顯小一些。鹽的加量達到20%時,15#和FT-1的FLHTHP都明顯增加;表明15#和FT-1的抗鹽性能達到15%,能提高聚合物鉆井液性能的穩定性。
將加有3%15#和FT-1的模擬聚合物鉆井液體系分別在140、150、160、170和180℃下熱滾16h,然后測定鉆井液的流變性、API濾失量和相應溫度下的FLHTHP。試驗結果見表8。

表8 抗溫性對比
從表8中可以看出,溫度在140~150℃時,15#和FT-1的流變性和濾失量變化很小;溫度在160~170℃時,流變性參數略有下降,濾失量略增加;FT-1的高溫高壓濾失量明顯增加,表明其抗溫能力為150℃。溫度超過180℃時,15#的API濾失量和高溫高壓濾失量增加很明顯,表明15#抗溫能力為170℃。
1)合成樣品的最佳條件為:軟化點為110℃的瀝青C、反應溫度為40℃、瀝青與發煙硫酸和溶劑油的比例為12∶8∶1、催化劑的加量為2%。
2)按標準Q/SHCG 3-2011檢測15#樣品的各項性能均達到標準要求,而且高溫高壓濾失量只有17.2ml,遠小于標準(≤25.0ml)要求,表現出很強的降濾失性。
3)對比評價15#樣品與現場使用的FT-1在模擬聚合鉆井液中的最佳加量、抗鹽性和抗溫性,結果為:15#最佳加量3%(11.0ml),FT-1為4%(11.4ml);15#抗鹽為15%,FT-1抗鹽也為15%;15#抗溫為170℃,FT-1為150℃。
4)15#樣品最佳加量比FT-1少1%,抗溫性比FT-1高出20℃。由此可以看出15#比現場常用的產品高溫高壓降濾失性和抗溫好,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1]鄢捷年.鉆井液工藝學[M].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1.
[2]Rodriguez-Valverde M A,Cabrerizo-Vilchez M A.Stability of highly charged particles:bitumen-in-water dispersions[J].Colloids and Surfaces,2003,222:233~251.
[3]曹建喜.磺化瀝青的使用性能與原料瀝青化學組成的關系[J].石油瀝青,1995(2):26~27.
[4]蔣官澄,李濤江,都捷年,等.原料瀝青對磺化瀝青產品性能的影響[J].油田化學,1995,12(4):308~311.
[5]馬廣華.高軟化點瀝青分散體系的制備及穩定性研究[D].東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
[6]胡金鵬,雷恒永,趙善波,等.關于鉆井液用磺化瀝青FT-1產品技術指標的探討[J].鉆井液與完井液,2010,27(6):85~88.
[7]王天貴,薛東峰,劉偉.粉狀磺化瀝青的質量改進[J].河南化工,1996(3):17~18.
[8]Q/SHCG 3-2011,鉆井液用瀝青類處理劑技術要求[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