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梅
鉚就精品 焊出輝煌
——記成都市焊接技能標兵李毅
韓紅梅
【編者按】2012年是中國焊接專業成立六十周年,60年來,我國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焊接人才。而作為生產一線從事焊接工作的焊接技術能手,他們默默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為了讓這些焊接技術能手的事跡得到更好的傳播,本刊特別策劃“焊接之星”欄目,希望給予后輩同仁以鼓勵,也希望我國的焊接人才輩出。
焊接之星李 毅
李 毅

李毅同志是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高級焊接技師,從1991年參加工作到現在,24年來,一直從事焊工崗位工作。在這艱苦的工作環境當中,他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小伙子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焊接能手、知名的高級技師,這些成就是他用辛勤的汗水、刻苦鉆研各種焊接技術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換來的。多年來他多次榮獲公司、廠“技術標兵”、“技術比武明星”、“技術能手標兵”、“青年技術能手標兵”和“青年技術質量標兵”等稱號;多次被推薦參加焊工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獲得了公司“素質杯”比賽第一名、成都機械冶金交通系統焊工大賽第二名、成都百萬職工技能大賽焊工決賽第三名、四川省職工技能大賽優秀選手獎。雖然李毅同志獲得了令很多焊工仰慕的各種榮譽,但他在工作中依然保持著樸實、憨厚、謙虛的性格,在單位里,哪里有重大的焊接難題、焊接修復等情況,就會看到他的身影。似乎只要有他在,就從來沒有解決不了的焊接操作技術難題。
記得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李毅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焊工這個辛苦的崗位,每天虛心地向師傅問這問那,很快就熟練掌握了手弧焊的操作方法。每當看到自己焊接出來的產品無論是內在質量還是外觀質量和師傅們相比差距太大,以及無論是探傷級別還是焊縫成形都不高時,他便意識到自己的操作技能和理論水平還不高,為此他重點從這兩方面不斷充實自己。那時候正趕上公司“177和大連鑄”兩大技改工程最繁忙的時期,每天加班加點,早出晚歸,幾乎沒有節假日,為此他毫無怨言、堅持不懈地頂著露天炎炎夏日、汗流浹背的埋頭苦練內功,焊接質量一次合格率越來越高,也很快成長為質量最信得過的年輕人,并被推舉為焊接班組長。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減輕焊工勞動強度,他率先利用工休時間摸索掌握剛剛買進的各種焊接設備,如埋弧焊機、焊接操作機、CO2保護焊機、氬弧焊機和等離子切割機等。付出總會有回報的,他所在的班組不僅提前完成了工期任務,而且焊接產品一次交檢合格率均為100%,贏得了同事和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雖然在同事們眼里他已經是焊接高手,但是他深知與國內外同行相比遠遠不夠,所以當他參加“四川省第二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取得第九名、破格升為焊接技師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我差得太遠,特別是理論知識,以后要學的還多著呢”。此后,他又報名參加了“成都冶金大學”機電專業在職培訓和深造,利用下班和休息時間完成了兩年學習任務,并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中專畢業證書,成為公司里無論是焊接理論水平還是焊接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焊接人才。
眾所周知,夫婦兩個都是從事焊工職業的應該不多見,因為結構焊工既是全方位重體力活,又是要靠真本事才堅持下來的艱苦職業。一個是男技術能手,一個是女技術能手,夫婦兩人互相欣賞、互相鼓勵,你追我趕,攜手并進,和和睦睦地走過了近20個春秋,經歷了無數次大工程、大考驗、大競賽,李毅的愛人毛萍祺也是我廠最優秀的一名女焊工。有一次她為了盡快掌握氬弧焊焊接方法,夫婦兩個放棄晚上休息時間,連續一個星期在李毅手把手的傳授下,很快掌握了該焊接方法,順利完成了鍋爐管的焊接任務;此外,她的愛人由于工作出色,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稱號,還獲得過公司級焊工技術大比武賽“技術能手標兵”稱號。

苦練操作技能
四川省冶金機械廠主要生產冶金、礦山、石油化工、建材及起重運輸等行業成臺、套大型重型機械設備和備品備件,以及工模具的制造與修復;近年來又承接了出口到烏茲別克斯坦、印度、英國及美國等國家的大型設備制造,根據外方技術協議要求,其制造標準、驗收標準等從材料、油漆、焊接、加工、包裝和運輸等諸多方面大都按海外和美國標準或者德國或歐洲標準執行,特別是焊接驗收標準要求高、制作難度很大,必須先掌握和學習相關美國和國際標準才可以逐項實施。面對諸多難題,李毅帶領著他的同事們從廠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每一個焊接難點認真分析、討論和論證,并在親自實施成功后再毫無保留地把操作經驗傳授給徒弟和同行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圓滿完成了所有出口產品的焊接任務,為我廠打造精良的出口創匯產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