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紅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城內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音樂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研究
劉霞紅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望都鎮城內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在對幼兒進行創造力的培養過程中,應加強對幼兒的音樂方面的教育工作。通過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幼兒的音樂鑒賞水平,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開發。本論文從幼兒接受音樂教育的現實過程中出發,通過對現階段幼兒音樂教育的主要特征進行論述,對音樂教育對于幼兒創造力的主要影響進行了舉例,同時提出了關于音樂教育過程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主要策略,旨在提高音樂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效率。
音樂教育;幼兒創造力;思維培養;主要策略
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角色,是幼兒接觸并了解藝術的啟蒙課程。隨著近年來人們對于幼兒創造力培養的關注度逐年上升,對于幼兒進行音樂教育也逐漸順應了時代的需求。雖然在現實教育中,音樂教育已占據主體地位,但是還存在部分問題影響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工作。
部分幼兒園的授課教師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方式,時刻以教學任務對幼兒進行知識的傳輸,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過于注重課堂的紀律,這對于一些活躍的學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長期以往下去,學生會對課程產生厭煩的心理,甚至出現厭學的狀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以及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
(一)促進學生的感性發展,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一張美麗的圖畫讓觀看的人會覺得心曠神怡,而一首能夠打動人心的美妙音樂旋律列J能夠讓人產生直接的情緒波動,或愉悅,或憂傷音樂區別于其他藝術的獨特魅力就在于能夠直接觸發人的情緒或者情感。
幼兒時斯是人們情感發展成長的最初階段,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幼兒情感積極健康的發展,讓幼兒通過音樂體驗感知真善美,讓幼兒通過音樂活動增強創造性思維。幼兒的早期音樂教育通常包括唱歌、音樂節奏、音樂欣賞和音樂游戲等。幼兒在音樂藝術的熏陶之中漸漸潛移默化的奠定了審美能力,擁有了感知美和表現美的審美情趣.形成了健康積極的審美觀念,引發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求向往,同時也讓幼兒在音樂藝術的感染中保持健康樂觀的情緒實現美育教學目的。
(二)提高幼兒的聽力系統,促進幼兒記憶力的發展。幼兒對音樂的學習主要是依靠聽覺,他們通過對音像資料進行聆聽和欣賞不但能夠充分感受和表達音樂,而且同時也能夠通過音樂學習提高聽覺能力。活潑好動的幼兒們通常都會邊聽邊模仿著唱或者跳,漸漸記住了所聽音樂的旋律或者歌詞,這樣的音樂學習既動手又動腦,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記憶能力發展。
(三)有利于增加幼兒之間的交流。音樂教育對幼兒的創造想象力和語言交流能力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因為幼兒時斯的孩子通常思維活動都具有比較鮮明的形象`}生,一般其想象力都會經過再造想象再漸漸轉變成其獨創想象,而音樂活動列J可以讓幼兒運用其豐富想象力進行再創造。例如,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在學彈鋼琴曲目《越過山坡》的時候,當聽完老師的示范演奏以后會根據想象描述音樂旋律表現的像爬山一樣先上后下,甚至還創造性的想象出音樂旋律就像帆船沖浪一樣也是先上又下。幼兒在想象和創造音樂的時候會用語言描述他們對音樂旋律的感知并和周圍的人分享自己對音樂的內心感受和體驗,這樣無疑也會增強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
(四)有利于幼兒身心全面的發展。幼兒音樂教育能夠對孩子身心和個性發展產生有益影響。例如幼兒在學習打擊樂的時候,不但能夠充分滿足他們活潑好動的身心特征,而且還能夠讓他們通過清脆悅耳的打擊樂發出的聲音和節奏產生更加愉悅的情緒從而消除音樂學習的緊張感讓身心更加輕松快樂。這個世界永遠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就仿佛一片樹林里也找不出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因此幼兒的個性差異不可避免的存在于音樂教育中。
每一個幼兒都有他們獨特的個性特點,不一樣的個性差異讓音樂活動展開的時候有可能會有一些孩子并不是很愿意參與,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音樂老師耐心巧妙的進行引導。因為幼兒如果經常參與音樂活動,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夠通過音樂表現增強自信,形成勇敢樂觀的健康心態,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而且幼兒通過音樂活動的參與還能夠潛移默化的形成團隊協作意識,增強和其他孩子之間的友誼和溝通交流能力,同時也提高他們獨立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
(一)在歌曲學習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歌唱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幼兒在歌唱時能受到內容美、曲調美的感染和熏陶,心理活動處于良好的開放調節狀態,優秀的歌曲能誘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歌唱是培養幼兒音樂創造性的有效方式和途徑。在歌唱活動中要使幼兒的創造力得到發展。首先教師要注意歌曲的選材,所選擇的歌曲應是幼兒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形式、風格應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
(二)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韻律活動是幼兒隨著音樂進行的身體活動。動作的伴隨是幼兒認識音樂、學習舞蹈和從音樂中獲得快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它具有能滿足幼兒身體活動的需要;參與對音樂進行探究的需要;想象、聯想、思維的需要;創造性表現的需要等教育價值。韻律活動主要有律動、舞蹈、音樂游戲等。通過韻律活動,可以培養幼兒運用動作進行創造性藝術表現意識和創造能力。
(三)在打擊樂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集體的打擊樂演奏活動能有效地發展幼兒的協作意識,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和對音樂節奏的感受表現能力,為幼兒的音樂創造意識、創造興趣、創造技能的發展提供鍛煉的機會。在打擊樂器的演奏活動中,幼兒的創造性主要表現在運用節奏、音色、速度、力度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和進行演奏指揮。這必須在幼兒有了一定的演奏技能、節奏語匯,運用樂器表達的經驗基礎上才能進行的創造性培養。
[1]鄒淵. 讓您的孩子更聰明——談幼兒音樂教育中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J]. 黃河之聲,2007,03:48-50+129.
[2]黃海濤. 科學與藝術整合教育中幼兒創造力培養的實驗研究[J]. 當代教育科學,2007,16:38-41.
[3]王媛媛. 淺論幼兒音樂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為孩子多營造“非正規控制”的心理環境[J]. 臺聲.新視角,2005,05:149-150.
[4]王齊放. 談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創造力的開發[J]. 石油教育,1999,04:56-58.
G613.5
:A
:1671-864X(2015)10-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