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婧
(山西省太原市塢城路山西財經大學(南校區),山西 太原 030006)
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及當代價值
邵婧
(山西省太原市塢城路山西財經大學(南校區),山西 太原 030006)
當今所處的時代是新聞事業迅猛發展、空前繁榮的時代,報紙、通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新聞傳播手段對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方面發展都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對外開放擴大,形形色色的新聞觀在極力影響和爭奪新聞工作者。近十年來,我國的新聞領域欣欣向榮,新聞事業蒸蒸日上,但是在繁榮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不少問題,這就給我們的新聞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如今,多元文化對我國的新聞價值思想沖擊極大,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并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具有重大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是指自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以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關于新聞傳播、宣傳工作的論述所體現的思想。這一思想的奠基人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是各國新聞文化的歷史積累,是經典作家新聞觀點和學說的系統梳理,是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新聞工作實踐的理論總結,是經典作家價值取向的集中展示。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是時代的產物,是經典作家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偉大成果。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組成部分,具體指的是馬克思主義對各種新聞宣傳現象和新聞傳播活動的總的看法和觀點。它涉及到新聞的本源、新聞的本質及新聞傳播規律等和新聞宣傳相關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它的核心內容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所從事的新聞宣傳事業的工作性質、工作原則和工作規律的一系列基本觀點。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聞宣傳領域的集中體現和反映。它告訴人們如何去站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去觀察和看待新聞宣傳現象,如何去回答新聞宣傳活動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有效解決新聞宣傳領域出現的矛盾。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創立的理論基礎。
1.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唯物論前提。
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社會生活中不斷涌現的事實也同物質一樣,是客觀存在的,記者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新聞事件時,只有堅持事實第一性,新聞第二性的原則,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透過新聞現象認識新聞背后的本質。新聞工作者只有尊重客觀規律,堅持正確的新聞立場,并且善于在運動中把握新聞事實,才能夠做到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一,真正能動地認識世界。
2.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辯證法基礎。
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把唯物辯證法作為其方法論基礎,對新聞媒體建設、新聞從業者隊伍建設、新聞的采訪與報道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的,所以應該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同時世界又是充滿矛盾的,所以應該用全面和矛盾的觀點分析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普遍聯系的各個環節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表現為事件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記者在面對復雜的新聞事件時,要把握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同時還要不斷觀察事物所處態勢,對事物之間將要或者可能發生的轉化做出科學的預見。唯物辯證法關于矛盾的觀點認為,矛盾是對立統一的,所以我們要用一分為二、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同時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我們在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聞狀況時,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新聞采訪的方式和報道的形式要作個性化的分析,如果所有的新聞事件都是按照標準化的模式去呈現而忽略了事物多樣性這一準則,那么新聞報道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動性和價值性,這樣的新聞其生命力也會岌岌可危。
(一)有利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媒體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輿論導向的正確與否事關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政治方向,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新聞工作者要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和洞察力,在對待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問題上,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政治原則,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新聞媒體要從全局出發,積極設置對人民的社會生活、心理和行為有重大影響的議題,正確引導群眾的思想和行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要努力營造有利于進一步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輿論;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提高群眾精神文明水平的輿論;有利于鼓舞群眾滿腔熱忱地投入到改革開放事業,為國家富強、民主、文明貢獻自己力量的輿論;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輿論等等。要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防止片面化和絕對性,同時還要堅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確把握問題的性質和具體情況,從而做出適當合理的安排。
(二)有利于發揮媒體作用,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社會成員的認同感、社會環境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平關系所導致的,因此消除不和諧的重要舉措便是宣傳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社會理念,讓人民群眾都能夠平等地享受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利益,不存在任何不愉快感和不平衡的心理,人與人、人與社會能夠和諧相生。只有正確處理各種社會利益矛盾,排除一切干擾因素,才能真正維護公平正義,這就需要新聞媒介在新聞報道過程中要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合理引導利益分配,對受益人享有的利益范圍和應有的權利做出合理的闡釋和報道,使各階層互贏、共繁榮,從而形成社會主義利益分配的科學局面。新聞媒介更要尊重每個人的意見和看法,允許公民暢所欲言,自由表達自己對媒介報道的看法和建議,從而增強社會成員的認同感和做人的價值,并以此激發社會公民的無限創造力。官民之間共筑誠信友愛的官民關系,不僅有利于個人事業的發展,而且能夠促進社會和諧、民族發展和共榮。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劉建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理論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A811;G210.9
:A
:1671-864X(2015)10-0091-01
邵婧,女(1989-5),漢族,山西陽泉人,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3級研究生,專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