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10 月25~26 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首都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公共考古?首師論壇”在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大廈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國祥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黨委書記梁占軍教授,首都師范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主任袁廣闊教授等出席開幕式并發言。此次論壇為期兩天,共分為公共考古演講和公共考古研討兩大部分。
本次論壇邀請到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七位學者為大家講述精彩考古故事。方向明研究員主講《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國的王——反山第12 號墓主》,齊東方教授主講《生與死——兩個世界的徘徊》,高大倫研究員主講《今秋川南龍門陣,街談巷議話考古——<考古宜賓五千年展>策劃營銷漫談》,許宏研究員主講《青銅催生中國》,劉國祥研究員主講《五千年王者歸來——興隆溝紅山文化整身陶人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巫新華研究員主講《新疆的絲路地位與文化底蘊》,孫慶偉教授主講《信古還是疑古:民國史家對于古史的基本態度》。
本次研討會分為“公共考古在一線”、“公共考古在校園”、“公共考古與媒體”等三個環節。“公共考古在一線”環節中,來自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沈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烏蘭察布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半坡博物館、憶空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代表從“第一線”的角度來為大家解讀各自所開展的公共考古活動。他們通過公眾考古活動使考古學走近公眾,進而實現考古學對現代社會的文化價值做出有益探索。“公共考古在校園”環節中,來自北京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黑龍江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高校的代表分別介紹了高校社團開展的系列公眾考古活動,并積極引導公眾關注和參與考古文博事業。“公共考古與媒體”是今年新增加的一個討論環節,來自中國考古網、上海古籍出版社文物考古部、《大眾考古》編輯部、新華社、人民日報社、光明日報社等與考古有關的包括網站、出版社、報社在內的相關負責人以及熱衷于文博考古事業宣傳的資深媒體人,從傳媒的角度來探討公共考古的傳播。
此外,本次論壇還舉行了“公共考古活動”、“考古也文藝”、“創意博物館”等征集活動的頒獎典禮以及茶話會,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就不同機構之間加強協同合作達成了共識。
中國公共考古論壇是國內面向公眾展示和宣傳考古成果、推動公眾走近考古學的盛會,旨在搭建一個公眾考古研究與交流的平臺,促進公眾考古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提升公眾對考古學的認知和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