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豐慧

國際熱錢就是要賺取市場波動的錢,絕不會顧及給市場和其他投資者帶來多大風險。對于這一點必須有清醒認識。各個國家對于資本項目之所以遲遲不愿意放開,就是擔心國際熱錢給匯市、債市、期市以及股票市場帶來的大波動風險
國家外匯局9月30日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這份報告中引人矚目的是關于外資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上半年中國股市牛市格局的進出表現。
應該關注的第一個數據是,在對外負債中,直接投資28274億美元,證券投資8997億美元(其中股權投資金額為6727億美元,債券投資金額為2270億美元),這意味著上半年有近9000億美元外資流入內地資本市場。6727億美元的股權投資中,不乏直接進入到股票市場的投資資金。在上半年大牛市格局下,這一可能性非常之大。假如有5000億美元直接進入到股市里,那么將相當于3.1萬億元人民幣。上半年中國A股每天成交1萬多億元,連續多個交易日成交在2萬億元以上,現在看,外資“貢獻度”不小啊。
外資名義上是股權投資,實際上是在股市短期炒作投機,給市場帶來的波動之大可想而知。在牛市格局下,外資大舉進入,而在暴跌后的熊市背景下,外資既是暴跌的幫兇,又助推熊市更熊。現在看來,去年7月份啟動的所謂這波牛市行情,是券商融資、P2P畸高杠桿配資、銀行與信托勾結創造的高杠桿傘型信托以及民間畸高杠桿配資,加上外資涌入等共同推動的牛市。當然,進入6月中旬后的暴跌,以及此后的熊市,兇手依然是他們。
需要明白的是,進入股市的外資一般都是國際熱錢,即投機炒作的短期資金。在股市里是不會打持久戰的,一旦達到他們的回報目標將會毫不留情地撤離;一旦有風吹草動或者市場波動風險,也會搶先出逃。國際熱錢就是要賺取市場波動的錢,絕不會顧及給市場和其他投資者帶來多大風險。
對于這一點必須有清醒認識。各個國家對于資本項目之所以遲遲不愿意放開,就是擔心國際熱錢給匯市、債市、期市以及股票市場帶來的大波動風險。
雖然外資是幫兇,但仍然不是這波過山車行情的主兇。這從第二組數據中可以看出來。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股票市場顯現“牛市”格局,股指期貨指數快速上漲,后期股票市場整體估值推高,部分境外投資者選擇獲利離場。上半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股權投資減少88億美元,其中4月份減少47億美元,5月份增加13億美元,6月份減少42億美元,但6月下旬轉為增加11億美元。
這波暴跌行情是從6月中旬開始的,而六月下旬境外機構投資者還增加11億美元,說明行情“兇手”還在國內,即券商融資、P2P畸高杠桿配資、銀行與信托勾結創造的高杠桿傘型信托以及民間畸高杠桿配資。其中,券商融資最高攀升到2萬多億元,現在已經跌破1萬億元,對市場影響很大。而P2P畸高杠桿配資、銀行與信托勾結創造的高杠桿傘型信托占比例非常之大,但又無法真實統計出來。
可以說,去年以來的中國A股大起大落,最終爆發罕見的股災,敵人就藏在國內,主要是失控的券商融資、P2P畸高杠桿配資、銀行與信托勾結創造的高杠桿傘型信托等。這個教訓是深刻的。
最可怕的就是銀行與信托勾結創造的高杠桿傘型信托。清理這些入市高杠桿資金重點在于銀行與信托勾結創造的高杠桿傘型信托,其涉嫌信貸資金進入股市,后患無窮,風險很大。相比之下,券商融資基本是可控的,資金性質也都是投資者自有資金;P2P畸高杠桿配資雖然風險很大,但是資金也是投資者自有資金,風險承擔主體非常明確的。
無論指數如何變化甚至下跌,清理銀行與信托勾結創造的高杠桿傘型信托等高杠桿資金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否則,A股風險隱患就很難從根本上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