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科學》歡迎投稿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與二十一世紀聯合創新(北京)醫藥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國家級醫藥衛生期刊。在創刊前,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為本刊親筆題寫了刊名;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名譽會長何魯麗,為本刊寫了:“辦好中國醫藥科學雜志,促進醫藥科技創新與交流”的題詞。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國內統一刊號:CN 11-6006/R,國際標準刊號:ISSN 2095-0616,郵發代號:82-519,現為半月刊,每期定價20元。本刊系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解放軍醫學圖書館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收錄期刊。所發文章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及本刊網站全文上網。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殷切關懷和鼎力支持下,組建了由桑國衛副委員長出任名譽主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出任主任委員,50多位國家和省級醫藥衛生主管部門、社會團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領導及70多位德高望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出任副主任委員、委員的顧問委員會,同時本刊還建立了由2000多位醫藥科研、醫藥教育、臨床醫護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中青年專家出任編委、審稿專家的編審隊伍,并聘任胡大一等近20位各個學科的學科帶頭人兼任本刊欄目主編。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始終堅持“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和實用性”的辦刊方針,以“報道醫藥研究進展、反映醫藥發展動態、推廣醫藥創新成果、普及醫藥適用技術、交流醫藥臨床經驗、探討醫藥工作熱點、服務醫藥科研人員、促進醫藥科學發展”為宗旨。本刊參照學科分類開設了專家論壇、論著、綜述、醫藥教育、基礎醫學、生物醫學、藥物研究、中醫研究、中西醫結合醫學、臨床醫學、婦產醫學、兒科醫學、腫瘤醫學、五官醫學、神經疾病研究、臨床藥物應用、護理研究、檢驗醫學、麻醉與疼痛、放射與影像、微生物與感染、衛生統計與流行病、調查研究、預防醫學、公共衛生、科研管理、醫療管理、藥事管理、護理管理、器械設備、藥業論壇等近40個欄目,涵蓋了醫藥科學門類的所有二級學科和部分三級學科。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立足醫藥科研、教育和臨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內外醫藥科研、教育、醫護和經營管理人員,客觀、全面地報道醫藥科研進展和業界發展動態,積極、快速地發布國內廣大醫藥衛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論、新觀點、新發現、新技術、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經驗等。報道內容不僅涵蓋醫學、藥學科研、教育和臨床各個學科,還涉及醫療器械、醫療和藥品管理與經營、醫藥政策與法規等。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自2011年1月創刊以來,建立了30余人的專職編采與經營管理團隊,導入了先進的期刊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制訂了系統、規范、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編采流程,堅持以質取稿的原則,嚴把稿源、審稿和編校質量關,保證了雜志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根據中國知網的數據顯示,該網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收錄醫藥衛生類論文244萬多篇,本刊所發論文的網絡下載閱讀量和被引用量多數表現良好,其中有2篇論文的下載閱讀量排名100位內、被引用量排名200位內;另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與萬方數據公司聯合編制的2014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的數據,本刊總被引頻次為4087、影響因子為0.739,在其收錄的129種醫藥衛生綜合期刊中,排名均在前三分之一之內。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稿件要求6000~10000字符(含空格),參考文獻不低于15條。稿件請發送至本刊投稿信箱,或通過本刊網站網上投稿平臺投稿。來稿中須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辦公電話、手機、電子信箱,通訊作者需在名字右上角用“▲”標注。屬于基金項目、科研課題贊助的論文須在首頁末左下角標明基金項目和編號,并同時發送證明文件掃描件,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和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及除英文以外的文種請標示出來。本刊來稿必復,自收稿之日起10~15個工作日內發給作者稿件處理通知,凡投稿超過20個自然日未接到本刊任何通知的作者,請及時與本刊聯系。委托他人向本刊投稿的,另須注明被委托人姓名、單位、電話、手機、電子信箱及與作者關系。不得委托論文中介性質的單位或個人投稿。
《中國醫藥科學》雜志將進一步突出“出版周期短、報道時效強、涉及學科廣、審稿專家多、編輯業務精、審稿速度快、發稿周期短和服務意識高”為特色;堅持以科學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關注醫學熱點、崇尚研究創新、鼓勵百家爭鳴、倡導誠實守信、注重學術質量;通過不斷提高編審速度和報道時效,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態度和工作熱情,努力成為廣大醫藥科研人員和熱心于醫藥科學事業的人們進行科研創新與學術交流的堅實平臺和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