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 張奕文 何倪婧 李妙端
周期性癲癎樣放電(periodic epileptiform discharges,PEDs)臨床罕見。而PEDs本身是否為癲癎發作期圖形,目前認識尚不一致。我科近期收治1例,其臨床及腦電圖演變具有一定特征性,現匯報如下。
患者,男性,48歲,臨床診斷神經梅毒。入院時頭顱磁共振檢查未見異常,24h視頻腦電圖檢查未見異常(圖1A)。醫囑予青霉素靜滴。于首劑青霉素靜滴結束約1h后患者突發意識喪失,雙眼上翻,四肢強直抽搐,持續3min抽搐停止,但意識未恢復。8min后患者再次出現四肢強直抽搐,持續7min抽搐停止,意識仍未恢復。考慮全面驚厥性癲癎持續狀態(gen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GCSE),給予抗癲癎、氣管插管等搶救。類似抽搐癥狀于6h后又發作1次,歷時2min。3次發作間期患者始終處于昏迷狀態。次日患者轉為譫妄狀態,表現為言語混亂,偶爾躁動,攻擊他人,24h視頻腦電圖監測顯示PEDs,右側半球偏勝(圖1B)。臨床考慮非驚厥性癲癎持續狀態(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NCSE),予繼續抗癲癎治療。之后患者意識逐日好轉,表現為時而清醒,時而譫妄,且譫妄狀態時間逐漸減少,未再抽搐。于GCSE終止第4天起患者未再出現譫妄,意識持續清醒,復查24h視頻腦電圖仍見PEDs,但左側半球偏勝(圖1C)。于GCSE終止第10天再次24h視頻腦電圖檢查示PEDs消失,背景活動恢復正常(圖1D)。于GCSE終止第3天顱腦MRI檢查見雙側大腦半球灰質及海馬水腫(圖2)。
周期性癲癎樣放電(PEDs)是一種罕見的腦電現象,是指癲癎樣放電(棘波、尖波、棘-慢、尖-慢綜合波,等)每隔1~2 s周期性反復出現在一側或雙側大腦半球。就PEDs本身是否為發作期圖形,一直是爭論的焦點[1,2]。
孫鶴陽等[3]在1例患者中明確見到PEDs與臨床癲癎發作放電間的轉換過程,也見到1例患者癲癎發作后腦電圖表現為PEDs,臨床表現為反應遲鈍,答非所問,診斷NCSE,經抗癲癎治療PEDs消失,臨床癥狀好轉。本例于GCSE終止后腦電圖表現為PEDs,臨床起初表現為譫妄,曾經考慮為NCSE。但是,進一步隨訪發現,于GCSE終止第4天,患者意識持續清醒,無任何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或精神性發作癥狀時腦電圖仍表現為PEDs。由此可推理,本例GCSE終止后出現的腦電圖PEDs并非NCSE發作期圖形。本例于GCSE終止第10天復查腦電圖示PEDs消失,背景活動恢復正常,提示其PEDs實為全面驚厥性癲癎持續狀態后一過性腦神經元興奮性增高的表現。另外,本例PEDs以雙側半球但各自相對獨立的方式出現,與其雙側大腦半球灰質及海馬水腫影像改變相符。

圖1 A 入院時腦電圖未見異常;B GCSE發作次日,患者處于譫妄狀態,腦電圖顯示PEDs,右側半球偏勝; C GCSE終止第4天,患者神志清楚,無臨床發作,腦電圖仍見PEDs,左側半球偏勝;D GCSE終止第10天,腦電圖顯示PEDs消失,背景活動正常。

圖2 于GCSE終止第3天顱腦MRI檢查見雙側大腦半球灰質及海馬水腫
1 Brenner RP.Is it status? Epilepsia. 2002, 43 Suppl 3:S103-1l3.
2 Garzon E,Femandes RM,Sakamoto AC.Serial EEG during human status epilepticus: evidence for PLED as an ictal pattern.Neurology. 2001,57(7):1175-1183.
3 孫鶴陽, 黃顏, 劉秀琴, 等. 周期性癲癎樣放電與癲癎發作的相關性.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1, 44(1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