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娟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隨著價值觀教育內容和方式的不斷創新,聽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其突出問題為:當前的聽障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更多關注宏觀層面與思想層面的知識教育,教育內容距離學生的生活與日常所思所想較遠;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教育過程結合不夠緊密,導致聽障大學生對認知過程缺乏興趣,對活動過程缺乏反思;德育課程缺乏多樣化的教育途徑與方法,無法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豐富內容。應針對上述現象,通過以下方面,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聽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載體,有效解決聽障大學生思想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師是聽障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導因素,教師的整體素質直接關系到聽障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因而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對聽障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保證。首先,教師要自覺學習,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精神實質以及歷史意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內心,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次,“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1],要切實加強所有任課老師的師德建設。所有任課教師要率先垂范,給聽障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用自己的學識和人格魅力感染聽障大學生,為學生樹立榜樣,使聽障大學生主動接受、認同并最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一是聽障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密切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及時充實新內容、新材料和新觀點,使教學內容密切圍繞時代。二是突出重點難點,聽障大學生的任課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結合當前社會實際,精煉教學內容,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熱點和難點問題,幫助聽障大學生明辨是非,系統地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基本要求等理論知識。三是解決實際問題,聽障大學生的任課教師要根據聽障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找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同聽障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和關心的問題的最佳切入點,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解決聽障大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幫助聽障大學生進一步堅信馬克思主義,增強聽障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效果。
注重因材施教,聽障大學生來自全國各省市,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認識不同,認知和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要遵循聽障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思維方式發展規律,適應聽障大學生的總體認知結構和水平。針對聽障大學生主要靠手語進行交流,依靠視覺的直觀形式獲得信息,因此視覺敏感,形象思維非常發達,而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相對較差的特點,可采圖文并茂、形象逼真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探索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充分激發聽障大學生學習、參與的主動性與熱情,改變聽障大學生高中階段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如案例教學中通過課程觀看先進人物事跡,然后引導聽障大學生交流討論,從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內化。
專業課教學是聽障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徑之一。各門專業課程本身蘊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內容,任課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在注重向聽障大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滲透。如世界的物質性,物質世界的聯系和發展,以及物質生產,等等,當然也包含真理與價值、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等,很多內容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有關。因此,專業課程教師在教授本學科專業知識時,有意識地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內容是切實可行的。專業課程的教師應該積極地將本專業知識的教學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學的滲透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多彩的校園文化是聽障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 “隱形課堂”。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充實聽障大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聽障大學生的技能,還能提升聽障大學生的思想,陶冶聽障大學生的情操,因此要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之中,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良好氛圍。例如,通過開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海報設計大賽、文化藝術節、寢室設計大賽等集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對聽障大學生的育人作用。聽障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踐開展各種榮譽標兵評比,充分發揮聽障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及聽障大學生關注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成效。
“只有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大學生社團是由大學生在自愿基礎上,為滿足在專業學習以外對學術、文藝、娛樂等能力的培養需要組建起來的。可以通過經費、活動場所等各種條件的支持,以及授予個人或社團榮譽稱號等手段,對聽障大學生社團進行引導,有目的、有計劃地設置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相吻合,與聽障大學生身心特點、興趣愛好、思想品德發展現狀及能力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活動主題和基本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既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聽障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努力提高聽障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高等學校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律規定,按照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對在校大學生所進行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深入實際、深入社會、依靠學校和社會力量共同完成的一種貫徹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綜合素質的實踐教育活動。”[3]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聽障大學生深入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也是聽障大學生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直接、最生動的形式。例如,組織聽障大學生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等,激發聽障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組織聽障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如發揮聽障大學生繪畫方面的優勢走進幼兒園、康復機構畫墻飾,發揚聽障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實現自我價值。組織聽障大學生參觀江蘇省美術館等,培養聽障大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提高聽障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由于聽障大學生交往的局限性,智能手機能夠提供信息交流、網頁瀏覽、學習娛樂等,智能手機深受聽障大學生的歡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行為。聽障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可以依托智能手機這個途徑,開通短信平臺,將各校的聽障大學生的手機號碼集中到一個平臺中。平臺的管理員可以及時給聽障大學生發布最新的新聞、國家政策,宣傳高校師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活動成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紅段子”。利用智能手機這一“帶著體溫的媒體”,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及時性和普及性。創建高水準的、吸引力強的、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QQ空間、微博和微信,營造寓教于樂的新型網絡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創建的價值導向,開展形式多樣的隱形教育。如將生活中涌現出的典型榜樣,編輯成內容形象、生動活潑的圖片和文字上傳至微博、微信,引導聽障大學生對比反思,潛移默化地提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性。利用QQ、微博和微信的及時交流功能進行學習、生活、工作的交流溝通,拉近心理距離、增強相互信任。積極鼓勵聽障大學生圍繞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交流互動,在討論中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化理論認識,增強自覺抵御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
[2]蘇霍姆林斯基,著.姜勵群,等譯.少年的教育與自我教育.北京出版社1984:100.
[3]周長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