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瀾 陳 娜 陳丹丹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基于協同論的專業建設質量自評研究
馬 瀾 陳 娜 陳丹丹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加強專業建設質量的評價和監控是提升專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專業建設質量由專業教育與社會需要的匹配程度衡量。因此,本文從協同論的視角,探索構建高等院校專業建設自評體系和綜合測評專業建設質量的測度模型。
專業建設質量 協同論 評價
伴隨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擴張,專業建設質量下滑明顯,培養人才達不到用人單位的標準,社會貢獻遞減,這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周期不斷縮短。學生在校園里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在畢業時甚至是在學習時已經過時。高等院校專業教育以傳授職業知識和技能為價值取向的傳統做法遠不能適應社會快速變化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新時代背景下,專業建設質量的內涵發生了變化,專業建設質量的評價體系和方法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對專業建設質量進行評價和監控是提升專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與專業建設的自評相較,他評既可避免專業建設行為,又可為專業建設的完善優化提供持續動態的決策依據。
在對專業建設質量作出評價之前,首先要明確何謂“專業建設質量”。《辭海》對“專業”一詞的定義是:“高等學校或中等專業學校根據社會專業分工需要設立的學業類別。各專業都有獨立的教學計劃,以實現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1]據此,專業建設可理解為圍繞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而進行的教學組織管理活動主要包括培養方案的制訂、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實訓項目建設、師資培養等內容。經過這一系列的專業建設活動,專業的培養目標的完成情況可視為“專業建設質量”。具體地說,專業建設是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學校向學生提供專業教育服務,學生經過專業學習成為高校專業教育的“教育產出”,這種“教育產出”要滿足社會分工發展的需要,專業教育才具有真正意義和價值。在今天知識和信息極速更新的社會,專業教育不能局限于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生要有能力依據社會市場的變化,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在專業領域實現自我和超越自我。因此,專業建設質量可定義為:專業教育可滿足學生適應專業領域可持續性自我發展的程度。
協同論是20世紀70年代初聯邦德國理論物理學家哈肯(H.Haken)創立的,其基本思想是在生命和非生命的開放系統內的各個系統,當它們處在一定的條件下時,就會通過非線性的相互作用而產生協同作用和相干效應,使系統從低級發展到高級、從無序發展到有序的狀態[2]。理論認為系統由無序走向有序的關鍵在于系統內部序參量之間的協同作用。協同度即指系統之間或系統組成要素之間在發展演化過程中彼此和諧一致的程度。
專業建設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參照上述專業建設質量的定義,學校專業教育和社會需求相互匹配,協同發展,才能有效保障教育質量。學校是專業人才的供給方,這個子系統由“教師教”、“學生學”和“行政管”三方合力構成。用人單位是專業人才的需求方,人才培養質量經由市場予以信息反饋。由此看來,專業建設是開放的、動態的系統,學校和社會存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專業建設質量受到多種不確定的隨機因素的影響,這正符合協同論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專業建設質量評價要全面考察學校和社會的互動與契合,適用協同論,引入系統協同度模型,研究專業建設系統的協同度,可反映專業教育和社會需求的對接程度,依此綜合評價專業建設的質量。
各學校各專業雖然情況千差萬別,但專業培養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都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所以專業建設質量自評的基本體系可以是一致的,只是指標的評價標準因學校和專業不同可做相應的調整。
從協同論視角出發,專業建設質量的自評包括學校評價和社會評價兩個方面。學校評價圍繞“教、管、學”三方面展開。教師善于科研和教學,學生善于主動學習,管理部門善于組織和調動學校的人財物,三方協同,專業建設可實現內循環系統的有序運轉。專業發展與社會需求是共生關系。專業建設對社會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輸送專業人才和提供社會服務。學校內部專業建設運作有序兼具社會外部對專業評價不斷提高,專業建設便進入系統良性循環。
我們構建專業建設質量自評指標體系如下表,專業建設質量的數量測度由社會對專業的評價(S1)和學校對專業內涵建設的評價(S2)間的協同度C表示,影響評價結果的關鍵因素即系統的序參量(eji)多采用客觀指標,涉及主觀體驗和態度的方面則采用主觀指標,評分標準因學校專業而異。

表 專業建設質量自評指標體系

其中,αji和βji分別是第j個子系統在第i個指標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由公式(1)可知,uj(eji)∈[0,1],eji其值越大,對相應子系統有序的“貢獻”越大。
從總體上看,子系統的有序度可利用如下所示的公式進行計算:

由公式(2)可知,uj(ej)∈[0,1],uj(ej)的取值越大,表示子系統的有序度越高,反之子系統的有序度越低。假設在初始時刻t0,各子系統的有序度表示為u0j(ej),當整個復合系統發展演化到時刻t1時,各子系統的有序度表示為u1j(ej),那么復合系統的協同度C可以表示為:

式中滿足以下條件:

專業建設質量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專業建設自評需要對建設情況進行持續的跟蹤記錄,采集數據建立信息庫。我們可以通過上述指標的時間序列,利用公式(1)及公式(2)算出子系統的有序度,得到各期專業建設的學校評價和社會評價的數值。然后利用社會評價(S1)和學校評價(S2)的序列值,通過公式(3)得到協同度C,以反映社會評價(S1)和學校評價(S2)的一致性。協同度C值越高,說明專業建設和社會需求的契合程度越高,綜合反映出專業建設的質量。
本評價方法的優點在于,它可以用于專業建設質量的縱向評價;在主觀指標評分標準相同的情況下,也能適用于學校間專業建設質量的橫向比較。對于專業建設質量自評指標體系,本文僅從協同視角出發做了初步的構架,評價指標的選取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1]夏征農.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2]黃潤榮,任光耀.耗散結構與協同學[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3]魏海燕,李晗.基于協同理論視角的高校科研評價體系構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22):148-150.
[4]馬瀾,朱佩楓.我國醫藥制造業發展的協同度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4(6):22-24.
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改課題(NZYJG2013-11)主持人:馬瀾;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課題(C-b/2013/01/031)主持人:陳娜;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改課題(NZYJG2013-12)主持人: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