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的護理方法。 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間收治的82例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數字隨機分組法原則,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41例病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并發癥發生情況。 結果 (1)與對照組相較,觀察組滿意度更好,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與對照組相較,觀察組并發癥率更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實施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的高血壓基地節區腦出血患者通過給予綜合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讓患者對疾病治療更加滿意,改善其術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8-8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basal ganglia region using ultra early microsurgery.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clinical data were selected,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August to 2014 Augus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igital random grouping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4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1)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atisfaction better contras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2)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wer complication rate, contras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ltra earl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base ganglia by giving comprehensive ca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ake patients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Ultra earl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Nursing method
高血壓腦出血屬于高血壓疾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該疾病的死亡率高、病情兇險、發病急,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以往主要為開顱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顯微手術被應用于該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更加顯著的療效[1]。顯微手術具備安全性高、療效顯著、血腫清除徹底等特征,對患者疾病的治療非常有利。本研究主要分析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的護理方法,現將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間收治的82例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分組法原則,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41例病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男23例,女18例,年齡在42~78歲間,平均(53.18±7.67)歲。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男24例,女17例,年齡在41~77歲間,平均(52.25±7.5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病情較急,大部分患者存在意識障礙的情況,因此要快速評估其病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于清醒的患者,他們會因不了解病情而感到焦急、緊張,此時需用言語安撫患者,使其心理壓力適度緩解。
觀察組:綜合護理。(1)術前準備。就診之后,需在短時間內將患者送至搶救室,并做好各項監護工作,建靜脈通道,給予配血、化痰、吸氧等操作。迅速評估患者病情,并向清醒患者講解相關的手術知識讓患者對疾病知識有進一步了解,明確顯微手術的優越性,提高其治療依從性[2-5]。除此之外,還需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和交流,讓家屬了解手術治療的原因,并鼓勵家屬安慰患者,陪伴在患者身邊。(2)術后血壓監測。完成手術治療后,需將患者送至重癥監護病房,控制舒張壓,護理人員需全天候監測患者血壓變化情況,做好相應記錄,于血壓高峰前用藥,降低腦灌注不足發生率。(3)并發癥預防護理。實施超早期術后,患者有存在并發癥的發生,顱內再出血就屬于該疾病術后并發癥之一,完成手術治療后1~2d,需觀察患者血壓變化情況,針對有躁動表現的病例,需由護理人員評估其病情,觀察期是否存在顱內出血的情況,并將情況告知醫生。強化對患者實施口腔護理,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協助其排痰。讓患者取半臥位,鼓勵其多喝水,對排痰有利。(4)適度參與康復訓練。完成手術治療后,待患者生命體征處于穩定狀態后,需鼓勵其參與康復訓練,按摩患者全身,對關節運動、血壓循環均可起到促進作用。若患者病情允許,可鼓勵患者下床活動。(5)出院指導。臨近出院前,要告知其相關的注意事項,指導其飲食,患者要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飲食清淡,多食用水果與蔬菜,預防便秘。定期入院復查,便于降低再出血發生率。endprint
1.3 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
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調查項目包括護理態度、操作技巧、溝通技巧、護理內容是否全滿等,共有10個項目,每個項目10分,總分為100分。滿意:≥80分;較滿意:60 ~ 79分;不滿意:≤59分。
1.4 統計學方法
收集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數據資料,利用SPSS16.0軟件分析數據資料,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從研究結果中顯示,觀察組中有40例患者護理滿意,總滿意度為97.56%。對照組中有35例患者護理滿意,總滿意度為85.37%。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滿意度更好,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有1例并發癥病例,主要表現為肺部感染,發生率為2.44%。對照組中有4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中肺部感染2例、顱內出血2例,發生率為9.76%。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率更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疾病通常并發偏盲、偏身視覺障礙、偏癱等疾病,在外科技術不斷進步與發展的同時,微侵襲性手術被應用于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的治療中,這種手術治療可以將患者腦組織缺損最大限度切除,促進其腦循環的改善,對患者意識恢復具備促進作用[6-9],不過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還需對其實施護理干預,提高臨床療效。
綜合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這種護理模式的護理內容非常全面,要求護理人員在接診后觀察患者意識障礙程度,并評估其病情,針對清醒的患者,可向其簡單介紹該疾病,讓患者對疾病有進一步了解,并告知患者身體放松,利用言語安撫患者,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術后需給予血壓常規控制治療,并實施并發癥護理,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0-19]。
患者出院前,還需接受出院指導,注重術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鼓勵患者被動與主動訓練。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后,效果非常顯著,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率非常低,護理滿意度較高,與對照組均由顯著差異,這表明綜合護理的實施能夠降低高血壓腦出血并發癥發生率,讓患者對疾病治療結果更加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尊柏,雷厲,顏強民,等.經外側裂入路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3):163-164.
[2] 陸珊珊,陳東亮,陳承英,等.超早期小翼點切口鎖孔經側裂-島葉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觀察和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22):84-86.
[3] 陸珊珊,陳東亮,陳承英,等.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護理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0(36):140-141.
[4] 徐緒昌,李力,王載忠.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9):63-64.
[5] 庹秀均,余海浪,林建浩.超早期小翼點鎖孔切口經側裂-島葉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2(11):159-160.
[6] 王麗娜. 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行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的臨床護理分析[J]. 現代婦女:醫學前沿,2014(9):87.
[7] 朱盛,王東華,黃文強,等.高血壓腦出血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112例臨床分析[J]. 醫學信息,2012,25(9):234-235.
[8] 段繼新,郭塨,馮光,等.高血壓腦出血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效果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09,26(1):119-121.
[9] 胡勇,黃海鷹,涂曼麗.重癥高血壓腦出血超早期顯微直視下手術治療[J].實用臨床醫學(江西),2008,9(12):71.
[10] 王忠誠,吳中學,趙繼宗,等.高血壓腦出血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0(S1):75-78.
[11] 盛慶瑜.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2012,28(17):29-30.
[12] 瓷廣燦.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顯微手術的臨床護理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4):136-138.
[13] 胡小萍,吳令波.超早期顯微手術治療基底節區腦出血的護理[J].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31(2):247-248.
[14] 王軍俠,高彩紅,李華.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1):140-141.
[15] 杜文俊.90例高血壓腦出血的外科治療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5):3481-3482.
[16] 張金梁,劉方伶,牛寶軍,等. 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微創軟通道治療106例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2):198-201.
[17] 李素貞,趙翠梅,梅景華,等. 128例急性腦出血患者的院前救護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105-107.
[18] 謝海峰,彭文益, 馬何,等. 小骨窗開顱微創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1):135-137.
[19] 肖祥林,鄧志剛,鄭照亮.超早期小骨窗經側裂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腦出血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4):123-125.
(收稿日期:2015-05-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