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祖德 曹麗燕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應用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胃間質瘤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均進行開腹胃楔形切除手術,研究組均進行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將兩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5.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應用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治療胃間質瘤,可以產生顯著的臨床效果,患者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胃間質瘤;楔形切除術;腹腔鏡;開腹手術
[中圖分類號] R73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8-9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tromal tumor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analysis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gastric wedg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in 12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6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open gastric wedge resection operation,the study group were performed laparoscopic wedge resection of stomach.The incision length,op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eeding,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are simila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Operation incision length,opera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s in the amount of bleeding,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Stud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5.0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30.0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gastric wedge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can produce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mall trauma,quick recovery,short hospitalization time,low complication rate,high security,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Gastric stromal tumor;Wedge resection;Laparoscopy;Laparotomy
近年來,胃間質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發病比例約為消化道間葉腫瘤的60%~70%,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1-2]。該病不僅可發生于全胃道,也可發生于胃道外部位。胃間質瘤具有一定的惡性潛能,應用常規的化學療法以及放射療法均無法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臨床上一般采取手術切除方法進行治療,手術方法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3]。隨著近年來腹腔鏡技術的長足發展,腹腔鏡胃間質瘤楔形切除術己逐漸成為臨床上治療胃間質瘤的常用手術方式。我院積極開展該項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胃間質瘤患者,共計120例。其中男86例,女34例;患者年齡19~75歲,平均(51.6±8.8)歲;在具體腫瘤部位方面,含胃體48例、胃底42例、胃竇30例;在Fletcher風險分級方面[4],高度26例,中度21例,低度42例,極低度32例;腫瘤直徑為1.2~6.5cm,平均(3.5±1.8)cm。所有患者均符合胃間質瘤臨床診斷標準并經CT、超聲內鏡以及胃鏡等檢查手段確診。在征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的前提下將患者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上述各方面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進行手術過程中均嚴格執行少擠壓、非接觸原則[5-6]。對照組應用開腹手術常規方式進行胃間質瘤楔形切除。研究組均進行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在腹腔鏡輔助下采用超聲刀進行游離,明確腫瘤的具體部位后,根據不同的位置進行相應的楔形切除術。具體方法包含以下幾類[7]:(1)對于位于胃體以及胃竇前壁的腫瘤,可以直接進行切除;(2)對于位于前壁小彎側附近的腫瘤,需在分離并將肝胃韌帶切斷后再予以切除;(3)對于位于前壁大彎側附近的腫瘤,需要先將胃脾韌帶以及胃結腸韌帶切斷后再予以切除;(4)對于位于胃后壁的腫瘤,需要先將胃脾韌帶以及胃結腸韌帶分離切斷后,再翻起胃后壁予以切除;(5)對于位于胃后壁小彎側附近的腫瘤,需要先將肝胃韌帶部分分離切斷,再向后以及向下翻轉胃部予以切除;(6)對于位于胃底部的腫瘤,要先分離切斷胃結腸、胃脾以及肝十二指腸等韌帶后,翻轉胃壁予以胃楔形切除。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情況予以胃鏡進行定位。于圍術期進行常規護理,含做好術前常規護理以及呼吸道準備等,術后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根據實際情況予以相應的胃減壓以及營養支持,按照既定程序嚴格做好術后隨訪。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資料應用t或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5.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針對胃間質瘤患者進行治療,目前最為常用的方式為手術切除方式。腹腔鏡治療胸腹腔疾病在臨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8-9]。進行胃間質瘤楔形切除術,首先必須明確切除范圍。一般情況下,進行手術切除的范圍含腫瘤以及腫瘤周圍2cm以上的胃壁全層,切除要盡量做到完整和徹底,要有效防止發現瘤組織殘留,對預后造成不良影響[10-11]。由于胃間質瘤與胃癌具有較大的相似性,所以一般要在術前常規進行冰凍切片檢查,準確判斷病情。一般情況下,腫瘤的具體位置、大小以及生長情況等對胃間質瘤的切除方式具有直接決定性影響。在進行切除手術過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2]。一是進行包膜外切除需注意保證其完整性;二是術中小心操作,防止受到胃內容物的污染;三是完成手術后要注意確保胃道暢通。由于腫瘤主要是通過直接侵襲或者血行轉移等途徑進行擴散,很少發生淋巴轉移的情況。所以,針對直徑不足5cm的腫瘤沒有進行大范圍淋巴結清掃的必要,可以直接切除局部病灶。這一理論也是應用腹腔鏡術對胃間質瘤患者進行治療基本根據。
臨床研究表明,為了確保胃間質瘤切除手術的安全性,最好是在腫瘤直徑不超過2cm時應用腹腔鏡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實現手術的預期目的,同時也將腫瘤破裂的風險降至最低。如果腫瘤位置太過接近賁門或者幽門,僅僅予以局部切除則將導致胃腔狹窄,所以要選擇近端或者遠端胃大部切除[13]。在本研究中,應用腹腔鏡手術方式對直徑超過2cm的腫瘤進行了切除,沒有發生腹腔種植和腫瘤破裂等并發癥。所以,應用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對胃間質瘤進行處理,是否能實現安全的效果,和手術醫生的臨床經驗技術意義手術器械的性能具有極大的關系,能夠在嚴格遵循手術原則的基本前提下切除直徑不足5cm的腫瘤。當然,當腫瘤直徑超過5cm或者腫瘤已經發生轉移時,為了實現手術過程的安全性,則不適宜再繼續應用腹腔鏡手術。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方面不具有顯著性差異,這可能和手術醫生的技能和水平相關。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臨床實踐機會的增加,腹腔鏡手術所需要的時間會逐漸減少,甚至最終少于開腹手術所需要的時間。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顯著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系列結果表明,應用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治療胃間質瘤,其效果顯著優于開腹手術,患者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恢復時間快,住院時間短,具有極高的臨床治療滿意度,具有極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孔靜,吳碩東,陳永生,等.單切口與常規腹腔鏡胃楔形切除術治療胃間質瘤的對比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3,19(11):1154-1156.
[2] 戴俏瓊,葉再元,張威,等.腹腔鏡與開腹胃胃腸間質瘤楔形切除術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4(8):603-605.
[3] 趙紅軍.胃間質瘤開腹與腹腔鏡胃楔形切除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5):516-517,520.
[4] 盛衛忠,劉寒,鐘蕓詩,等.腹腔鏡手術治療胃胃腸間質瘤26例[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3):295-296.
[5] 賈凌威.腹腔鏡胃間質瘤切除術的臨床觀察和手術適應證探討[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
[6] 王捷.腹腔鏡胃間質瘤切除術的臨床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30-31.
[7] 陳韜.胃間質瘤危險度分級和腹腔鏡手術腫瘤學療效的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3.
[8] 余德剛,趙禮金,顧進,等.雙鏡聯合下膽總管切開取石一期縫合術的臨床分析[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1,33(16):1775-1776.
[9] 杜銘,陳煥文,吳慶深,等.胸腔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切除術治療40例食管癌的臨床分析[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0,32(7):722-724.
[10] 高紅雷,孫作成,徐文廣.腹腔鏡聯合胃鏡治療胃底部間質瘤32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3,3(1):18-20.
[11] 張廣鈺,田小林,鐘漓.腹腔鏡結合胃鏡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應用[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2,34(12):1244-1246.
[12] 許震.腹腔鏡與開腹胃腸道間質瘤楔形切除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20):102-103.
[13] 邱澤成.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胃間的質瘤的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9):2018-2019.
(收稿日期:2015-03-27)endprint